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择
✍ dations ◷ 2025-08-26 17:56:24 #天择
自然选择(英语:natural selection,传统上也译为天择)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被保存或是淘汰。自然选择则是演化的主要机制,经过自然选择而能够称成功生存,称为“适应”。自然选择是唯一可以解释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1858年,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和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发表了《On the Tendency of Species to form Varieties; and on the Perpetuation of Varieties and Species by Natural Means of Selection》,首次提出天择的概念。查尔斯·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其于早年在加拉巴哥群岛观察了数种动物后发现,岛上很少有与邻近大陆相似的物种,并且还演化出许多独有物种,如巨型的加拉巴哥象龟,达尔文于开始以为,岛上的鸴鸟应与南美洲发现的为同种,经研究,十三种燕雀中只有一种是与其大陆近亲类似的,其余皆或多或少发生了演化现象,他们为了适应岛上的生存环境,改变了鸟喙的大小。因为生物族群呈指数成长,但资源有限,因此不是每个个体都能存活。影响存活率的因素包括无机环境,如温度、湿度、日照、空气;以及生物因子,如掠食者、共生、种内竞争、食物、疾病等等。个体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变异)使每个个体的存活率不同,如果个体可以耐干旱、在空中飞、在海里呼吸、用爪子掠食、抵抗病原、制造工具、或是合作猎食等等,就会有不同的适应力,因此个体间的存活率不同。这些个体差异如果可以遗传,则会造成演化。性择和生殖选择和人择有时被视为广意的自然选择的次分类。狭义的自然选择(又称生态选择)指个体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率的差异,性择是取得交配对象的能力差异,而生殖选择则是交配后生育后代的数目差异。人工选择则将自然选择概念应用在受人类圈养的生物上,例如家畜、宠物与农作物的育种。最容易观察到的自然选择是作用在个体上,依据个体之间性状的不同。因为是基因带有个体的大多数资讯但不能自我复制,George C. Williams和理察·道金斯主张以基因为单位的演化观点。个体只是基因为了自我复制所制造的“机器”。这种观点在解释转座子和亲缘选择上较为方便。在癌症的例子中,基因突变造成细胞的性状差异,引发在细胞层次的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作用在族群上时,称为族群选择(group selection)。族群选择在自然界中的普遍程度仍有争议。自然选择也可能运作在物种的层次。当一个物种中的不同族群因为自然选择而产生生物分类学上的差异时,则称为“物种形成”;若是族群因为不受自然选择青睐而导致族群规模缩小进而消失,则称为“灭绝”,物种形成和灭绝的速率决定一个支系的适应力。
相关
- 胰岛素1A7F, 1AI0, 1AIY, 1B9E, 1BEN, 1EFE, 1EV3, 1EV6, 1EVR, 1FU2, 1FUB, 1G7A, 1G7B, 1GUJ, 1HIQ, 1HIS, 1HIT, 1HLS, 1HTV, 1HUI, 1IOG, 1IOH, 1J73, 1JCA, 1JCO, 1K3M, 1KMF
- 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英语:Alveolar macrophage),是存在于肺间质的特殊巨噬细胞,由迁移到肺的吞噬细胞发育而成,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可参与吞噬和清除外来的尘粒或病原并进行
- 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分权权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是一个政治学说,其主张政府的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此学说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腊,而其后被英国与法国的哲学家进一步发展。
- 勒克瑙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capital勒克瑙(印地语:लखनऊ;乌尔都语:لكهنو)为印度北方邦首府,同时也是勒克瑙县(英语:Lucknow District)的行政中心,直至2001年人
- 电离能电离能(Ionization energy),或称游离能、电离焓,常简记为EI,指的是将一个电子自一个孤立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移至无限远处所需的能量。更广义的用法,第一电离能定义为气态原子失去
- 脉经脉是中医学中经络的一种。经络中主干为经脉,分支为络脉。正经有十二条,分手足三阳经和手足三阴经,合称“十二经脉”。与此十二经对应又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
- 直觉类型论直觉类型论(Intuitionistic type theory)、或构造类型论、或Martin-Löf 类型论、或就叫类型论是基于数学构造主义的函数式编程语言、逻辑和集合论。直觉类型论由瑞典数学家和
- JAK-STA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传送途径(英语: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使得细胞外的化学信号跨越细胞膜并将信息传送到细胞核内DNA上的基因启动子上,最终引起细胞中DNA转录与活性水平发生改变
- 肺动脉狭窄法乐氏四联症(英语:Tetralogy of Fallot,简写:ToF)属于先天性心脏缺陷。出生时的症状从无症状到严重不等,之后多半会有发绀(皮肤发蓝)的症状(青紫婴儿)。当有此症的婴儿哭泣或排便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