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

✍ dations ◷ 2025-04-04 05:17:21 #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仰韶文化之前,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新密莪沟北岗遗址等。综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实验室碳14测定,裴李岗文化的年代在距今约9000年前至7000年前之间,可能跨越约2000年左右。从考古挖掘的出土文明来看,当地人已经懂得畜牧和耕种。它们会在田里种植小米,又会在家里养猪。而当地文明亦是现时中国已知的最早期陶器文明。陶器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也有发现。陶器均为手制,大多为泥条盘筑。有纹饰的器物较少。石器以磨制为主,有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等。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以圆形为主,亦有较少的方形房屋,有阶梯式门道。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μ子催化Μ子催化聚变是一种核聚变过程,可以让核聚变的发生温度远低于正常情况,即使在室温下或更低的温度都可以触发核聚变。它是核催化已知聚变反应的几种方法之一。μ子是一种不稳定
  • 汉越词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颗粒物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伽达默尔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德语:Hans-Georg Gadamer,1900年2月11日-2002年3月13日),著名德国哲学家,诠释学大师,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1960年出版著作《真理与方法》使
  • 大豆油大豆油(英语:Soybean oil)又称豆油、常见者多为大豆色拉油 ,是从大豆中提取的植物油脂,日常食用油。常用的提取的方法有两种:压榨法和浸提法,有时二者兼用。大豆提取豆油之后的下脚
  • 皮埃蒙特皮埃蒙特 (意大利语:Piemonte, 发音:)是意大利西北的一个大区,大区面积有25,402平方公里,人口 4,377,941。大区首府是都灵。皮埃蒙特三面被阿尔卑斯山山脉包围,包括波河的起源维素
  • 海藻林海藻林是由海带目(Laminariales)大型褐藻所构成的海底森林,为最富有丰富生产力与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较小片的海藻林又被称为海藻床。海藻林分布于温带到极地地区的沿岸海域
  • 固定化酵素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是一种酶工程的常见技术。在这种技术中,酶被吸附到一种惰性的低水溶性的物质上(如海藻酸钙)。这种技术可以使得酶对于pH或者温度的抗逆性增加。这种
  • 韩国烧酒在韩国,烧酒(朝鲜语:소주/燒酒),或称韩国烧酎、朝鲜烧酒,是一种源于朝鲜半岛的烧酒,主要原料是大米,通常还配以小麦、大麦或者甘薯等。韩国烧酒颜色透明,韩国出产、面向外国市场的烧酒
  • 壮族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800万(2010年),为古代百越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与贵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