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密闭性测试

✍ dations ◷ 2025-08-17 02:37:19 #安全设备,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的密闭特性能确保使用者的呼吸系统与周围的污染空气隔开。该功能通过紧密接触(即无间隙)面具及其边缘的面部皮肤来实现的。由于出现间隙使用者不能得到保护,所以员工进入污染空气场所前必须找出空隙。对这种空隙(或泄露)的搜索(贴合测试)可以透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不同类型防毒面具的有效性不仅在实验室,还在工作场所被测试。众多的测试表明,在实践中,负压密闭呼吸保护装置(RPD)的有效性取决于面具和脸部之间的间隙,而不是过滤器(即滤毒罐,如果被正确选择的话)。间隙导致效率降低在一战期间大规模出现,当时防毒面具用来对付化学武器。如果士兵们马马虎虎地佩戴面具,面具就不贴合他们的脸,有人因此而丧命。1917年,俄军开始使用短期暴露在低浓度的氯气中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的测试有利于说服士兵他们的防毒面具是可靠的——因为防毒面具在当时是一个新事物。后来,苏联的工业工人在毒气室的有害物质影响下受训(准备二战) and late,后来德国消防队员在一战和二战期间使用了类似的实验 。稀释氯化苦并不经常用来测试工业用面具。苏联曾在占地面积16平方米的帐篷区里使用氯化苦。

而今,美军利用特殊的刺激性烟雾开展军事训练。

目前,发达国家利用防毒面具保护工人,国家法律规定它们的选用。这些要求包括单独地为每位工人进行防毒面具负压密闭性测试。

测试方法分定性和定量(QLFT & QNFT)。密闭测试的详细说明由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在美国标准下给出。该标准规范了防毒面具的选用及其适用组织(附录A包括密闭测试的描述)。雇主被要求强制实行标准。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面罩的尺寸和形状更贴合雇员的脸型,他们将在有害的工作场所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关

  • 苏呼米坐标:43°00′05″N 41°01′24″E / 43.0015252°N 41.0234153°E / 43.0015252; 41.0234153苏呼米(阿布哈兹语:Аҟəа,格鲁吉亚语:სოხუმი,明格列尔语:სოხუმი,俄语:С
  • 日惹原则关于将国际人权法应用于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相关事务的日惹原则是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有关的一套原则,旨在实施国际人权法的标准以解决对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LGBT)以及
  • 三一国际大学三一国际大学(Trinit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TIU)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迪尔菲尔德的一所私立大学。 下有一个文理学院、一个研究生院、一个神学院和一个法学院。 其中法学
  • 拉彼鲁兹伯爵让-弗朗索瓦·德·加洛拉彼鲁兹伯爵让-弗朗索瓦·德·加洛(法语:Jean François de Galaup, comte de Lapérouse,1741年8月23日-1788年?),法国海军军官、探险家。出生在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早年曾在耶稣会
  • 虎头蜂属见本文虎头蜂属()又称胡蜂属,在台湾以及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俗称虎头蜂,以其外形及大颚而得名,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昆虫,通常虎头蜂会攻击巨大的生物,狗,动物。虎头蜂体色鲜明通常黄黑
  • 周荣富周荣富(1909年2月1日-2002年10月26日),台湾知名慈善家,台北新庄(今新北市新庄区)人,曾任第一银行监察人。生于台湾日治时期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九日),卒于2002年10月26
  • 普热梅希尔围城战普热梅希尔围城战(Siege of Przemyśl)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上的一场战役,也是一次大战中历时最久的围城战,始于1914年9月16日,在10月11日时因奥匈帝国发动反攻而暂时解围,但
  • 彼得·谢苗诺维奇·克列诺夫彼得·谢苗诺维奇·克列诺夫(俄语:Пётр Семёнович Клёнов,1894年2月21日(3月4日)-1942年2月23日),苏联军事人物。1931年,参加苏联红军。曾担任苏联中将、波罗的海
  • 矢数道明矢数 道明(1905年12月7日-2002年10月21日),本名四郎,号道明,生于日本茨城县那珂郡大宫町(今常陆大宫市),医学博士与医师,为汉方医学家,在昭和年间推动汉方医学复兴。他也是一位医学史家
  • 法尔纳瓦兹一世法尔纳瓦兹一世(格鲁吉亚语:ფარნავაზი)是格鲁吉亚历史上第一位君主,于前302年至前237年上任,他亦是创造格鲁吉亚字母的始祖,是法尔纳瓦齐乌尼王朝的皇室成员。法尔纳瓦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