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性恋

✍ dations ◷ 2025-11-02 07:51:13 #纸性恋

纸性恋(英:Fictosexuality;日:フィクトセクシュアル)是对虚构存在感到性吸引力的一种性特质(sexuality)或性取向。“Fictosexuals”在英语圈被视为无性恋光谱(Asexual Spectrum)的一员,在日语圈也被包含在广义的无性恋中,又被缩写为“Fセク”。“纸性恋”这个汉语辞汇起初来自汉语圈饭圈文化,指“只喜欢纸片人”,后来才桥接英语圈的“Animesexuals”与“Fictosexuals”。在二十一世纪无性恋运动开始持续倡议之前,主要以二次控、御宅、腐、梦或角色性恋者(キャラクター性爱者)等辞汇被理解。

纸性恋(Fictosexuality)是取“虚构(Fiction)”的字根“Ficto-”形成的造语。纸性恋是一个伞式术语,主要用来指涉“对虚构角色感到性吸引力,却对现实他人缺乏相应感受的经验”或“与虚构角色从事一般设想为‘性’或‘浪漫’的行为”。

表述对虚构角色感到恋爱感的词汇则是“纸浪漫(英:fictoromance;日:フィクトロマンティック)”,在日语圈中又缩写为“Fロマ”,另有英语圈学者将“纸性恋”和“纸浪漫”两者合称为“虚构爱(Fictophilia)”,不过并未得到社群的广泛采纳。

在日语圈纸性恋社群中,将在无性恋运动中被称为“有性恋(Allosexual)”的族群,也就是对现实三次元活人感到性吸引力的族群,称为“对人性恋(対人性爱)”或“现实性恋(现実性爱)”,并抵抗将这种性特质普遍化、自然化、理所当然化的社会常规。这种社会常规也就是无性恋运动中常说的“强制有性恋(Compulsory Sexuality)”或“有性恋正典性(Sexualnormativity)”。纸性恋社群的这些讨论和“表现自由”的运动有关,同时也存在区分纸性恋和御宅、梦女等既有认同的讨论。

纸性恋(Fictosexuality)的识别旗上,黑色和灰色条纹代表感受不到非虚构角色、现实人物的性吸引力,紫色条纹代表无性恋光谱,中心的黑色圆环代表进入虚构世界的“门户”,圆环中的粉红色代表来自虚构角色的性吸引力。

研究指出对虚构角色感到性/浪漫吸引力者,在某些发达国家有一定人口基数。例如日本性教育协会的人口学调查中,日本年轻人口已经有一成以上曾经对虚构角色感到过恋爱感。而在纸性恋倡议者近藤显彦针对网络用户的独立调查中,“总是”和“有时”会对虚构角色感到性吸引力者(48.2%)和浪漫吸引力(59%)的年龄层同样以二十代最多,其中感到浪漫吸引力者以女性样本居多,感到性吸引力者则以男性样本居多。另外人类学家Agnès Giard提到,日本已有数千个纸性恋者进入纸性恋婚姻(Fictosexual Marriages)。这个说法可能来自2017年报名参加Gatebox“次元渡航局”企划领取结婚证明书的3708人,实际上人数可能更多。

在英语圈有许多无性恋研究已经捕捉到纸性恋者的存在,并指出进一步针对纸性恋者进行研究的重要性。近来有酷儿研究者倡议:对于自虚构角色感到性吸引力者,不应该视为兴趣或嗜好,而有必要从性特质研究(Sexuality Studies)的角度进行考察。

同时在对纸性恋酷儿研究中,将纸性恋者的边缘化处境,命名为“对人性恋中心主义”进行调查,并引用巴特勒理论,指出对人性恋中心主义的压迫具有两种模式:“预先排除(Foreclosure)”,排除于可理解的认知范畴之外来不可理解化;以及“抹消(Erasure)”,收编到既有认知范畴来不可视化,透过这两种压迫的双管齐下,将纸性恋者的存在意义给无意义化。

在最新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对人性恋中心主义”与“性别二元论”、“异性恋正典性(heteronormativity)”的交织关系,呼吁针对对人性恋中心主义的批判;并指出在纸性恋视野下,角色作为“人工物(Artifacts)”的实存不能被任意化约。有美学家和媒介研究者继承此问题意识,呼吁重新审视角色图像的存有论问题,并批判对人性恋中心主义缺乏妥当性和伦理性。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纸性恋者长期被以研究单向依附(one-sided attachment)的准社会理论(Para-Social Theory)来理解,例如准社会爱情;但研究也指出,准社会理论有必要进一步区分①对真人、②对真人扮演的角色、③对虚构角色三种不同的准社会互动。直到近年来,才有少数直接针对纸性恋者的研究。另外,有学者用人与上帝间的关系来比喻纸性恋关系,但也有学者反对这种说法。

