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装甲巡洋舰

✍ dations ◷ 2025-02-23 01:18:44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装甲巡洋舰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装甲巡洋舰(意大利语:Francesco Ferruccio)[a]是一艘朱塞佩·加里波蒂级(英语:Giuseppe Garibaldi-class cruiser)装甲巡洋舰[b],20世纪头十年为意大利皇家海军建造。在其服役生涯中,该舰曾多次被部署到东地中海和黎凡特。在1911到1912年的意土战争初期,该舰参与了轰炸的黎波里的作战,之后在1912年初轰炸了贝鲁特,最后被转调到了利比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的活动受到奥匈帝国潜艇的封锁限制,于1919年被改为一艘训练舰。该舰在1930年被意大利海军除役,随后报废。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全长111.8米(366英尺10英寸),舷宽18.2米(59英尺9英寸),吃水深7.3米(23英尺11英寸)。在正常载荷下,该舰排水量为7,350公吨(7,230长吨)。舰载动力由两台立式三胀蒸汽机提供,每台蒸汽机驱动一根传动轴,而蒸汽则来自24座贝尔维尔燃煤锅炉。发动机总功率为14,000匹指示马力(10,000千瓦特),可达到约19—20节(35—37千米每小时;22—23英里每小时)的航速。以10节(19千米每小时;12英里每小时)航速行驶时,该舰巡航距离为5,500海里(10,200千米;6,300英里)。舰上的常规编制为555名军官和士兵,但作为旗舰时编制为578名。[4]

该舰的主炮包括一门安装在上层建筑前方炮塔内的254毫米(10英寸)炮以及舰尾的双联装203毫米(8英寸)炮。其副炮包括10门152毫米(6.0英寸)(英语:QF 6-inch naval gun)炮,被安置在舰舯部(英语:Amidships)[c]的炮廓(英语:Casemate)[d]内,其余4门152毫米的炮安装在上层甲板上。“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还安装有10门76毫米(3英寸)(英语:QF 12-pounder 12 cwt naval gun)和6门47毫米(1.9英寸)(英语:QF 3-pounder Hotchkiss)炮来对抗鱼雷艇。此外,舰上装有四具单装450毫米(17.7英寸)鱼雷发射管。[8]

该船的水线装甲带在舰舯部最大厚度为150毫米(5.9英寸),向舰首舰尾两端逐渐减薄至80毫米(3.1英寸)。指挥塔、炮廓和炮塔也被150毫米厚的装甲保护。该舰的防护甲板装甲厚度为37毫米(1.5英寸),上层甲板上的152毫米炮由50毫米(2.0英寸)的炮盾保护。[4]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以雇佣兵队长弗朗切斯科·费鲁乔(英语:Francesco Ferruccio)[e]的名字命名,于1899年8月19日在威尼斯的海军船坞铺设龙骨,并于1902年4月23日由热那亚公爵夫人(英语:Princess Isabella of Bavaria)主持下水[10][1]。该舰最终于1905年9月1日竣工[10]。在1905年的舰队演习中,该舰被分配到封锁撒丁岛拉马达莱娜的“敌对”部队[11]。1906年9月15日至16日,该舰与其姊妹舰“朱塞佩·加里波蒂”号和“瓦雷泽”号(英语:Italian cruiser Varese)一起在法国马赛参加为法国总统阿尔芒·法利埃举行的舰队检阅[12]。“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于1909年7月驶往黎凡特,1910年6月26日至1911年1月被派往克里特岛,1月25日返回塔兰托[13]。

当意土战争于1911年9月29日爆发时,“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与其姊妹舰“朱塞佩·加里波蒂”号以及“瓦雷泽”号一起被分配到地中海舰队第二分舰队的第四总队。“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和“朱塞佩·加里波蒂”号于10月3日至4日轰击的黎波里,而“瓦雷泽”号则在近海巡逻以防土耳其舰船。这次零星的炮击造成了12名奥斯曼士兵死亡,23人重伤,此外还有7名平民死亡。10月13日,这三艘姊妹舰航行至西西里岛奥古斯塔补充燃煤[14]。1912年2月24日,“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和“朱塞佩·加里波蒂”号轰击贝鲁特,击沉了老迈的奥斯曼帝国铁甲舰“圣访”号(英语:Ottoman ironclad Avnillah)[f],并迫使鱼雷艇“安哥拉”号(英语:Ottoman torpedo boat Ankara)[g]自沉[h]。这次炮击造成了140多名平民死亡,200多人受伤[20]。之后,该舰被调往利比亚,直至战争结束。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该舰于1913年2月18日至6月5日期间驻扎在阿尔巴尼亚,并于1914年1月4日至2月7日期间再次驻扎在那里[13]。

