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速降线
✍ dations ◷ 2025-11-15 19:58:51 #最速降线
最速降线问题,又称最短时间问题、最速落径问题,是探讨在重力作用而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一个质点在一点A以速率为零开始,沿某条曲线,去到一点不高于A的B,该以何种曲线行进才能令所需的时间最短。在部分欧洲语言中,这个问题称为Brachistochrone,即希腊语中的“最短”(brochistos)和“时间”(chronos)。这条线段就是摆线,可以用变分学证明。1638年,伽利略在《论两种新科学》中以为此线是圆弧。约翰·伯努利参考之前分析过的等时降落轨迹,证明了此线是摆线,并在1696年6月的《博学通报》发表。艾萨克·牛顿、雅各布·伯努利、莱布尼兹和洛必达都得出同一结论,即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摆线的一段。除了洛必达的解外,其他人的解都在1697年5月的《博学通报》出现。费马原理说明,两点间光线传播的路径是所需时间最少的路径。约翰·伯努利利用该原理,对此问题进行解决。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导出在恒定重力场中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满足式中y表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下落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通过机械能守恒可知,经不同的曲线下落,物体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位移无关。
通过假设光在光速v在满足:
v
=
2
g
y
{displaystyle v={sqrt {2gy}}}
的介质中运动形成的轨迹来导出最速降线。
约翰·伯努利注意到,根据折射定律,一束光在密度不均的介质中传播时存在一常数式中vm为常数(可认为为真空中光速c,θ为轨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dx为水平方向路径微分,ds为运动方向路径微分。通过上述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两条结论:为了简化过程,我们假设质点(或光束)相对于原点(0,0)有坐标(x,y),且当下落了竖直距离D后达到了最大速度,则整理折射定律式中的各项并平方得到可以解得dx对dy有代入v和vm的表达式得到这是一个由直径为D的圆所形成的倒过来的摆线的微分方程。约翰的哥哥雅各布·伯努利说明了如何从二阶微分得到最短时间的情况。一种现代版本的证明如下。
如果我们从最短时间路径发生微小移动,那么形成三角形满足dy不变求微分,得到最后整理得到最后的部分即二阶微分下距离的改变量与给定的时间的关系。现在考虑下图中的两条相邻路径,中间的水平间隔为d2x。对新旧两条路径,改变量为对于最短时间的路径,两个时间相等,故得到因此最短时间的情况为在垂直平面上,自原点
(
0
,
0
)
{displaystyle left(,0,,0right)}
至目的地
(
x
1
,
y
1
)
{displaystyle left(,x_{1},,y_{1}right)}
的最速降线具有以下数学形式:这里的
y
{displaystyle y}
座标轴方向向下,且
y
1
≥
0
{displaystyle y_{1}geq 0}
;
θ
{displaystyle theta }
为此摆线参数表达式的参数,原点处
θ
=
0
{displaystyle theta =0}
。物体自原点沿最速降线滑至
θ
=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theta _{1}}
处所需的时间可由以下积分式给出:利用
d
s
=
d
x
2
+
d
y
2
{displaystyle ds={sqrt {mathrm {d} x^{2}+mathrm {d} y^{2}}}}
以及
v
=
2
g
y
{displaystyle v={sqrt {2gy}}}
,并以
θ
{displaystyle theta }
作为参数,整理后得自此摆线的参数式中易知
y
{displaystyle y}
的最大值为
k
2
{displaystyle k^{2}}
,此值必须等于摆线的绕转圆直径
2
r
{displaystyle 2r}
,因此现假设终点与原点直线距离
l
{displaystyle l }
,且终点对原点的俯角为
ϕ
{displaystyle phi }
。利用此摆线的参数式,可知利用
l
{displaystyle l}
的关系式求出
r
{displaystyle r}
,并代回下滑时间中,得综合上述,讨论在
l
{displaystyle l }
已知的情况下,下滑时间
t
{displaystyle t}
与俯角
ϕ
{displaystyle phi }
的关系为
相关
- 兼性厌氧菌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阳明病阳明病,中医病名,伤寒论六经辨证之一。阳明,指的是足阳明胃经。两阳合明曰阳明。阳明主里,指胃肠的受纳消化功能。阳明病是燥热之邪内攻,烧灼津夜,与肠胃中食物的糟粕结合,形成燥屎
- 诺贝尔奖争议诺贝尔奖争议是一些关于历史上诺贝尔奖获奖者所产生的争议,而历年来文学奖与和平奖所招致的争议最多。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他在
- Ni(PhCOO)sub2/sub苯甲酸镍是Ni2+的苯甲酸盐,化学式为(C6H5COO)2Ni。苯甲酸镍可由苯甲酸和氢氧化镍(II)在水中反应制备:三水合物在142~252℃失去一分子结晶水,在252~318℃变为无水物。以镍片作为
- 医学文献医学文献(Medical literature)是医学相关的科学文献(英语:scientific literature),包括医学期刊中的论文以及医学书籍中的文字。医学文献会参考其它医疗卫生文献。广义的医学文献
-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亚太童军区亚太童军区(英语:Asia-Pacific Scout Region)为世界童军运动组织世界童军局的分区机构。总办事处设于菲律宾马卡蒂,而在澳大利亚和日本也设有分处。亚太区所辖的范围包括西伯利
- 太空生物学天体生物学(英语:astrobiology),旧称外空生物学(xenobiology),是一门研究在宇宙中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分布和未来发展的交叉学科,并不只限于地外生物,或包括对地球生物的研究。在天
- 记忆巩固记忆巩固(英语:memory consolidation)是记忆过程的一个分类,指的是在首次获取记忆后将记忆痕迹(英语:memory trace)稳固下来的过程。记忆巩固分为两大部分,系统巩固(即长期增强后期,出
- 张肇骞张肇骞(1900年12月1日-1972年1月8日),字冠超,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人,中国植物学家,主要从事亚热带植物分类及生态的研究。1920年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毕业,入金陵大学就读,
- 军咨府参谋部或称参谋本部,为现代军队中提供人事行政、军事情报、军事训练、后勤补给、政战与计划的幕僚部门。十八世纪晚期以前,上述功能全部由军队统帅管理,但法国大革命后出现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