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包克

✍ dations ◷ 2025-10-29 07:14:51 #1906年出生,1983年逝世,荷兰天文学家,美国天文学家,移民美国的荷兰人,莱顿大学校友,格罗宁根大学校友,北荷兰省人,亚利桑那大学教师,美国怀疑论者,布鲁斯

巴特·扬·包克(荷兰语:Bart Jan Bok,1906年4月28日-1983年8月5日)是一位美籍荷兰天文学家。

包克生于荷兰,但他的童年是在荷属东印度度过的。后来他进入莱顿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就读。1929年他和另一位资深天文学家普莉西拉·费尔菲尔德·包克结婚。之后两人在天文上密切合作。两人育有二子乔伊斯和约翰。

1929年到1957年他在哈佛大学任职。之后他在澳大利亚斯壮罗山天文台担任台长九年,之后再回到美国担任斯图尔德天文台台长。1938年他取得美国国籍。

1975年包克与其他人共同发表声明《反对星象学》(,The Humanist, 1975) 。该声明中总共有186位天文学家和其他领域科学家参与,其中9位是诺贝尔奖得主。该声明在 The Humanist 上出版。他还主导成立了怀疑调查委员会(The Committee for Skeptical Inquiry),并且是创会会士。

包克在天文界中以期亲切和幽默感而闻名。小行星1983在他生前就以他的姓氏命名。在命名典礼上他感谢国际天文联会“给他一小块退休后可居住的土地”。他参与或带领了数个观测日食的旅行团,包含1981年7月在西伯利亚布拉茨克附近的日食观测。在这一次前往苏联的观测中他带领一个次团前往布拉堪天文台和台长维克托·安巴楚勉见面。

包克最后一次观测日食的旅行是到他幼时居住的印尼爪哇岛游历,并于1983年6月经过了沙拉迪加附近。日食前一晚他和与他关系密切的印尼人交谈,并提及“如果你希望了解印尼,吃印尼食物和听甘美兰音乐”。他也表示他如何和其他人分享多年来他对天文学的热爱。

包克在他最后一次旅行之后一个多月,因为心肌梗死死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家中。他唯一的遗憾就是逝世前他的曾孙当时不在身边。

奖项

命名事物

相关

  • 高的国家美国政府认为,美国高度发达的传媒有赖于其自由的新闻环境,其中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为新闻自由奠定了基础。殖民地时期北美的第一张报纸被称为“权威报纸”,意指该报纸由英国的殖
  • 伊本·路世德阿布·瓦利德·穆罕默德·伊本·阿马德·伊本·鲁世德(阿拉伯语:أبو الوليد محمد ابن احمد ابن رشد‎,1126年-1198年12月10日),又译为阿威罗伊、亚维侯
  • 基质细胞基质细胞或基底层细胞可以是任何器官(比如子宫粘膜(子宫内膜)、前列腺、骨髓和卵巢)的结缔组织,它支持那个器官实质细胞的功能。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周细胞、内皮细胞和炎症细
  • 王应睐王应睐(1907年11月13日-2001年5月5日),福建金门人,中国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7年11月13日,王应睐生于福建金门。1929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1937年,奔赴英国剑桥大
  • 葫芦科葫芦科(学名:Cucurbit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葫芦目的一科,其中包括黄瓜、南瓜、丝瓜、西瓜等常见的蔬菜和瓜果。葫芦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禾本科、豆
  • 四季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不同的地区,其季节的划分也是不同的。对温带地区而言,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对于赤道地区只有旱季和
  • 攻击性行为入侵(侵入、侵略)传统意义上是指一种军事行动,地缘政治实体的一方武装进入另一方控制的领土,通常带有领土征服的目的,或者改变原有政府。侵入可能引发战争,通常作为结束战争的战略
  • 李氏古宅坐标:22°39′45″N 120°16′47″E / 22.6625828°N 120.2798436°E / 22.6625828; 120.2798436内惟李氏古宅位于台湾高雄市鼓山区内惟里,是内惟李家来台第七代的李荣所兴建
  • 郭普校郭普校(1964年1月-),陕西耀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曾任空军乌鲁木齐指挥所政委,空37师政治委员,空降兵15军政治部主任。2014年,任空降兵15军政委。2017年,任中部战区副政委兼
  • 胜田里奈胜田里奈(日语:勝田 里奈/かつた りな ?),原为日本女子演唱团体ANGERME(旧称:S/mileage)二期正式成员。已于2019年9月25日从ANGERME及早安家族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