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装甲巡洋舰

✍ dations ◷ 2024-12-22 02:32:11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装甲巡洋舰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装甲巡洋舰(意大利语:Francesco Ferruccio)[a]是一艘朱塞佩·加里波蒂级(英语:Giuseppe Garibaldi-class cruiser)装甲巡洋舰[b],20世纪头十年为意大利皇家海军建造。在其服役生涯中,该舰曾多次被部署到东地中海和黎凡特。在1911到1912年的意土战争初期,该舰参与了轰炸的黎波里的作战,之后在1912年初轰炸了贝鲁特,最后被转调到了利比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的活动受到奥匈帝国潜艇的封锁限制,于1919年被改为一艘训练舰。该舰在1930年被意大利海军除役,随后报废。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全长111.8米(366英尺10英寸),舷宽18.2米(59英尺9英寸),吃水深7.3米(23英尺11英寸)。在正常载荷下,该舰排水量为7,350公吨(7,230长吨)。舰载动力由两台立式三胀蒸汽机提供,每台蒸汽机驱动一根传动轴,而蒸汽则来自24座贝尔维尔燃煤锅炉。发动机总功率为14,000匹指示马力(10,000千瓦特),可达到约19—20节(35—37千米每小时;22—23英里每小时)的航速。以10节(19千米每小时;12英里每小时)航速行驶时,该舰巡航距离为5,500海里(10,200千米;6,300英里)。舰上的常规编制为555名军官和士兵,但作为旗舰时编制为578名。[4]

该舰的主炮包括一门安装在上层建筑前方炮塔内的254毫米(10英寸)炮以及舰尾的双联装203毫米(8英寸)炮。其副炮包括10门152毫米(6.0英寸)(英语:QF 6-inch naval gun)炮,被安置在舰舯部(英语:Amidships)[c]的炮廓(英语:Casemate)[d]内,其余4门152毫米的炮安装在上层甲板上。“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还安装有10门76毫米(3英寸)(英语:QF 12-pounder 12 cwt naval gun)和6门47毫米(1.9英寸)(英语:QF 3-pounder Hotchkiss)炮来对抗鱼雷艇。此外,舰上装有四具单装450毫米(17.7英寸)鱼雷发射管。[8]

该船的水线装甲带在舰舯部最大厚度为150毫米(5.9英寸),向舰首舰尾两端逐渐减薄至80毫米(3.1英寸)。指挥塔、炮廓和炮塔也被150毫米厚的装甲保护。该舰的防护甲板装甲厚度为37毫米(1.5英寸),上层甲板上的152毫米炮由50毫米(2.0英寸)的炮盾保护。[4]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以雇佣兵队长弗朗切斯科·费鲁乔(英语:Francesco Ferruccio)[e]的名字命名,于1899年8月19日在威尼斯的海军船坞铺设龙骨,并于1902年4月23日由热那亚公爵夫人(英语:Princess Isabella of Bavaria)主持下水[10][1]。该舰最终于1905年9月1日竣工[10]。在1905年的舰队演习中,该舰被分配到封锁撒丁岛拉马达莱娜的“敌对”部队[11]。1906年9月15日至16日,该舰与其姊妹舰“朱塞佩·加里波蒂”号和“瓦雷泽”号(英语:Italian cruiser Varese)一起在法国马赛参加为法国总统阿尔芒·法利埃举行的舰队检阅[12]。“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于1909年7月驶往黎凡特,1910年6月26日至1911年1月被派往克里特岛,1月25日返回塔兰托[13]。

当意土战争于1911年9月29日爆发时,“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与其姊妹舰“朱塞佩·加里波蒂”号以及“瓦雷泽”号一起被分配到地中海舰队第二分舰队的第四总队。“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和“朱塞佩·加里波蒂”号于10月3日至4日轰击的黎波里,而“瓦雷泽”号则在近海巡逻以防土耳其舰船。这次零星的炮击造成了12名奥斯曼士兵死亡,23人重伤,此外还有7名平民死亡。10月13日,这三艘姊妹舰航行至西西里岛奥古斯塔补充燃煤[14]。1912年2月24日,“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和“朱塞佩·加里波蒂”号轰击贝鲁特,击沉了老迈的奥斯曼帝国铁甲舰“圣访”号(英语:Ottoman ironclad Avnillah)[f],并迫使鱼雷艇“安哥拉”号(英语:Ottoman torpedo boat Ankara)[g]自沉[h]。这次炮击造成了140多名平民死亡,200多人受伤[20]。之后,该舰被调往利比亚,直至战争结束。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该舰于1913年2月18日至6月5日期间驻扎在阿尔巴尼亚,并于1914年1月4日至2月7日期间再次驻扎在那里[13]。