当意大利在1915年5月向同盟国宣战时,“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被分配到驻扎在布林迪西的第五巡洋舰分舰队。6月5日,该分舰队轰炸了拉古萨附近的铁路线,并于7月17日晚离开布林迪西,准备在翌日早晨在拉古萨韦基亚附近再次执行轰炸任务。在凌晨4点开始轰炸后不久,“朱塞佩·加里波蒂”号被奥匈帝国潜艇U-4号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尽管该舰仅被一枚鱼雷击中,但还是在几分钟内就沉没了,有53名舰员丧生。为此,该分舰队立即撤退以避免遭到进一步的攻击,仅留下三艘驱逐舰在营救幸存者[23]。7月7日,装甲巡洋舰“阿马尔菲”号被另一艘潜艇击沉。由此严重的限制了驻扎在亚得里亚海的其他舰只的活动[24][25]。“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于11月19日至12月22日在黎凡特短暂驻扎,然后返回布林迪西,在那里护送船队前往阿尔巴尼亚,并在战争结束后在阿尔巴尼亚海岸巡逻[13]。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于1919年成为一艘海军学员训练舰,最终于1924年完成改造[17]。1922年7月30日,该舰在比斯开湾与西班牙货船“阿亚拉·门迪”号(Ayala Mendi)相撞,船上33名船员中有一人丧生,“阿亚拉·门迪”号沉没。[26]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于1930年4月1日被拆解。[17]

相关

  • 死亡圣神死亡圣神(西班牙语:Santa Muerte,或西班牙语:Santísima Muerte,即是英语:Saint Death)是在墨西哥被敬奉的一种圣像,可能是产生于中美洲传统信仰与民间天主教信仰混杂之后的结果。它
  • 南汉山城 (电影)《南汉山城》(韩语:남한산성;英语:)为2017年由同名历史小说《南汉山城》改编的韩国历史片,原作者金薰担任编剧,黄东赫执导。累积观影人次达384万人。另外,新马地区将于2018年6月16日
  • 天主教马拉维自治监督区天主教马拉维自治监督区 (拉丁语:Praelatura Territorialis Maraviensis、他加禄语:Prelatura Teritoryal ng Marawi)是菲律宾一个罗马天主教自治监督区,属天主教奥三棉示总教区
  • 单射、双射与满射在数学定义中,单射、满射和双射是指根据其定义域和陪域的关联方式所区分的三类函数。下图对比了四种不同的情况:双射(单射与满射)单射但非满射满射但非单射非满射非单射一个函数
  • 马塔·莫德尔马塔·莫德尔(Martha Mödl,1912年3月22日-2001年12月17日),德国女高音,女中音演唱家,著名的瓦格纳戏剧女高音。
  • 錾胎珐琅錾胎珐琅,又称内填珐琅,金属胎珐琅工艺的一种,即利用錾刻技法加工金属胎体、然后再施珐琅釉,在中国较为罕见。錾胎珐琅制法与掐丝珐琅相似:先在已经基本成型的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
  • 保罗·阿德尔施泰因保罗·阿德尔施泰因(Paul Adelstein,1969年4月29日-)是美国的一位演员。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在福斯广播公司电视剧越狱中饰演Paul Kellerman,在ABC电视剧私人诊所中饰演Cooper Fre
  • 菲希特巴赫河坐标:50°47′25.9″N 6°13′18.4″E / 50.790528°N 6.221778°E / 50.790528; 6.221778菲希特巴赫河(德语:Vicht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属于
  • 南平古田战斗南平古田战斗发生于1934年6月3日,地点则是在中国闽北南平县、古田县,是国民革命军内部所发生的内战战斗之一。南平古田战斗的交战双方,一方为蒋中正辖下的国军中央军,另一方为五
  • 1986年欧洲冠军杯决赛1986年欧洲冠军杯决赛是1986年5月7日在塞维利亚皮斯胡安球场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以决出1985–86年欧洲冠军杯的冠军。对阵双方为来自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星和来自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两队在经过120分钟的鏖战后仍未能取得进球,最终布加勒斯特星凭借异乎寻常的点球大战以2比0获胜。巴塞罗那主罚的4记点球均被布加勒斯特星门将赫尔穆特·杜卡达姆全数扑出,后者在其后更被冠以“塞维利亚英雄”的称谓。这是欧洲冠军杯决赛史上首次出现互交白卷的比分,也是布加勒斯特星乃至罗马尼亚球队迄今为止唯一夺得的一次欧冠奖杯。巴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