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因交通致死现象

✍ dations ◷ 2025-04-03 16:33:29 #道路运输,肉类,野生生物,动物死亡

动物因交通致死现象指的是道路上的动物因机动车辆的碰撞或碾轧而死亡的现象。

这些事故可能造成造成野生动物的死亡,也可能造成司机或道路管理部门的经济上的损失,并涉及到交通安全和野生动物保护(英语:wildlife conservation)的问题。在人类活动增加,对某区域进行道路建设,车辆增加,与在当地生活的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重叠后,交通导致动物死亡的现象就会增加。

英语中,这类撞(压)死的动物的情况称为“roadkill”(在台湾有使用简称RK者),中文可直译为“路杀”、“路死”、“路尸”、“路毙”(后两者罕用)等。

20世纪初期,在大多数工业化的第一世界国家,随着内燃机和汽车的使用,马路上的动物尸体成为常见的景象。

在欧洲和北美洲,鹿是最可能导致车辆损坏的动物。

在澳大利亚,为防止动物损坏车辆,有的车主会装上车前格栅护栏(英语:bullbar)。

不少公路的扩展是建立在改变和分隔野生动物栖息地之上的,这限制了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导致广泛的野生动物因交通致死现象。

漫不经心地驾驶、不注意其他事物在车辆路径中的运动、以过高的速度行驶,都会导致出现更多的动物因交通致死现象。

1996年加拿大安大略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爬行动物在车辆轮胎通常不经过的地方被碾杀,由此推断一些司机故意轧死爬行动物。:138为了验证这个假设,2007年的研究发现,2.7%的司机有意地击中研究者伪装成蛇和海龟的诱饵。研究者观察到有的司机加速或变道以撞上诱饵。:142男性司机比女性司机更频繁地撞上诱饵。:140–141

用作车辆驶离马路时提醒司机之用的路肩震动带(英语:rumble strip),有的是使用道路用盐铺成的。动物可能会把它当成盐舔食处(英语:salt lick)而被吸引而来进行舔盐行为。

车辆与动物的碰撞可能有许多负面后果:

从公路上清除动物尸体对于公共安全至关重要。清除尸体可以消除尸体对马路驾驶者的干扰和生物性危害。尽快移除尸体也可以防止其他野生动物进入道路试图食用尸体,或是防止同类动物试图取回它们同伴的尸体。有时,人们并不清除动物尸体,而是将其转移到附近给其他野生动物食用,但不会放置于水域附近以防水被污染。用木屑覆盖尸体可以帮助分解,同时掩盖气味。

某些交通致死的动物,可能会被当成食物。甚至有专门描述如何食用交通致死动物的菜谱书。不过食用交通致死动物被一些人认为不安全。

相关

  • 苯乙胺苯乙胺(英语:phenethylamine或PEA),或称β-苯乙胺、2-苯乙胺,是一种生物碱与单胺类神经递质。苯乙胺有一个结构异构体,即α-苯乙胺或称1-苯乙胺,α-苯乙胺有两个立体异构体:(R)-(+)-
  • 欧洲四大经济体欧洲四大经济体是指位于欧洲的老牌四大工业经济强国,他们目前仍旧是主导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走向的国家之一,分别是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欧洲四大经济体形成于第二次世界
  • 住房与城市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是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主管,主要掌管美国的住房和城市发展政策。林登·约翰逊签署法律条文之后正式生效。它的责任是“增加住房拥有率、支持社区
  • 第四次反法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布伦瑞克公爵 霍恩洛厄-英格尔芬根亲王 贝尼格森伯爵第四次反法同盟是1806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萨克森及瑞典等国组成的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率先
  • 庾黔娄庾黔娄,字子瞻,中国人。南齐名士,是庾易的儿子。庾肩吾之兄。为孱陵令(孱音zhàn, 治所在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到县上任不到十天,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回到家时发现父亲病了二日,医
  • 厦蓉高速公路厦门-成都高速公路(简称厦蓉高速,“蓉”为成都简称),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条东西横线,编号为G76,起点在福建省厦门,途经龙岩、江西省瑞金、赣州、湖南省郴州、广西壮族自治区
  • 麦弗逊悬架麦弗逊悬架(英语:MacPherson strut,又称麦弗逊支柱式悬架)是以设计者福特汽车公司工程副总裁厄尔·S·麦弗逊(英语:Earle S. MacPherson)的名字命名,广泛应用于现代交通工具汽车的悬
  • 戴梅君戴梅君(1981年3月7日-),是一位台湾的女歌手,曾参加台视《五灯奖》【小朋友歌唱比赛】过二十关,曾参加三立综艺台《21世纪新人歌唱排行榜》校园组过二十关。以唱台语流行音乐歌曲为
  • 扎尔诺维察扎尔诺维察 (德语:Scharnowitz; 匈牙利语:Zsarnóca)为斯洛伐克班斯卡·比斯特理察州扎尔诺维察区的市及镇级行政区,扎尔诺维察位于赫龙河河谷,至2005年,人口为6,501人。扎尔诺维
  • 手抄新闻手抄新闻是盛行于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的一种初级新闻传播媒体,也是今日印刷媒介(报纸、杂志)的雏形。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出现并兴起。由于意大利处于与近东贸易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