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伦敦希斯洛机场
✍ dations ◷ 2025-04-04 06:36:32 #伦敦希斯洛机场
希思罗机场(英语:Heathrow Airport;IATA代码:LHR;ICAO代码:EGLL),是英国首都伦敦的主要国际机场,同时是英国航空与维珍航空的枢纽机场,位于大伦敦地区西侧的希灵登区,距离伦敦市中心约23千米(14英里),拥有2条平行的东西向跑道及5座航站楼,为全英国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运营机构为希思罗机场控股公司。截至2016年,希思罗机场的总客运量在全球机场中排行第7,但因拥有众多的跨境航班,若仅计算跨境的客运流量,则为全球机场第二位,自2014年起仅次于迪拜国际机场。希思罗机场同时是全欧洲最繁忙的机场,相较巴黎戴高乐机场与法兰克福机场的客量还要高出31.5%,但航班数目则比该两个机场的总和少三分之一。这反映出由于航班数目限制下,航空公司多利用载客量高的宽体飞机(如空中客车A380、波音747、波音777)运营来往希思罗机场的航线。希思罗机场亦是全球飞机升降量和客量最高的双跑道机场。希思罗机场位于伦敦市中心以西23千米(14英里)处,希灵登区南端,得名自此地原有的同名村落(英语:Heathrow (hamlet)),但该村落在1944年随着机场的兴建遭到废止。前往机场有许多交通方式可供选择,通过M4及M25高速公路可直达机场不同航站楼,火车及地铁亦将伦敦市中心与机场连接起来,高速火车可直达帕丁顿站。不过机场跑道呈东西向,导致起降的班机必须飞越伦敦市中心上空,反观其他欧洲大城如马德里、巴黎或法兰克福机场皆位于市区的南端或北端,以减少班机飞越市区带来的环境与安全问题。该机场的另一个问题是其25米的低海拔,容易因为大雾天气而阻碍航班升降。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希思罗机场现在的所在地是一座空军基地。到了1930年代,这座机场名为“大西方机场”,由发来航空厂(Fairey Aviation Company)拥有,作为飞机零件组装和测试之用。而当时伦敦的对外民航机场则为克罗伊登机场。1943年,希思罗机场移交英国空军部(Air Ministry)管理,变成了英国皇家空军的航空站。跑道的建设始于1944年,工程则委托乔治建设(George Wimpey)。然而皇家空军实际上未曾使用过这座机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1946年1月1日转由英国民航局管理,而一架伦敦飞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客机成了第一班由希思罗机场发出的民航机。正式的开幕典礼在同年3月25日举行。4月16日,巴西的Panair do Brasil航空公司一班由里约热内卢圣杜蒙特机场的洛克希德星座型涡轮螺旋桨客机(Lockheed Constellation)成为第一架飞抵希思罗机场的外国航空公司班机。5月28日,第一架英国海外航空(BOAC)班机飞往澳大利亚,这条航线而后成了与澳大利亚航空的联合航线。1946年5月31日,希思罗机场已经变成了全民用机场,次年已拥有三条跑道,同时更进行另外三条的建设工程。为了当时使用活塞引擎的飞机而建造的旧跑道也在此时各增加了一哩,并采用六角星形布局的跑道以应付各种不同的风向。而临时客运航站楼及货运航站楼皆位于机场的东北缘。1953年,英国女王伊利莎伯二世为希思罗机场第一条现代化的跑道举行揭幕典礼,她也在1955年开启了希思罗机场的第一座正式航站大厦——欧罗巴航站楼(Europa Building;今第二航站楼),同年的4月1日,一座38.8米高的塔台也正式启用,取代了原先皇家空军的塔台。1961年11月13日,大洋航站楼(Oceanic Terminal;1968年更名第三航站楼)开幕,往返机场与伦敦市中心的直达直升机也在当时开始运营,并在欧罗巴航站楼的屋顶增设了瞭望台及花园。到了1968年第一航站楼投入运营时,串连各航站楼至机场中央的工程也宣告完毕,当年的希思罗机场约有每年1千4百万人次的吞吐量。由于当时普遍认为搭机旅行者多为有司机接送的富人,因此没有规划广阔的停车空间,而将旧航站楼设置于机场中央,这个规划后来成为了限制机场扩展的主因。到了1960年代晚期,一座0.65平方公里大的货运航站楼建于南侧跑道的南边,与第一航站楼、第二航站楼及第三航站楼透过隧道连接。1970年,第三航站楼进行扩建,增加了入境建筑及其他设施,包括了英国境内第一座电动平面步道。希思罗机场的两条主要跑道——09L-27R 及09R-27L亦于当时延伸至目前的长度,以供如波音747之类的大型飞机起降。除了23跑道为了横风降落班机而予以保留外(已于2002年取消),其他跑道都为了航站楼的扩建而遭到关闭。