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牛痘接种术
✍ dations ◷ 2025-10-20 00:35:50 #牛痘接种术
牛痘(英语:cowpox)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牛痘由牛痘病毒引发,而该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如果挤奶工的皮肤上有伤口,该病会透过与牛只的接触而传染给人类,患者皮肤上出现丘疹,这些丘疹慢慢发展成水泡、脓疱,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发热,出现淋巴结炎、淋巴管炎。通常,人感染牛痘大约经过3至4周就可以痊愈。18世纪后,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花,也是免疫接种的首度成功案例。该病的病例多在欧洲,尤以英国为最多。而该病毒可在牛只、猫以及田鼠等身上找到。人类患病的个案极少,潜伏期为9-10日,但对患有免疫系统缺陷的病人来说,感染牛痘病毒足以致命。牛痘和天花也被用于许多近代影视剧中。人体的免疫系统一般是借着识别病毒表膜的抗原,针对病毒抗原的结构,制造“抗体”,“标记”病毒以及受感染的细胞,以诱导人体的免疫机制对其进行攻击。由于牛痘病毒具有与天花病毒相似的抗原,曾经感染牛痘病毒的人类,其免疫系统因而产生的抗体不仅可针对牛痘病毒,也能有效对抗天花病毒。有效接种者一旦感染天花,免疫系统就可迅速制造针对天花病毒的抗体,以阻止天花病毒进一步入侵身体。不过现时用作天花疫苗的牛痘病毒,和在野外找到的牛痘病毒,其实已经是两个不同的病毒品种。天花病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病毒,它的DNA携带187个基因,186000对DNA碱基,其中100个基因成为科学家研究人类免疫系统的钥匙,以寻求天花病毒极其致命的线索。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在自己的病人当中,偶然的机会下发现挤牛奶的女工似乎没有感染天花的病例,于是经过研究之后,他发现是这些牛只感染牛痘病毒后,挤牛奶的女工透过挤压受感染牛只的乳房而感染牛痘,而这些女工们在痊愈后便终生对牛痘免疫,不会再患同样的疾病,同时对天花也能终身免疫。所以他认为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有一定关系,得过牛痘的女工们也刚好能对天花病毒终生免疫。透过把含有牛痘的溶液涂在健康人的伤口上,他们便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于是爱德华·詹纳便致力研发牛痘疫苗接种。在这些过程中,他饱受抨击与批评,人们甚至讥笑他,说道种过牛痘疫苗的人们会长出牛角和牛毛。在疫苗研发成功后,他接种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导致与妻子纠纷,甚至被说是发狂想杀了自己的儿子。不过在詹纳的坚持下,他的儿子在接种后一直相安无事,也没有感染天花。因为这是免疫接种的首度成功案例,因此种痘也被引申为“疫苗接种”的意思。在“牛痘接种术”未被推广前,一般民众都以“人痘接种术”作为预防天花的手段,办法是把天花病患者身上的痘痂制浆(脓),以小刀拭在受种者的皮肤之下,使之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另一个方法,就是让受种者穿上天花患者的衣服,称为“痘衣法”。由于受种者不是透过空气在肺部染病,因此多数只会出现轻微的天花症状。但这种方法有严重缺点:因为受接种的人是得到了真正的天花,故此有很大机会死亡,危险性甚高。而且受种者对天花完全产生抵抗力之前,会把天花传染给身边的家人,因此对天花未有抵抗力的家人必须被隔离。爱德华·詹纳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比传统“人痘接种术”更安全,因而广泛被各国采用。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地球上的人类已免于天花疾病”,天花已在地球上被灭绝。1720年波士顿的牧师科顿·玛瑟(最早的植物杂交实验者)用尽一切研究致儿童大量死亡的天灾,他说“死去一个孩子并不比打破一个花瓶或花朵凋谢来的更令人惊讶。”1715年玛丽·沃特·摩塔(倡导天花接种而闻名也是贵族诗人和作家)跟随丈夫外交官到奥斯曼帝国,她注意到土耳其人有(种痘)的习惯,当她返回英格兰时劝卡洛琳公主对儿童推广(种痘),在古代中国印度及非洲都有天花后来传入了希腊和罗马在十二世纪十字军感染天花并将其带到欧洲,天花会造成失明痉挛及残疾和毁容,儿童是天花的主要对象。根据研究十八世纪的英格兰每十人有一人死于天花,1783年到1802年格拉斯哥(英国第三大城市)有三分之一儿童死于天花,一个世纪中俄罗斯因为天花死了六千三百万人,于中国古代会将痊愈病人的痂捣碎吹入病人的鼻子和抹在孩童的衣服,非洲和印度会口服病毒或涂在伤口也会用刺扎入血管,这些方法有百分之三至五的死亡率,而幸存者也可能会失明。