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冲锋队

✍ dations ◷ 2025-04-04 19:20:04 #纳粹党,二战德军部队,民兵,民防

人民冲锋队(德语:Volkssturm)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最后阶段成立的国家民兵部队,其成员为16到60岁尚未被征召服役的健全男性公民。

该部队并非传统上由德意志国防军负责建立,而是纳粹党根据希特勒在1944年9月25日发布的元首命令建立的。人民冲锋队于1944年10月18日纪念莱比锡战役131周年时组建,并在两天后正式宣布成立。

人民冲锋队的建立受到了1813至1815年普鲁士为反抗拿破仑而成立的民兵组织:国家冲锋队(德语:Landsturm)启发,在德国东部领土组建与之类似的人民冲锋队以补充战斗力的想法最初来自于1944年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上将海因茨·古德里安。由于国防军缺少兵员以阻挡苏军进攻,从事非必须工作以及之前由于不合要求未加入军队的男子均被武装。虽然该计划早已在纸面上存在,但只有在希特勒对马丁·鲍曼下达为该民兵组织召集600万人的指令后,人民冲锋队才真正被组建起来。

戈培尔及其他纳粹宣传称人民冲锋队士气高昂且具有抵抗的信念,这样的宣传的确唤起了一定的士气,但面对缺少制服和武器装备的现实,其成员的信心大大减半了。

为了保证人民冲锋队的战斗力,除在兵员数量上大幅增加外,唤起成员的狂热信仰亦成为关键因素。在人民冲锋队早期组建计划中显示缺乏士气的民兵部队不具有实际战斗力。为了保证成员士气达到预想结果,人民冲锋队的部队直接接受当地纳粹党地方长官(Gauleiters 或 Kreisleiters)的领导,负责当地人民冲锋队成员的招募和组织工作。人民冲锋队作为一个全国组织,在装备提供和成员训练上接受海因里希·希姆莱的领导。虽然组织上受纳粹党领导,在实际作战中人民冲锋队接受国防军部队的指令。

人民冲锋队的基本作战单位是营,由642名成员构成,大多数成员为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其他所有不适合应征正规军的人,其下分为4个大队(Aufgebot),各自的兵员构成如下:

供识别人民冲锋队人员的标志仅为带有“德国人民冲锋队”(德语:Deutscher Volkssturm Wehrmacht)名称及党之鹰的黑色袖标及银色领章。其设计来自于领导人民冲锋队的纳粹党的准军事组织,而非国防军的传统样式。

虽然德国政府尝试为人民冲锋队员配备战地灰或迷彩制服,但由于人数众多难以满足需求,人民冲锋队员往往穿自己准备的服装,例如德意志国铁路制服、重新染色的希特勒青年团制服、一战时期德国军队的制服或是普通的平民服装。任何戴有人民冲锋队袖标的人都将被视为战斗员。

通常人民冲锋队队员仅接受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包括毛瑟Kar98k步枪及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等基本武器的介绍和训练。由于持久作战导致的武器短缺,武器训练被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由于缺少指导者,武器的训练任务有时由一战老兵完成,许多时候人民冲锋队队员需要在实际战斗中才能熟悉武器的操作方法。

人民冲锋队缺乏统一的装备,任何可用武器均可配发队员,同时人民冲锋队队员被要求自己准备制服和饮食器具。虽然纳粹宣传该民兵队伍士气高昂,但他们不堪的外表却使人们认识到德国的形势每况愈下。武器的配发亦是随机的,虽然有些人能配备Kar98k步枪、许多成员只被配发了较落后的Gew 98步枪甚至是19世纪的Gewehr 71步枪以及德莱赛M1907半自动手枪,缴获的苏联、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及其他武器也被配备给人民冲锋队员。德国亦针对人民冲锋队制造了成本低廉而使用效果较好的人民冲锋队专用武器,例如MP3008冲锋枪、VG1-5半自动步枪(人民突击步枪)、VMG27人民机枪(英语:Volksmaschinengewehr VMG-27)。相比20世纪40年代半手工制作的性能可靠的武器,这些廉价武器仅使用机器压制而成。混乱的装备也增大了弹药配给的负担。在战争的最后的几个月,人民冲锋队甚至使用猎枪和从博物馆拿到的火枪和弩。