尽管在许多网络言论中有人会将纸性恋视为精神疾患,但学者指出依据目前的DSM-5和ICD-10标准,纸性恋本身并不构成疾患,也没有确立诊断标准的必要性。研究指出这个社会存在对纸性恋者的污名(Stigma),这可能使他们受到排挤或陷入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中;并且虽然纸性恋者明确能够区分虚构与现实,并认知到关系的准社会性,但因为互动性的问题,纸性恋者可能会遭遇“纸性恋悖论(Fictophilia Paradox)”的焦虑。另外有学者认为纸性恋婚姻能够增进纸性恋者的自我效能感。

有学者进一步区分既有研究中出三种现实认知相关的论述脉络,可能影响纸性恋者在纸性恋关系中得到的反馈,分别为:

就此而言,“断开脉络”的论述仍处于对人性恋中心主义的视野,并未将对人性恋予以相对化,因此采取“断开脉络”认知的纸性恋者,更可能会承受相关焦虑;而“接续脉络”和“整合脉络”的论述,更可能顺利的经营纸性恋关系。就此而言,学者指出有必要对此问题意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厘清其间的差异何在。

相关

  • 欧洲南天文台欧洲南方天文台(英语: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縮寫:ESO)是为在南半球研究天文学,在政府间组织的一个研究机构,由15个国家组成和支援的一个天文研究组织。它成立于1962年
  • 腿毛腿毛,或称为脚毛,是在人类的大腿与小腿、脚掌、脚趾上生长的毛发,受到激素影响,通常在青春期中后期,脚毛开始变粗。男性的腿通常比女性的多毛且粗,但少数女性的脚毛也会很粗与男性
  • 入声入声(checked tone、entering tone)是音韵学之概念,包括入声韵及入声调。在一般行文中,此二概念往往都混同、省称为入声。入声韵又称促声韵,是指传承自古代汉语之一类音节结构,其
  • 菝葜属菝葜属(学名:),又名牛尾菜属,是菝葜科下的一个属,为攀援状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3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长爪袋鼬属长爪袋鼬属(长爪袋鼬),哺乳纲的一属,而与长爪袋鼬属(长爪袋鼬)同科的动物尚有里氏袋鼬属(里氏袋鼬)、斑袋鼬属(斑袋鼬)、纹袋鼬属(三纹袋鼬)、林袋鼬属(短毛袋鼬)等之数种哺乳动物。
  • 不奈婆修不奈婆修(梵语:पुनर्वसु Punarvasu),又作增财宿,是印度占星学二十七宿(纳沙特拉)之一,与中国二十八宿的井宿相对应。不奈婆修由木曜统治,守护神为众神之母阿底提。它的联络星
  • 迈克尔·马西莫诺迈克尔·马西莫诺(英语:Michael J. Massimino,1962年8月19日-)是一名美国工程师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执行过两次维护哈伯太空望远镜的航天任务。其中包括著名的STS-125,即哈
  • 纽波特28战斗机纽波特28战斗机是法国纽波特飞机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推出的双翼战斗机,它是由纽波特17战斗机发展而来,但推出后法国空军却改为采用斯柏特S-VII战斗机,正当纽波特飞机公司失
  • 班超路班超路(Banchao Rd.)是高雄市前镇区的南北向主要道路。起端于凯旋四路口接篱仔内路,末端于保泰路口续接凤山区自强二路。为往来前镇区篱仔内、岗山仔及凤山区五甲地区的重要道
  • 山顿·安德森山顿·罗德里格斯·安德森(英语:Shandon Rodriguez Anderson,1973年12月31日-),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小前锋 。安德森以乔治亚大学球员身份在1996年NBA选秀中第二轮被犹他爵士队选中,之后他效力过休斯敦火箭和纽约尼克斯。安德森表现最好的赛季是在1999-00赛季,在那个赛季中他为休斯敦火箭队贡献了场均12.3分。目前为止他的职业生涯场均得分为7.8分他是前迈阿密热火队和纽约尼克斯队球员威利·安德森的弟弟。安德森在2006年以替补身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