1977年,伦敦地铁皮卡迪利线延伸至希思罗机场,将往返机场与伦敦市区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1982年8月,M4高速公路机场支线启用,不仅提供了机场联外的高速公路,亦便于西英格兰及南威尔士等地的居民搭机,希思罗机场快线亦于1998年6月23日投入运营,联接了伦敦市区的帕丁顿车站。随着1980年代的吞吐量到达每年3千万人次,对于新增航站楼的需求也日益紧迫,便于原有货运航站楼的旁边建造了4号航站楼,于1986年4月由威尔士亲王查尔斯及戴安娜王妃揭幕,并成了英国航空的驻在航站楼,与其他三座航站楼间则由货运航站楼原有的隧道联络。1987年,英国政府将拥有希思罗机场的英国机场管理局私有化,英国机场管理局在这期间内增加了其他商业及零售业者持有航站楼空间的比例,并加入投资,使得航站楼内的商店及餐厅数量剧增,并将乘客动线导入商店区,提供旅客更多元的候机环境。希思罗机场为全球数一数二繁忙的机场,超过90家航空公司使用,可飞抵全球170余个机场,现今每年吞吐量已达7千万人次,其中11%为英国国内乘客,43%为短程国际旅客,46%为长程国际旅客。以飞往纽约的人次最多,2007年往返希思罗机场及肯尼迪机场、纽华克机场间就超过3千5百万人次。共有4座客运航站楼及1座货运航站楼,其中第五航站楼于2008年3月27日开放使用,到2011年随着5C卫星航站楼建筑开幕而宣告全部完工。希思罗机场目前有两条东西向的平行跑道,较短的23跑道原本用于应付强烈西南风,但已于2005年降级为滑行道。2006年,希思罗机场耗资1亿5百万英镑改建了第三航站楼的6号空桥以便巨型客机空中客车A380使用,并增设4个停机位。其他方面改建以迎接A380的预算总额更是超过了3亿4千万英镑,而第一架飞抵希思罗的A380测试客机是在2006年5月18日降落的,但由于空中客车公司迟于生产的缘故,自希思罗机场的预定服务直至2008年5月18日才开始。2007年4月21日,第五航站楼(英语:Heathrow Terminal 5)计划中一座87米高的新航空管制塔投入服务,并于同年6月13日由时任英国交通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正式揭幕。新建塔台以取代被5号航站楼挡住视线的旧控制塔。2008年3月14日,座落于机场西面的5号航站楼落成,并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揭幕。于3月27日开放公众使用后两星期,由于技术故障等问题导致近500班航机取消。整个5号航站楼建筑包括主楼及两个透过地下捷运系统连接的卫星航站楼。2009年11月24日,希思罗机场的2号航站楼停用以便进行重建工程,最后一班出发的航班是法航前往巴黎的航班。大楼在2010年11月拆卸。2014年6月24日,希思罗机场的2号航站楼(又名女王航站楼)重建后正式启用,而星空联盟的所有成员将会陆续使用此航站楼。第一班停泊在此航站楼的航班是由芝加哥出发的联合航空958号航班,扺埗时间为当地时间上午5时43分。2014年希思罗机场为全欧洲最繁忙,以及全球第3繁忙机场,紧随亚特兰大及北京之后,使用人次达7300多万。2015年6月29日,1号航站楼关闭并拆卸,原址将用作扩建2号航站楼。希思罗机场四周被民居包围,缺乏空间作未来扩展。机场透过重建以提升容量,包括拆卸1号航站楼以提供土地扩建2号航站楼。按照计划,于2019年2号航站楼扩建完成后,3号航站楼届时将关闭,航站楼数目将会重整为3个,由2,4及5号航站楼集中处理数千万旅客。兴建新1号航站楼的计划与第3跑道计划一并讨论,目前英国社会各界仍未有共识。环保团体,以及主要政党工党和保守党内部强烈反对扩建机场,指噪音及空气污染问题更趋严重,质疑英国政府当局决定。希思罗机场面对容量饱和的问题,早于2006年已有计划扩建机场,包括考虑兴建第3条跑道及新1号航站楼。但面对争议声不断的情况下,于2010年当时政府决定搁置计划。2013年机场当局再次提出3个扩建方案,方案分别提议于机场现址的北面、西北面及西南面兴建新跑道。而西北跑道方案最受支持。2015年6月西北跑道方案成最终方案,整个新跑道及航站楼计划将秏资超过180亿英镑。2015年12月,首相卡梅伦表示将押后通过机场扩建方案,意昧著2016年前将不会落实扩建机场。但在特雷莎·梅2016年上任后,却转变批准有关计划。希思罗机场目前拥有四座航站楼,供不同的航空公司运营:铁路周一至周六,两线列车都以5号航站楼站为终点站(经2及3号航站楼站),若要前往4号航站楼站可于2及3号航站楼站换乘接驳列车周日,机场快线以5号航站楼站为终点站,普通列车则以4号航站楼站为终点站公路阿森松岛-阿森松岛皇家空军基地
