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雨海世
✍ dations ◷ 2025-08-08 15:20:55 #早雨海世
早雨海纪指从距今约38亿5千万年到38亿年前,长达5千万年的一段时间。紧随它之后的是晚雨海世。该时期的上下界限标志是以二座最年青的大型月球撞击盆地的出现而确定:雨海盆地的形成为开始端(38.7-37.5亿年前,最新数据为39.38亿年± 0.04亿年前),东方海盆地形成为结束(3.8-3.72亿年前)。根据这二座盆地所包含的早雨海纪撞击喷发物,该时期开始于创建第一座盆地的撞击,结束于第二座盆地的溅射物堆积的时候。其他占据月球正面大部分地区的大型盆地(如危海、静海、澄海、丰富海及风暴洋等)也都形成于该时期。这些盆地绝大部分都在随后的晚雨海纪期被熔岩覆盖。早雨海纪前面是酒海纪。1987年美国地质学家唐纳德·威尔森(Donald Wilhelmsen)提出将雨海纪阶段划分为早雨海世和晚雨海世时代。早雨海纪时代并没有持续多久,它形成的陨石坑很难与酒海纪和晚雨海世相区别。陨石坑中标志该时期开始和结束的覆盖层和溅射物-雨海盆地和东方海盆地的溅射物显示了它们的可靠年龄。如果陨石坑的地表形成于盆地第一次的溅射物并被第二次的溅射物覆盖,则它就属于早雨海纪时期。但并非所有的陨石坑都能看到至少一种溅射物覆盖层。陨石坑的年龄也可通过后的受的撞击破坏程度来测量,如果陨石坑看上去对酒海纪来说太看年轻,且部分被相对较老的月海淹没,则它就更像是早雨海纪的;另一种确定天体表面年龄的重要方法是计算在它们存续期内所积累的撞击坑数量。早雨海纪时期直径≥1公里的撞击坑分布密度介于22000-48000个/百万公里2;直径≥20公里的撞击坑密度在18-33个/百万公里2以内。雨海和东方海撞击盆地溅射物覆盖面积巨大,这些降落的溅射物环盆地放射状地形成了众多的山脉、链坑、凹陷和次生坑。环雨海盆地周边的这些地貌尤其巨大而清晰,它们被称为雨海刻纹;东方海盆地溅射物则形成了赫维留斯环状平原。月球的这一短暂地质期除形成了这些盆地外,还有许多突出的对象,另外,更有一些已被东方海的溅射物以及下一时代密集爆发的熔岩所遮盖。这一时期主要的地质特征有:早雨海世的二大盆地、位于月球背面的薛定谔环形山和康普顿环形山。月球正面该时代首座最大的陨石坑-勒特罗纳环形山以及阿尔扎赫尔环形山和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月球背面的基勒、罗蒙诺索夫、卡尔平斯基、多普勒、代达罗斯、马可尼等大型陨石坑。总计在这一期间大约共形成了200座直径大于30公里的陨石,产生这些陨坑的撞击频率大约每百万年3900座,相当于4倍于酒海纪以上,10倍于晚雨海世以上。早雨海世有无月海现不得而知,也许,它们就被保存在风暴洋和云海玄武岩层下,东方海盆地的溅射物也可能隐藏了该时期的另一些月海。也许,在月球的早雨海世期也发生过火山活动或其它类型的构造-在大陆地区形成小型穹丘和大陆岩石平原。由于地球上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对应月球早雨海纪时期跨度的地质证据存在,但在有关地球地质史划分的研究中,早雨海世被对应于非官方所定的冥古宙期。
相关
- 波粒二象性在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有时会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较不显著),有时又会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较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波动或粒子的性质。这种称为波粒二象性(wave-par
- 硫磺3s2 3p42, 8, 6蒸气压第一:999.6 kJ·mol−1 第二:2252 kJ·mol−1 第三:3357 kJ·mol−1 (主条目:硫的同位素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学符号是S,原子序数是16。
- 糖生物学糖生物学(英语:Glycobiology),在最狭义的意义上,糖生物学是对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糖类(糖链或聚糖)的结构,生物合成和生物学的研究。糖或糖类是所有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医学,生物
- 人类的由来《人类的由来》全称《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英语: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是英国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名著,首次出版于1871年。在此书中达尔文
- 理论理论(英语:Theory),又称学说或学说理论,指人类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有的实证知识、经验、事实、法则、认知以及经过验证的假说,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等的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
- 神经科学与现象学神经现象学(Neurophenomenology ),是一种以实用的方式解决意识难题的科学研究思路。它将神经科学与现象学结合起来,在强调人类心灵的具身状态的基础上对经验、心灵和意识进行研
- 数组在计算机科学中,数组数据结构(英语:array data structure),简称数组(英语:Array),是由相同类型的元素(element)的集合所组成的数据结构,分配一块连续的内存来存储。利用元素的索引(index)
- 分子物理学分子物理学是研究分子的物理性质以及将原子结合为分子的化学键性质的学科,与化学学科紧密相连,同时和原子物理学密切相关。分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实验手段是光谱分析。分子谱和
- 守恒定律在物理学里,假若孤立物理系统的某种可观测性质遵守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则随着系统的演进,这种性质不会改变。诺特定理是关于守恒定律的重要理论。诺特定理表明,每一种
- 粉笔粉笔是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的文具,一般用于书写在黑板上。粉笔一般呈长型圆柱体,颜色包括白色和多种彩色。粉笔最早的记录是在中世纪时,人们开始发现用石灰加水,可以做成块状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