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现象学派

✍ dations ◷ 2025-04-27 15:07:20 #现象学,哲学,西方哲学,德国哲学

慕尼黑现象学(Munich phenomenology,也称慕尼黑现象学派、慕尼黑现象学小组),是二十世纪之交在慕尼黑从事研究和工作的一群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哲学倾向。他们的观点被归为“实在论(实在主义)现象学”或“本质现象学”。慕尼黑现象学通常被看成是早期现象学的一个分支。

1895年,慕尼黑大学的心理学家西奥多·利普斯同一些学生创立了“心理学协会”。这个学生协会的一些参与者——尤其是约翰内斯·道伯特(Johannes Daubert)、莫里茨·盖格、亚历山大·普凡德尔和阿道夫·莱纳赫——都受到了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1900/01)的启发。胡塞尔的著作批评了他们的老师利普斯的心理主义,并展示出了一种新的哲学研究方式,即现象学。这些人选择与胡塞尔结盟,成为了现象学研究者在慕尼黑的学术团体。 1905年左右,利普斯的许多学生(以道伯特为首)暂时中断了在慕尼黑的学业,前往哥廷根大学直接跟随胡塞尔学习。这一“慕尼黑对哥廷根的入侵”通常被看成是现象学运动的开始。由于慕尼黑学生的到来,最后导致哥廷根在1910年左右也成立了一个类似的学生团体,被称为哥廷根学圈(或哥廷根学派)。

1912年,《哲学与现象学年鉴》出版物成立,胡塞尔、盖格、莱纳赫、普凡德尔和马克斯·舍勒任编辑。在《年鉴》第一版中,胡塞尔出版了《观念I》(《纯粹现象学通论》),之后一些追随者对胡塞尔新的现象学新观点持批评态度。原慕尼黑小组的成员同胡塞尔的观念论和先验现象学保持一定距离,更重视他早期的第一版《逻辑研究》里的实在论现象学。

相关

  • 难陀王朝难陀王朝(印地语:नंद वंश,英语:Nanda Dynasty)是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一个王朝。建于前424年,亡于前321年,其创建者为摩诃帕德摩·难陀(意译为大红莲难陀)。难陀王朝成立后﹐摩诃帕
  • 闽客械斗闽粤械斗(当代又称闽客械斗)是发生在18世纪中到19世纪末(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汉族族群(祖籍福建的闽南人、祖籍广东的客家人、潮州人)间的武装冲突。闽粤械斗属台湾分类械斗的一环,其
  • 丰臣氏丰臣氏是安土桃山时代时授与掌握政权的关白羽柴秀吉的姓氏。当时公卿的姓有源平藤橘(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以及可以与之相匹敌的新姓菅原氏、贺茂氏、大江氏等,而朝廷则在
  • 基底神经节基底核(拉丁语:Basal ganglia,或称为基底神经节)是大脑深部一系列神经核团组成的功能整体。它位于大脑皮质底下一群运动神经核的统称,与大脑皮层,丘脑和脑干相连。目前所知其主要
  •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正式颁布,其中规定在各级人民法院内部设立审判委员会,作为对审判
  • 雕兽属雕兽(学名:)是一种已灭绝的雕齿兽亚科哺乳动物,生存在中更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北美洲。它们可能因气候变化或人为捕猎而灭绝。
  • 赵重勋赵重勋(韩语:조중훈/趙重勳,1920年2月11日-2002年11月17日),号静石,韩国企业家,是韩进集团和大韩航空的创始人,本贯杨州赵氏(朝鲜语:양주 조씨)。赵重勋1920年2月11日生于仁川,是赵命熙和
  • 戈基瓦雷戈基瓦雷(Gokhivare),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Thane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977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9772人,其中男性11264人,女性8508人;0—6岁人口3442人,其中男1813人,女1629人;
  • 王懿德 (道光进士)王懿德(1798年-1861年,即嘉庆三年-咸丰十一年),字绍甫,河南开封府祥符人。清朝官员。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再迁郎中。出守湖北襄阳,擢观察山东兖沂曹济道。历山东盐使、浙江
  • 亨利·格雷亨利·格雷(英文:Henry Gray,1827年-1861年)是一位英国已故外科医师与解剖学学家,因其经典教科书《格雷氏解剖学》而著称,于25岁时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于34岁因感染天花逝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