百慕大-L.F.韦德国际机场 · 快活岭皇家空军基地(英语:RAF Mount Pleasant)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哈洛德·查尔斯国际机场(英语:Harold Char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英属维尔京群岛-奥古斯特乔治机场(英语:Auguste George Airport) · 泰伦斯·B·利尔森国际机场(英语:Terrance B. Lettsome International Airport) · 维京戈尔达机场(英语:Virgin Gorda Airport)
开曼群岛-爱德华·博登机场(英语:Edward Bodden Airfield) · 查尔斯·科克康奈尔国际机场(英语:Charles Kirkconnell International Airport) · 欧文·罗勃兹国际机场
福克兰群岛-史坦利港机场(英语:Port Stanley Airport)
直布罗陀-直布罗陀国际机场
蒙特塞拉特-约翰·A·奥斯本机场(英语:John A. Osborne Airport)
圣赫勒拿-圣赫勒拿机场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詹姆斯·亚历山大·乔治·史密斯·麦卡特尼国际机场(英语:JAGS McCartney International Airport) · 中凯科斯机场(英语:Middle Caicos Airport) · 北凯科斯机场(英语:North Caicos Airport) · 南凯科斯机场(英语:South Caicos Airport) · 索尔特岛机场(英语:Salt Cay Airport)
派恩岛(英语:Salt Cay, Turks Islands)-派恩岛机场(英语:Pine Cay Airport))
相关
- 4-AcO-MiPTN-甲基-N-异丙基-4-乙酰氧基色胺(4-acetoxy-N-methyl-N-isopropyltryptamine 或 4-AcO-MiPT)是一种迷幻性色胺。到目前为止,有关其药理与毒性的认知不多。在瑞典,当局以危害健康
- 乔托·迪·邦多纳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约1267年-1337年1月8日),意大利画家与建筑师,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西方绘画之父"。在英文称呼就如
- RT-PCR逆转录PCR,或者称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变形。在RT-PCR中,一条RNA链被逆转录成为互补DNA,再以此为模板透过PCR
- 但丁·阿利吉耶里但丁·阿利吉耶里(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意大利语:,1265年-1321年9月14日)全名杜兰提·第·阿利吉耶罗·戴尔·阿利吉耶里,也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中世纪诗人但丁。他是现代意大利语
- 生物分类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类异戊二烯类萜(Terpenoid),是一大类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化合物,属于萜烯的衍生物,有时也归于萜烯的范畴之下。萜类化合物大多由一个或多个异戊二烯单元头尾相连组成,可能为链状,也可能为环
- 斑猫详见内文斑猫(学名:Felis silvestris)或称野猫或山猫,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原生于欧洲地区、亚洲西部,以及非洲。斑猫会猎捕小型哺乳类、鸟类,或是其他体型相仿的动物。斑猫可分为多
- 三磷酸尿苷三磷酸尿苷(英语:uridine triphosphate, UTP)是一种嘧啶核苷酸,由碱基、尿嘧啶与核糖组成,另外还接有一个三磷酸于5'位置。UTP主要是作为RNA合成(转录)时的原料。UTP可用作能量来源
- 印度板块印度板块(英语:Indian Plate)为次级的大陆板块,属于印度-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印度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
- 楚瓦什族楚瓦什人(楚瓦什语:чӑваш),俄罗斯少数民族。自称恰瓦什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部分分布在鞑靼斯坦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以及乌里扬诺夫、古比雪夫、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