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 dations ◷ 2025-09-18 06:13:35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通常也被称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或称《罗马规约》,该规约于1998年7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的外交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2002年7月1日生效。至2009年6月,规约缔约国达到108个。智利于2009年9月1日成为第109个缔约国,另有39个国家已经签署但尚未批准此规约。规约规定了法院的职能、管辖权和组织结构。在为建立一个常设国际法院以惩治犯有种族屠杀和其他严重国际罪的个人而进行了多年谈判之后,联合国大会于1998年6月在罗马召开了为期5周的外交大会,旨在最终拟定并通过一个有关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公约。1998年7月17日,在21个国家弃权的情况下,罗马规约以120票赞成,7票反对获得通过。反对这一条约的有7个国家,由于是一次无记录表决,所以没有把投反对票的国家记录下来。但是有3个国家陈述了投反对票的理由。如中国认为,授给预审分庭来制约检察官的主动行动的权力还不够,同时,规约的通过应该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而不是以表决的方式。规约第126条规定规约将在批准国达到60个之后生效。2002年4月11日,10个国家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特殊仪式上同时批准了罗马规约,使批准国家数量达到要求。条约于2002年7月1日生效;国际刑事法院只能起诉在当日或该日期之后发生的罪行。至2009年6月,已经有109个国家批准或加入罗马规约,其中包括所有南美洲国家、大部分欧洲国家和约一半的非洲国家。另外还有39个国家已经签署,但尚未批准该条约;规约条款规定,这些国家有义务避免采取“可能损害条约宗旨和目的的行为”。2002年,美国和以色列取消对罗马规约的签署,这意味着他们再无意成为缔约国,这样他们就不必因曾签署规约而负有任何法律义务。布隆迪根据第127条退约,在2016年10月27日给予退约通知,菲律宾也在2018年3月17日给予了退约通知 。以下列出没有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的会员国 。

相关

  • 拟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包括三大类细菌,即拟杆菌纲、黄杆菌纲、鞘脂杆菌纲。它们的相似性体现在核糖体16S RNA。很多拟杆菌纲的细菌种类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
  • 三角肌三角肌(俗称“大头肌”)围绕着肩膀连接的肩胛骨、锁骨及肱骨,肩部和上臂的大多数运动都离不开三角肌,它使肩膀坚固,并使手臂可以作出多方向的运动。需要强大三角肌力量的运动包括
  • 肾小球系膜肾小球系膜(mesangium、系膜、环间膜)是与毛细管相关联的结构位于肾脏的肾小球。连续著小动脉的平滑肌。位于毛细管腔(Lumen (anatomy))的外部,但被整个"毛细管丛集"围绕。它是
  • 大白菜大白菜(学名:Brassica rapa pekinensis,异名Brassica campestris pekinensis或Brassica pekinensis)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古称“菘”,又称“结球白菜”、“包心白菜”、“黄芽
  • 追溯法令追溯法令(拉丁语:ex post facto law、溯及既往;德语:Rückwirkung),相对于不溯及既往原则或祖父条款,是代表对新制度或新法律被设立前已发生或已裁决的案件,以该新法进行再审判的权
  • WikiaWikia(中文:维基亚),原名WikiCities(中文:维基城),是一个Wiki农场,创立于2004年10月18日,创立人为吉米·威尔士和安琪拉·贝丝蕾,主要提供wiki服务。Wikia股份有限公司集结了许多不同族
  • 笔谈笔谈(日语:筆談,韩语:필담,越南语:Bút đàm),是指人们在面对面的情况下不使用口头语言(对话、交谈)而是通过互相书面书写或键盘输入文字(书面语言)的方式,来传达彼此意思的沟通行为,相对
  • 夏书·禹贡《禹贡》是《尚书》的一篇,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古的经学文献之一。称《尚书·禹贡》,简称《禹贡》。作者不详。内容叙述中国古代地理方物兼均税的作品。全书
  • 塞巴斯蒂安·柯伊塞巴斯蒂安·纽博尔德·科,科男爵,CH,KBE(英语:Sebastian Newbold Coe, Baron Coe,1956年9月29日-),生于英格兰伦敦,英国前田径运动员,保守党成员,伦敦奥运委员会主席。科是伦敦申办2012
  • 邦巴利区邦巴利区(英文:Bombali District)是塞拉利昂14区之一,首府马卡尼 (英文:Make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