马丁·安德森·尼克索

✍ dations ◷ 2025-05-18 08:44:47 #1869年出生,1954年逝世,哥本哈根人,丹麦作家,丹麦小说家,马克思主义作家,移民东德的丹麦人,社会主义写实主义作家,在苏联获得政治庇护者,20世纪小说家,

马丁·安德森·尼克索(丹麦语:Martin Andersen Nexø,1869年6月26日-1954年6月1日)是丹麦无产阶级作家。被誉为“斯堪的纳维亚的高尔基”。

1869年生于哥本哈根。父亲是石匠工人,有酗酒的恶习。他曾在哥本哈根上免费小学。1877年跟随家人移居博恩霍尔姆岛的尼克索。12岁离开家人,四处流浪,做过牧童和农场雇工。在意大利成为一鞋匠的门徒。之后返回丹麦,在民众高等学校学习了2年后,开始在欧登塞教书。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探讨社会议题。

20世纪初,他参加了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加入了丹麦共产党,在政治上拥护苏联(布尔什维克)。

1941年,在纳粹占领丹麦期间,尼克索被捕。获释后,他经由中立国瑞典前往苏联莫斯科。1945年战争结束后,开始在东德德累斯顿居住。1954年去世。

1906-1910年创作的社会小说《征服者贝莱》给尼克索带来世界性的声誉。这是一部关于丹麦工人运动的著作。他真实地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暴露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不可调解的矛盾。主人公彼列陷入机会主义和改良主义者的泥沼,作者用他来和人民的力量对比,培养了广大群众为美好未来而斗争的意志。

1917-1921年创作的第二部小说《普通人狄蒂》分为“童年”,“小母亲狄蒂”,“沉沦”,“炼狱”和“到星星去”五卷,反映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92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没有座位的旅客》,将被压迫者的生活形象化地比作“没有座位的旅客”,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的历史变化。

20世纪30年代,尼克索的作品主要描写反帝国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著有文集《回忆录》,包括“孩子”、“在开朗的天空下”、“在外国人里”、“道路的终点”等短文集。

从1944年开始,尼克索开始创作《赤色分子莫尔顿》。其中第一部“谁的国家”在1945年出版。

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切尔尼赫于1979年发现的小行星3535以《普通人狄蒂》中的主人公狄蒂命名。丹麦的尼克索建有纪念博物馆。

相关

  • 台湾桥头地方法院高雄市桥头区经武路911号(07)6110030 冈山简易庭:高雄市冈山区冈山南路57号 旗山简易庭:台湾桥头地方法院,简称桥头地方法院、桥头地院,是台湾的地方法院之一,位于高雄市桥头
  • 诺里斯·布拉德伯里诺里斯·布拉德伯里(英语:Norris Edwin Bradbury,1909年5月30日-1997年8月20日)是美国的物理学家,1945年至1970年间曾任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主管。实验室的前任主管罗伯特·奥
  • 钼酸盐钼酸盐是钼(VI)的含氧酸盐,最常见的是MoO42-。当含MoO42-的溶液酸化时,会得到重钼酸盐Mo2O72-。pH<6时,产生Mo7O246-。pH在2~3之间,进一步缩聚为β-Mo8O264-钼酸盐的常见化合物
  • 银狐银狐是赤狐的一种黑变病的变异体。银狐有多种变异,包括全身黑色(除了尾巴末端是白色外)、蓝灰色及两侧呈灰色。历史上,银狐的毛皮最为珍贵,多由俄罗斯及其他欧洲,并中国贵族所披挂
  • 汪厥明汪厥明(1897年10月12日-1978年),字叔伦,男,浙江金华人,中国农学家、作物育种和生物统计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 沃氏氧化反应沃氏氧化反应(Oppenauer氧化),也译作欧芬脑尔氧化,是二级醇与丙酮(或甲乙酮、环己酮)在碱存在下一起反应,醇被氧化为酮,同时丙酮被还原为异丙醇的反应。 它是Meerwein-Ponndorf-Verl
  • 林园清水岩林园清水岩,又称林园清水岩寺、清水岩清水寺,简称清水岩、清水寺,是位于台湾高雄市林园区的一座岩仔,主神为三宝佛、观音菩萨、清水祖师,为林园区全区及大寮区义仁、昭明及新厝3
  • 1-氯-9,10-二苯基蒽在化学中,1-氯-9,10-二苯基蒽(化学式:C26H17Cl)是一种稠环芳烃的氯化物,在室温下是红色的固体,通常用于蓝绿色荧光棒中的莹光染料。它是9,10-二苯基蒽的氯化衍生物。
  • 犬类智商《犬类智商》是一本介绍犬类智商的书籍,作者是斯坦利·科伦(英语:Stanley Coren)。斯坦利·科伦是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该书于1994年出版,介绍了作
  • 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由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资助建立,是一家以玻璃为主题的市级专业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于2011年5月起对外开放,总展示面积近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