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

✍ dations ◷ 2025-09-16 18:20:11 #发光
生物发光现象是在生物体内,由于生命过程的变化,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而发光的现象。生物发光在英语中名为bioluminescence,该词为合成词,是由希腊语中代表生命的bios与拉丁语中意为光的lumen组合而成。大部分发光与三磷酸腺苷(ATP)有关,发光的化学反应不限于在细胞内外发生。对于细菌,发光相关基因的表达被名为发光操纵子(Lux operon)的一种操纵子控制。有生物发光现象的物种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独立出现过30次以上。生物发光现象在海洋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微生物及陆生生物上都有发现。共生生物中也有发光生物的踪迹。生物发光是发光的一种形式,被称做冷光源,因为仅有低于20%的光产生热辐射。生物发光不应与荧光(生物荧光)、磷光(生物磷光(英语:Biophosphorescence))或是光的折射弄混淆。约90%的深海生物都会产生某种形式的光。大多数生物发出属于蓝或绿光光谱,这样更容易通过海水传播。不过,某些巨口鱼发出红光或红外光,而浮蚕属的生物发出黄光。非海洋生物的发光现象分布较窄,但发光颜色却更加丰富。最著名的陆上发光生物是萤。其他的昆虫,昆虫幼虫,环节动物,蛛类,甚至某些真菌都被报道有生物发光能力。某些生物的发光随昼夜推移而变化。例如夜间发光更明亮,或是仅于夜间发光等。5种主要的适应性理论可以解释发光特性的进化过程。某些种类的鱿鱼身上的发光菌可发出与上方照射光强相同的光使自身隐蔽,这种现象就是对抗照明。对于这些动物,感光囊用来控制对比光线以达到与周围环境优化匹配。通常情况下鱿鱼身上的细菌发光组织与感光组织分离,但一种耳乌贼科四盘耳乌贼属的夏威夷鱿鱼物种(Euprymna scolopes)把两者合二为一。某些深海鱼类如

相关

  • 同音词同音词(Homonym)是指语言中读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词汇。汉语中,由于习惯上用一个汉字记录一个单音节语素,因此,汉语中除同音词外,还有同音字的概念,也就是读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
  • 立克次氏体等立克次体(学名:Rickettsia),或者称立克次氏体,是一类细菌,但许多特征和病毒一样,如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可以通过瓷滤器过滤,只能在动物细胞内寄生繁殖等。直径只有0.3-1μm,小于绝大
  •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系一个对病毒进行生物学分类和命名并制定相关标准的组织。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已制定了一套病毒
  • 风险因子风险因子(Risk Factor),在流行病学中是与疾病或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变量。风险因子或决是因数是相关的,由相关不蕴涵因果可知,它们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例如,“年轻不能说是引起麻疹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英语: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睡眠呼吸暂停中的最常见形式,它是上呼气道受阻(英语:airway obstruction)所引起的。 它的特点是在睡眠时重复性的呼吸
  • 结核 (地质学)结核(Concretion)在地质学中,指在沉积岩或土壤中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团块。其形状有球形、卵形及各种不规则形状。内部构造式样很多,有同心圆状、放射状等。大小
  • 酶抑制剂酶抑制剂(英语:Enzyme inhibitor)是一类可以与酶结合并降低其活性的分子。 由于阻断酶的活性可以杀死病原体或纠正代谢失衡,许多药物都是酶抑制剂。 它们也用于杀虫剂。 并非所
  • 自身免疫抗体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自身抗体(autoantibody)是一种抗体类型,
  • 核黄素缺乏症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879年英
  • 阴极阴极(英文: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相对于阳极为其对立面。在放电的电池中,阴极为正极。正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高的一端。电流的方向为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入。但是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