欧洲常因为刀子的不干净常会引发其他传染病,根据历史这些传染病常会在密集的村庄和城镇肆虐,在英国(种痘)时前要先饿两星期在之后放血直到血液变淡,其目的是为了让身体虚弱,在过程中小孩只能吃一点素菜这些孩子要接受隔离,并安置在一个谷仓中住上十天。而爱德华·詹纳在八岁时在格洛斯特郡经历此过程他回忆“我瘦的骨瘦如柴每天都为此失眠真是一种折磨。”爱德华·詹纳从小被牧师所养大只有一位哥哥,在伦敦作学徒的他受到他的老师约翰·亨利(提倡医药使用科学方法,当时权威外科医师)的赏识有了前往澳大利亚的机会但他选择留在格洛斯特郡当乡村医生,当时他第一次听到(牛痘)的民间故事,只要感染这个轻微的疾病(牛痘)就会对天花具有免疫力。在四十年后中年的他在1796年5月14号他在伯克利村找了莎拉·妮尔姆思的一名挤奶女工人,取了她感染的组织并在詹姆斯·菲斯的男孩在手臂划出小伤口让他感染症状轻微的天花,康复后在7月1号爱德华·詹纳再次对他植入病毒这次男孩没有在得到天花,爱德华·詹纳没有再做其他相关实验直接进行了发表因为他是当地科学辩论会的成员,且有良好的社经关系对许多有影响力的作家或贵族叙述他的发现,不久各个国家开始进行(牛痘)的实验,1799年普鲁士的露易莎公主向他致信随后受到乔治三世(英国国王)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同年《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珍·奥斯汀在一场宴会中聆听了这篇论文,隔年1801年皇家海军全面接种牛痘,俄国皇后将第一名接种牛痘的儿童赐名瓦奇诺夫(Vaccinof),根据研究当时欧洲有十万人因此获救。1804年法皇拿破仑为他铸造一枚徽章,也因为他的致信为他释放了英国战俘以示尊敬,1980年美国宣布天花彻底消除,接种牛痘根除了天花,爱德华·詹纳所做的贡献在同时代中任何人只能望其项背。
相关
- 子实体在真菌学中,子实体(英语:Sporocarp、fruiting body)是高等真菌产生的多细胞的有性产孢结构,其上附有产孢的子囊、担子等构造。子实体是真菌生活史中的有性阶段,无性阶段则是营养生
- 活性氧类活性氧类(英语: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生物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包括氧离子、过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等。这些粒子相当微小,由于存在未配对的自由电子,而十分活跃。过
- 酰胺醇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是一种抗生素。常见的有得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临床常用的品种为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制剂有甲砜霉素片、氟苯尼考注射液、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等。抗菌
- 东南亚各群岛海洋东南亚指的是包括文莱、东帝汶、印度尼西亚、东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新加坡的东南亚海洋地区。 海洋东南亚有时也称为“岛屿东南亚”。19世纪的语汇“马来群岛”指的是
- 湍流湍流(英语:turbulence),也称为紊流(大陆地区的旧称),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
- 乐透彩票又称为彩券,是指运用在博彩中,印有号码图形或文字供人们填写、选择、购买并按特定规则取得中奖权利的凭证。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通过抽签摇彩,凭机会在一定范围
- 资料数据(英语:data),是指未经过处理的原始记录。一般而言,数据缺乏组织及分类,无法明确的表达事物代表的意义,它可能是一堆杂志、一叠报纸、数种开会记录或是整本病人的病历纪录。数据
- 甲锗烷甲锗烷是锗烷(GenH2n+2)中最简单的一种,分子式为GeH4。和同族的甲烷、甲硅烷一样,甲锗烷也是正四面体结构。甲锗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锗和水。甲锗烷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木星
- 白衣女士白衣女士(西班牙语:Damas de Blanco),古巴人权团体,成员为75名异议人士的妻子和母亲,她们的丈夫和儿子都被长期监禁。白衣女士坚持每周穿白衣参加天主教堂弥撒,并沉默游行以示抗议
- 奥西茨基卡尔·冯·奥西茨基(德语:Carl von Ossietzky;1889年10月3日-1938年5月4日;又译:奥西埃茨基、奥西耶茨基)是一位魏玛和纳粹时期德国的记者、作家、和平主义者,他于1933年被纳粹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