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碘
✍ dations ◷ 2025-02-23 19:42:19 #优碘
聚维酮碘(英语:Povidone-iodine,简写PVP-I),又称优碘(英语:Excellent-iodine)、中国大陆称碘伏,是用于手术前后皮肤消毒的杀菌剂。它可以用于消毒患者的皮肤和医护人员的手,用于轻微的伤口,能以液体或粉末的方式应用于皮肤上。副作用包括皮肤刺激。如果应用于大型伤口,肾功能较差的可能会引起高钠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英语:Metabolic acidosis)。不建议怀孕少于32周或服用锂盐的人服用。有甲状腺问题的人建议不要频繁使用。聚维酮碘是一种聚维酮化学聚合物和碘元素。它含有9%至12%的碘。它的作用机转是释放碘导致的微生物死亡。聚维酮碘是一种非处方药物。聚维酮碘在1955年进入了商业应用。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之一,也是基本卫生系统中最重要的药物。在发展中国家的批发成本价10%的溶液约为每升3.30至11.40美元。这等于在英国花费NHS约10.86英镑。他有许多商品名包括德国萌蒂出品的Betadine。聚维酮碘为黄棕色至红棕色无定形粉末,可溶于水或乙醇中,不溶于乙醚或三氯甲烷。聚维酮碘又名优碘是一种广谱抗菌剂,用于局部伤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应用于轻微割伤、擦伤、烫伤、水泡,可用于急救。聚维酮碘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对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具有杀灭作用。在溶液中,聚维酮碘中碘元素缓慢释放,且已被证明,细菌不对聚维酮碘产生耐药性,且人体致敏率只有0.7%。因此,聚维酮碘在医学中应用广阔,用于外科擦洗、手术前后的皮肤清洁、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伤口、溃疡、切割伤、烧伤、褥疮感染和淤血性溃疡的治疗、妇科阴道炎、念珠菌、滴虫性或混合感染。但是在做血液细菌培养时并不建议使用优碘做为消毒液,会增加伪阳性的风险。根据目前的指引,酒精消毒液、10%碘酒或是10.5%酒精性chlorhexidine,皆可以降低被污染和伪阳性的风险。施以聚维酮碘的伤口聚维酮碘用于皮肤破损骨髓移植手术前,一位医生用聚维酮碘为捐献者背部消毒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药物(D10)
相关
- 衣原体门衣原体门(学名:Chlamydiae)是一门细菌。它们的生长完全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进行,是专性寄生菌。衣原体原先多被归入衣原体属(Chlamydia),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目前根据系统发育树分
- 荚膜荚膜是某些原核生物(例如:肺炎链球菌)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定的黏液状物质。荚膜并非原核细胞的必需构造,荚膜菌在自然环境中或在宿主体内时,能保有最强产荚膜之能力;但用普通培养基
- 油粒体油粒体(英语:elaioplast, elioplast),又称油质体、造油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属于白色体,其主要功能为储存和合成脂质。油粒体的英文名称elaioplast来自古希腊文的ἔλαι
- 淋巴毒素淋巴毒素(亦称为肿瘤坏死因子-β)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类细胞因子。淋巴毒素由Th1细胞产生,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改变,并促进吞噬细胞与之结合。
- 牛津大学坐标:51°45′40″N 1°15′12″W / 51.7611°N 1.2534°W / 51.7611; -1.2534牛津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勋衔简称:Oxon)位于英格兰东
- 倭马亚王朝倭马亚王朝(阿拉伯语:أمويون),或译为伍麦叶王朝、奥米雅王朝、奥玛雅王朝,在古中国《旧唐书》中被称为白衣大食,是由倭马亚家族统治的哈里发国,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
-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Nitrite,NO2−)是亚硝酸组成的盐,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含有亚硝酸根离子,化学式NO2−,有一对称阴离子与同等的N–O键长和大约120度的O–N–O键角。亚硝酸盐可被氧化或还原
- RTECS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RTECS,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是一个记录化学物质毒性资料的数据库。它的资料均来源于公开的科学文献,不过并没有指出那些研究
- 飘带图飘带图(ribbon diagram),又被称作理查森图(Richardson diagram),用来表示蛋白质构造的三维模型。 用3D形式的彩带显示蛋白质主链的整体路径和架构,并作为可视框架, 在其上镶嵌原
-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