人民冲锋队队员在训练完成并配发武器后将诵读《希特勒誓词》,之后会被送上战场。由于德国的兵役制度已覆盖若干代人,许多成员均具备基本的军事技能,亦有许多一战老兵参加战斗。人民冲锋队理论上只应在他们所属的地区作战,但实际情况下许多人被直接派往前线。

1945年1月中旬到4月中旬人民冲锋队员被派往弗罗茨瓦夫和波兹南以保卫奥得河防线和波美拉尼亚。苏军在战场上的战争罪行更加强了这些人民冲锋队的战斗意志。卡尔·汉克派遣人民冲锋队在弗罗茨瓦夫围城中与国防军并肩作战直到1945年5月份。虽然戈培尔在宣传中称英军和美军的占领同苏军一样可怕,但西线的人民冲锋队很轻易就放弃了战斗,美国新闻机构总结几个月以来的感受是:“西线的人民冲锋队员根本不能做到他们宣传的那种坚守每个房间的抵抗”。

人民冲锋队最主要参与的战役是柏林战役,40,000名由13岁至18岁年轻人及老年人组成的人民冲锋队被纳粹最高司令部派遣作为守卫柏林的最后一道防线。战斗结束后45,000名国防军士兵被歼灭,军民死亡人数为20,000到40,000人。另一场人民冲锋队参与的重要战役是柯尼斯堡战役(英语:Battle of Königsberg)。人民冲锋队在战场通常为了达成军事目标需要付出很大伤亡代价,据估计二战中战死的人民突击队员共计175,000人左右。

相关

  • 硝甲西泮口服 成瘾倾向:高硝甲西泮(Nimetazepam),又译硝甲氮平,其作用为中枢神经抑制剂。俗称一粒眠(Erimine),属中华民国三级管制性药品,又称“红豆”、“五仔”、“K它命5号”、“Give me
  • 谷氨酸受体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英语: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简称mGluR),属于谷氨酸受体的一种类型(另一类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可借由间接代谢过程进行激活。该受体是GPCR家族C组的成
  • 奥斯瓦尔德·希尔奥斯瓦尔德·希尔(德语:Oswald Heer,1809年8月31日-1883年9月27日),瑞士地质学家和自然学家。早年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接受培养神职人员的教育,还曾获得理学和医学学位。为古植物学
  • 鞘亚纲见内文蛸亚纲(学名:Coleoidea)是头足纲下的一类软体动物。它们不像鹦鹉螺亚纲般有硬壳,最多只有用来控制浮沉的内骨。一些物种甚至完全没有骨头,一些则以软骨来支撑。具有墨囊和
  • 后水尾天皇后水尾天皇(日语:後水尾天皇/ごみずのおてんのう Go-mizuno'o Tennō;1596年6月29日-1680年9月11日),日本第108代天皇,1611年5月9日-1629年12月22日在位。讳政仁(日语:政仁/ことひと 
  • 将领武将是指统率军队的首领,主要负责军事。与之相对的是文臣。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有该称呼,泛指武官。在日本战国时代,多数指统率从武士和农民、町人中征用的足轻的战国大名和其
  • 单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pseudo表示假(false),uni表示“单”(one))是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一个感觉神经元。这种神经元包含一个长的树突和一个连接到脊髓的短的轴突。该
  • 第五机械工业部1963年,第五机械工业部由第三机械工业部分出。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和赵紫阳总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进展情况
  • 慕尼黑惨案慕尼黑惨案是于1972年9月5日于第二十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间发生在西德慕尼黑的一次恐怖事件,策划者是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黑色九月,袭击对象是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代表团,结果在营救
  • 原水蝎螈原水蝎螈(学名:Proterogyrinus)是一种并椎目动物,用肺呼吸。它们像如西蒙螈等的爬行形类,可以离水更远。其学名是希腊文的“早期的蝌蚪”或“早期的流浪者”。原水蝎螈生存于3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