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郡(越南语:Giao Chỉ),一作交阯郡,中国西汉至唐朝郡名,相当于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流域。之后交趾从中国独立,但中国、日本仍以“交趾”、“交阯”称该地诸政权。宋朝皇帝亦封统治越南红河三角洲的丁朝皇帝为“交趾郡王”。元朝和明朝也曾分别短暂设立交趾行省和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前209年7月爆发秦末民变,南海郡太守任嚣下属的番禺县县令赵佗称王建立南越国之后,分象郡为交趾、九真二郡,属南越国四郡之一。前112年汉灭南越国,于南越国故地设置了十个郡,其中的交趾郡下辖��县、安定县、苟屚县、麊泠县、曲昜县、北带县、稽徐县、西于县、龙编县、朱䳒县十县,治所��。东汉治所龙编县。东汉汉献帝建安年间至东吴初期,交州太守士燮形成独立的割据政权。
南北朝时,行政区划改变,至隋灭南陈后,重新设置交趾郡,下辖九县,郡治设于交阯县。唐朝武德五年(622年),交趾郡曰交州,其故地归属于交州,交阯县则为交州州治。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郡、国,以其最后使用的名称为准,并括注曾用名称。郡、国同名者,只列出最后使用的名称。
Template:南朝行政区划Template:隋朝行政区划Template:唐朝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