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松蛇舌草

✍ dations ◷ 2025-02-24 03:54:37 #IUCN绝灭物种,已灭绝植物,阿森松植物,蛇舌草属

DC.
L.

阿森松蛇舌草(学名:),是南大西洋阿森松岛特有及灭绝的一种植物。

这种鲜为人知的植物在阿森松岛的植物学记录开始时就已经很稀少,大多数报告显示它们分布在绿山(英语:Green Mountain)中至中高海拔区,但其曾经的分布范围可能更广泛地扩展到过周边的干旱低地区域。

阿森松蛇舌草的绝灭是由于食草动物和外来植物的入侵所致,由于阿森松岛上不存在原生的大型食草动物,所以山羊、绵羊、兔和老鼠的引入对岛上原生植物群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随后,众多现时在当地植被总覆盖率占据极高比例的非本土植物的入侵导致了原有生境的剧烈改变和大量的与日益减少的原生及特有种的竞争。最后一次记录到阿森松蛇舌草的地点是在姐妹峰南坡下的一处干涸的沟谷中,海拔约在200-250米间。

虽然在人类定居前英国航海家威廉·丹皮尔曾报道过阿森松岛上树木规模的植物,但后来的报告显示阿森松蛇舌草最后生存的个体大多数是可能仅能维生数十年的小型灌木,故定期性地募集新个体对该物种的生存而言是必要的。虽然可能仍有少量个体残存于无法到达的岩壁上,但继续避开人类的注意似乎变得越发不可能。阿森松蛇舌草仍然生存的最大可能性或许是休眠种子的萌发。作为一种能够在少雨的干旱山坡上生存的物种,尽管种子库中没有持续存在的信息,但阿森松蛇舌草似乎至少适应了短期的休眠。然而探测孤立的幼苗仍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最初数月内的繁殖体对于绵羊和兔的采食而言极其脆弱。1997年,阿森松蛇舌草被宣告绝灭。尽管岛上的自然保护部门自此以后会定期地在一些适合的区域展开搜索,但并没有发现更多的个体。

相关

  • 新兴技术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ies)是一些普遍认为可以改变现状的技术,新兴技术多半是新的技术,不过也有一些较早期出现,但仍有争议的技术,或是有潜力,但目前相对发展不多的技术,例如
  • 妊娠高血压妊娠型高血压(英语:Gestational hypertension,或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指孕妇在怀孕二十周之后,出现的高血压症状。如果孕妇怀有多胞胎,或是水泡状胎(葡萄胎),可能在二十周
  • 曼达安教曼达安教 (现代曼达安语(英语:Mandaic language):מנדעיותא Mandaʻiūtā; 阿拉伯语:مندائية‎ Mandāʼīyah)是一个诺斯底主义宗教,信仰该教的民族称作曼达安人,其拥
  • 披毛目 Pilosa small/small披毛目(学名:Pilosa)是胎盘类哺乳动物下的一个目,现有物种仅分布于美洲,包括了食蚁兽、树懒及已灭绝的地懒。在异关节总目(或贫齿总目)未被提升为总目前而常称作“贫齿目”的时候,披
  • 冰火山冰火山(拉丁文作 cryovolcano,字面涵义即为cryo-:冰和 volcano:火山),是存在于地外天体上的与火山相似的一种地貌,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是其他一些低温(表面温度低于-150 °C)的天体
  • 台南报恩堂坐标:22°59′34″N 120°12′13″E / 22.992823°N 120.203629°E / 22.992823; 120.203629台南报恩堂位于台南市中西区,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为三级古迹。该斋
  • 卡尔·李卜克内西卡尔·李卜克内西(德语:Karl Liebknecht;1871年8月13日-1919年1月15日),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律师,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卜克内西生于莱比锡,父亲威廉·李卜克内西是德国社
  • 根癌农杆菌 Smith and Townsend 1907 (Smith and Townsend 1907) Duggar 1909 (Smith and Townsend 1907) Bergey et al. 1923 (Smith and Townsend 1907) Lieske 1928根癌农
  • 陈文友陈文友(越南语:Trần Văn Hữu;1895年-1985年12月15日)是越南政治人物。陈文友是永隆省周城郡隆美村人,1895年出生。曾任保大帝为国家元首的越南国(南越)总理。出生于永隆省。1950
  • 游尾蝠属游尾蝠属(爪哇游尾蝠),哺乳纲、翼手目、犬吻蝠科的一属,而与游尾蝠属(爪哇游尾蝠)同科的动物尚有穹腭蝠属(大鼻穹腭蝠)、犬吻蝠属、美洲犬吻蝠属(兜犬吻蝠)、蝇蝠属(道氏蝇蝠)等之数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