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弓兽

✍ dations ◷ 2025-07-20 21:17:00 #后弓兽科,中新世哺乳类,上新世哺乳类,更新世哺乳类

后弓兽(学名),又名滑距兽,是一种长颈的南美洲的有蹄动物,属于滑距骨目。它有长的四肢,每肢上有三趾。最古老的化石可追溯至约7百万年前,而在约1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便失去了化石纪录。后弓兽是后弓兽科中最著名的成员,只有在南美洲(主要是阿根廷)有发现其化石。原模标本是由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小猎犬号之旅中发现。长颈驼的外观就像没有驼峰及有一个短象鼻的骆驼,但它们与骆驼或长鼻目没有亲密的关系。

后弓兽的化石纪录在7百万年前的南美洲出现。估计后弓兽是从或演化而来。南蹄目是唯一一类出没于南美洲的有蹄动物。很多物种因北美洲物种的入侵而在争竞中被淘汰灭绝。只有余下长颈驼及,并大型的箭齿兽属及。这些最后的南美洲原住有蹄动物最终与其他来自北美洲的物种在更新世末灭绝。

后弓兽的特征在于其鼻孔是在头顶,令一些科学家相信像鲸鱼般是用作呼吸管。但有一项研究发现后弓兽有非常好的运动性,可以在奔跑时改变方向。明显从来没有人见过后弓兽,它们的毛皮颜色都只是估计。大部分科学家都倾向相信后弓兽生活在大草原的环境,而估计它们的毛皮与干草的颜色接近。

后弓兽与其近亲的一样,都有完整的44颗牙齿。

按照后弓兽的牙齿,它们是草食性的,以其象鼻来抓树叶或草为食物。有推测指它们是群居的,以逃避猎食者。

后弓兽的主要猎食者是骇鸟,可能是,与及肉食性的袋犬目,如袋剑虎及南美袋犬。在上新世晚期或更新世早期,巴拿马地峡的形成容许了北美洲动物群(如美洲狮、美洲豹、细齿巨熊、恐狼及剑齿虎)迁徙至南美洲。

后弓兽相信是利用其快速来逃避猎食者,或是以其长及强壮的腿来踢它们,就像是现今的骆马或骆驼一样。

后弓兽首个化石标本是于19世纪初由查尔斯·达尔文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发现,他最初误以为是属于巨大的大羊驼。自此以后就发现了很多后弓兽的化石,主要都是在巴塔哥尼亚发现,在玻利维亚及委内瑞拉亦有发现。

相关

  • 听诊听诊(Auscultation)是一种利用听个体内的声音的诊断技术,通常会使用听诊器配合诊断。听诊最常应用的地方是进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肠胃道系统(英语:gastrointestinal system)以及
  • 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Canada Gairdner International Award),原名盖尔德纳基金会国际奖(Gairdner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Award),是一个始于1959年的学术奖,每年授予在3到6位在
  • NOCl亚硝酰氯(化学式:NOCl)是一个常见的亚硝酰盐。室温下为不稳定的黄色气体,具刺鼻恶臭味,遇水分解,可溶于发烟硫酸中。存在于王水中。用作催化剂、有机化学试剂,也用于合成洗涤剂。具
  • 苏特纳贝尔塔·冯·苏特纳(Bertha von Suttner,全名Bertha Sophie Felicitas Freifrau von Suttner,1843年6月9日-1914年6月21日),生于布拉格,逝世于维也纳,是一位奥地利小说家,激进的和平
  • 丹尼尔·阿格丹尼尔·阿格(丹麦语:Daniel Munthe Agger,1984年12月12日-,出生于丹麦哈维德夫(英语:Hvidovre)),已退役的丹麦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坚,曾为丹麦国家足球队成员。阿格早在12岁时已加盟了邦
  • 336年“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 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 “善。”
  • Mycelium Running《Mycelium Running: How Mushrooms Can Help Save the World》是美国真菌学家保罗·史塔曼兹的第六本著作,由Ten Speed Press(英语:Ten Speed Press)在2005年出版。在本书中,史
  • 度牒制度度牒,佛教和道教术语,指古代中国为了管理僧道,允许他们出家所颁发的证明文书。因为这个文件由尚书省祠部司所发放,又称祠部牒。最早始于唐代。拥有度牒的僧人或道士,可以免除赋税
  • 新阿姆斯特丹新阿姆斯特丹(荷兰语:Nieuw Amsterdam)是一个17世纪荷兰在曼哈顿岛南端成立的殖民地,作为新尼德兰殖民政府所在地。不久成为阿姆斯特丹堡(英语:Fort Amsterdam)外面的殖民区。该城
  • 九节坂九节坂(韩语:구절판)是古代是韩国宫廷料理中的前菜,也可以指盛放该料理的容器。9种食物放至在有9格的八边形攒盒的传统韩国料理,九节坂中间一格一般放置薄饼,周围环绕的8个格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