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 dations ◷ 2025-11-11 10:29:37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阿尔卡季耶芙娜·卡列尼娜(俄语:Анна Аркадьевна Каренина)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角。葛丽泰·嘉宝、费雯·丽和绮拉·奈特莉等人都曾饰演过此一角色。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位贵族妇女,其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伯爵是名政府高官。小说开始时,安娜来到圣彼得堡调解哥哥史提瓦与嫂子陶丽之间的纠纷,却因此结识陆军军官佛伦斯基,两人陷入热恋。卡列宁并不是特别在意妻子的婚外情。安娜等不到丈夫同意离婚,便与佛伦斯基一同去欧洲旅行三个月,还生下了一名女婴。等他们回到俄国时,安娜遭到亲友们的排斥,她与佛伦斯基搬到一处乡间庄园居住,但佛伦斯基对她的态度却越来越冷漠。一次在与佛伦斯基争吵后,安娜感到无比绝望,最终跳下车站月台自杀。1870年,托尔斯泰计划撰写一部以陷入婚外情的上流社会妇女为主题的小说。1872年1月,一位名叫安娜·斯捷潘诺夫娜·彼罗戈娃的妇女卧轨自杀,她曾与托尔斯泰的邻居比比科夫同居,却因比比科可夫移情别恋才愤而自杀。在此一事件后,托尔斯泰决定将小说主人公命名为安娜。亚历山大·普希金的长女玛丽亚·亚历山大罗芙娜·普希金娜(俄语:Гартунг, Мария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是安娜·卡列尼娜外貌的原型,托尔斯泰曾经在A·A·图鲁比弗(俄语:Тулубьев, 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将军的家中遇见玛丽亚,她的美貌让托尔斯泰印象深刻。

相关

  • 协同进化在生物学上,共演化是指“一项生物学的性质因另一项生物学的性质变化而随之变化”。共演化可以发生在许多生理学上的层次,如微观下蛋白质中氨基酸之序列,如巨观下不同生物的性状
  • 状语状语(adverbial)是用来修饰、限制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语言单位,以表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能充当状语的有形容词、副词、能愿动词、表时间地点
  • 形态音位学词法音位学(英语:morphophonology 或 morphonology)是语言学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词法学与语音学或音位学的联系。主要关注语素(即最小的意义单位)在组合成词时发生的音变。词法音位
  • 通用设计通用设计又名全民设计、全方位设计或是通用化设计,是指无须改良或特别设计就能为所有人使用的产品、环境及通讯。除了考量身障者和其他弱势使用族群,也顾及一般人的使用情况及
  • 掺假混淆品(英语:adulterant,或称搀假货)指在食品、肥料、燃料或其它产品中添加掺杂非法、违规、行骗、或不道德的化学物质。掺假成分可以是故意被制造商添加的化学成分,通常用于减轻
  • 旁氏表旁氏表(Punnett square),又称棋盘法,是用于预测特定杂交或育种实验结果的一种图表。这种图表以发明者Reginald C. Punnett的姓名来命名,并被生物学家用于确定后代中拥有特定基因
  • 悉尼·布伦纳西德尼·布伦纳,CH,FRS(英语:Sydney Brenner,1927年1月13日-2019年4月5日),南非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布伦纳出生在南非小镇杰米斯顿。他的双亲是犹太移民(英语
  •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在体表左
  • 尼克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戈尔特斯戈尔特斯(Gore-Tex)是美国W.L. Gore & Associates公司的注册商标,为1976年由Wilbert L. Gore、Rowena Taylor与Robert W. Gore(Wilbert L. Gore之子)共同发明的防水透气性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