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数道明

✍ dations ◷ 2025-09-08 22:29:37 #1905年出生,2002年逝世,日本医生,庆应义塾大学教师,茨城县出身人物,汉医学,东京医科大学校友,北里研究所人物

矢数 道明(1905年12月7日-2002年10月21日),本名四郎,号道明,生于日本茨城县那珂郡大宫町(今常陆大宫市),医学博士与医师,为汉方医学家,在昭和年间推动汉方医学复兴。他也是一位医学史家。

其父名矢数辰之助。矢数道明在家中排行第四,登记户籍的名称为矢数四郎。其长兄矢数格也是一位医师,为森道伯门下。

1924年,矢数道明毕业于水戸商业学校(今水戸商业高校)后,受其长兄的鼓励,决定从事医学工作。担任了一年半的代理教师,以积蓄学费,并通过医专考试,进入东京医学専门学校(今东京医科大学)。1930年毕业后,跟随其兄矢数格,进入森道伯门下学习汉方医学。1931年,自号道明。1933年,与其弟有道,在东京开设温知堂医院,渐渐有了名气。

1933年,其弟有道罹患伤寒住院,延请在医院附近开设诊所的大冢敬节前往探视。大冢敬节以茯苓甘草汤诊治后,矢数有道病愈出院。矢数道明为后世派,大冢敬节为古方派,两人认识之后,经常一起讨论医理。

1934年,矢数道明、大冢敬节与清水藤太郎发起日本汉方医学会,推动汉方复兴运动。

1938年,大冢敬节与矢数道明提案,希望日本、中国与满洲国三国的汉医学者能联合起来,成立了东亚医学协会。中国的叶橘泉、张继有、杨医亚也在日本参与交流。1939年,开始发行《东亚医学》月刊。

1941年,矢数道明被征召成为军医。在政府命令下,《东亚医学》月刊与针灸杂志《日本医道》、汉方杂志《汉医与汉药》合并发行。

1946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矢数道明退伍,回到故乡茨城县行医。

1949年,推动日本东洋医学会成立,担任准备委员。1950年,日本东洋医学会正式成位,他担任理事。1954年,发行《汉方临床》月刊。1959年至1962年间,担任第四任理事长。

1951年,他回到东京,在新宿区开设温知堂矢数医院。1953年,协助东京医科大学教授,编写《东洋医学概要》。1954年,在东京医科大学进修药理学。于1959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1980年,在大冢敬节过世后,接任北里大学东洋医学总合研究所所长职位。

2002年过世,戒名仁光院道誉明寿居士。

相关

  • Dsub2/subR6CM4181313489ENSG00000149295ENSMUSG00000032259P14416P61168NM_016574、NM_000795、XM_017017296NM_010077、XM_006509996NP_000786、NP_057658、XP_016872785NP_000786.1
  • 阿韦龙省阿韦龙省(法文:Aveyron)是法国朗格多克-鲁西永-南部-比利牛斯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12。著名的罗克福尔干酪就产自该省的苏尔宗河畔罗克福尔(Roquefort-sur-Soulzon),世界最
  • 沈绪榜沈绪榜(1933年1月10日-),中国计算机专家。生于湖南临澧。1953年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后应组织要求转学北京大学学习计算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
  • 真主安拉(阿拉伯语:الله‎, Allāh 帮助·信息),又译为阿拉,是阿拉伯语使用者称呼独一受拜者或真主的读音,包括阿拉伯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都如是称呼独一神,也就是希伯来文
  • 髂骨髂骨(“髂”,拼音:qià,注音:ㄎㄚˋ,南京官话:qa4)是构成髋骨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髋骨后半部。人类成年后,髂骨、坐骨、耻骨融合为髋骨。髂骨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英语:Sacroiliac joint)
  • 第二次牛奔河之役第二次马纳沙斯之役(英语:Second battle of Manassas)又名第二次牛奔河之役(英语:Second Battle of Bull Run),爆发于1862年8月29日及30日,是美国内战中的一场战役。约翰·波普(英语:J
  • β-变形菌详见细菌分类表β-变形菌网(学名:Betaproteobacteria)是变形菌门中的一纲,与γ-变形菌关系最近。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红果薄柱草红果薄柱草(学名:)为茜草科薄柱草属下的一个种。
  • Ceca斯韦特兰娜·拉日纳托维奇(塞尔维亚语:Светлана Ражнатовић,转写:Svetlana Ražnatović,艺名:Цеца,转写:Ceca ,1973年7月14日-),是塞尔维亚著名流行女歌手,出生
  • 刘质平刘质平(1894年-1978年),浙江盐官人,中国音乐家、艺术家。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受李叔同赏识,1916年东渡日本,入东京音乐学校深造,李叔同给他的信中提到:“不可心太高,心高是灰心之根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