当意大利在1915年5月向同盟国宣战时,“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被分配到驻扎在布林迪西的第五巡洋舰分舰队。6月5日,该分舰队轰炸了拉古萨附近的铁路线,并于7月17日晚离开布林迪西,准备在翌日早晨在拉古萨韦基亚附近再次执行轰炸任务。在凌晨4点开始轰炸后不久,“朱塞佩·加里波蒂”号被奥匈帝国潜艇U-4号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尽管该舰仅被一枚鱼雷击中,但还是在几分钟内就沉没了,有53名舰员丧生。为此,该分舰队立即撤退以避免遭到进一步的攻击,仅留下三艘驱逐舰在营救幸存者[23]。7月7日,装甲巡洋舰“阿马尔菲”号被另一艘潜艇击沉。由此严重的限制了驻扎在亚得里亚海的其他舰只的活动[24][25]。“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于11月19日至12月22日在黎凡特短暂驻扎,然后返回布林迪西,在那里护送船队前往阿尔巴尼亚,并在战争结束后在阿尔巴尼亚海岸巡逻[13]。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于1919年成为一艘海军学员训练舰,最终于1924年完成改造[17]。1922年7月30日,该舰在比斯开湾与西班牙货船“阿亚拉·门迪”号(Ayala Mendi)相撞,船上33名船员中有一人丧生,“阿亚拉·门迪”号沉没。[26]

“弗朗切斯科·费鲁乔”号于1930年4月1日被拆解。[17]

相关

  • 麦克斯·施蒂纳麦克斯‧施蒂纳(Max Stirner,1806年10月25日-1856年6月26日),本名是约翰‧卡斯帕‧施密特(Johann Kaspar Schmidt)。比他本名更有名之笔名,乃源自于他小时候的额头很高,在学校被同学
  •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 东非高级委员会东非高级委员会(EAHC)是1948年1月1日至1961年12月9日英属东非殖民地政府设立的管理乌干达、肯尼亚、坦噶尼喀公共事务的机构。被东非共同事务组织(EACSO)取代。 第二次世界大
  • 天主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总教区天主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总教区(拉丁语:Archidioecesis Compostellana;西班牙语:Archidiócesis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是罗马天主教在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设立的5个教
  • 何重建何重建(890年代-10世纪),五代十国时期军事人物。何重建祖上是世居云、朔间的回鹘别部人,祖何庆、父何怀福都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小校,在河东军部太原安家。何重建年轻时谨厚,
  • 寨河寨河,古称壑水,是淮河上游右岸一条支流,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发源于新县西北部千斤乡大塘村仰天窝林场,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光山县西部,之后沿着潢川县与光山县及息县边界直至汇入淮河。
  • 潘崮潘崮(1922年-),原名潘皋龄,男,辽宁盖县人,中国舞台美术家,曾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
  • 布莱恩·坎贝尔·克拉克布莱恩·坎贝尔·克拉克(英语:Bryan Campbell Clarke,1932年6月24日-2014年2月27日)是一位英国遗传学家,诺丁汉大学荣誉退休教授,1982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2004年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
  • 祭公祭公(?-?),祭氏,名不详,中国春秋时期周朝的卿士,祭国的国君。鲁桓公八年(前703年)冬季,祭伯到鲁国访问,并到纪国迎接天子周桓王的王后纪季姜。
  • 爱德华多·卡马文加爱德华多·塞尔米·卡马文加(法语:Eduardo Celmi Camavinga,2002年11月10日-),刚果民主共和国裔法国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现效力西甲俱乐部皇家马德里。2020年9月8日,他以17岁9个月之龄成为二战以来法国最年轻的国脚。卡马文加在2002年11月10日出生位于安哥拉卡宾达省边境,邻近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米康奇(英语:Miconge)难民营,父母皆是来自金沙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因为安哥拉内战的关系而逃到难民营。卡马文加有五个兄弟姐妹,在其两岁时,他与家人一起搬到位于法国伊勒-维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