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掞藜

✍ dations ◷ 2025-07-16 21:16:56 #1899年出生,1935年逝世,中华民国历史学家,信古学派,河南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校友,中央大学校友,湖南人,新化县人,新邵人,刘姓

刘掞藜(1899年-1935年8月5日),字楚贤,湖南新化大同镇时荣桥村(今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时荣村)人。中国历史学家,“南高史地学派”成员,“信古派”代表,被称为“信古派第一干将”。

刘掞藜家乡湖南新化,地处偏远,世代耕读,刘掞藜是族中离乡读书的第一人。幼年就读新化县城的小学,“以勤敏闻”。其后到宝庆念湖南第二联合中学(今邵阳市第二中学),益发勤奋用功,因成绩优异,年年获免学费。然而因家境贫困,刘掞藜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被迫回家成婚。不久,他变卖新婚妻子的嫁妆,亲自跑到宝庆,购得石印本《正续皇清经解》、《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等书,回程时因书担负荷过重,又遇雨泥,花了两天时间才回到家。刘掞藜的叔叔以他为浪费,要把他辛苦买来的书全部烧掉,幸好被刘掞藜的祖母阻止。其后他置书于家中小阁楼,不分寒暑,日夜苦读,如是两年,扎下了坚实的经学基础。然而,刘掞藜自幼就有风湿痹萎之疾,个性又狂嗜读书,不喜运动,两年苦读,更使这一宿疾加剧。

其后刘掞藜复学,入长沙雅礼大学读英语,一年后又到北京借居佛寺读书。所带金钱用光,每天只吃一餐,至“饥肠或鸣,读弗省也”。不久回到长沙,暂时担任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教员。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师从史学大师柳诒徵,治学由经入史。当时南京高师供给学生膳宿,刘掞藜的生活渐称安定,但尚不足以支持他搜购书籍,只得利用时间帮忙校方印讲义,得酬用来购买《资治通鉴》等书,日夜钻研。此一期间,刘曾担任该校史地研究会总务部副主任,后又负责该会研究部工作。

1923年,刘掞藜在《读书杂志》上针对顾颉刚的疑古学说展开辩论,自此名扬学界,予人“信古派大将”的印象。钱玄同批评他“信经”,“仍旧不脱二千年来‘考信于六艺’的传统见解”。

1924年,冯友兰延聘刘掞藜到开封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执教,其间撰著《世界史略》,长达20万字。1927年,经沈雁冰(茅盾)介绍,转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今武汉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教授。1928年又应聘任国立成都大学(今四川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其间撰《中国政治史》、《中国民族史》、《史学与史法简编》,共计数十万字。1930年,任国立武汉大学史学系教授,其间撰《中国上古史略》、《隋唐五代史要》、《宋元明清初史》,合计亦数十万字。

刘掞藜先后转任各校,一直为风湿宿疾所苦,但仍勉于讲授,很少因病痛缺课。1932年夏,因旧疾复发,辞职回乡。1935年,刘掞藜因旧疾未痊,加以气痛等症缠身,于旧历七月初七日(8月5日)病逝,得年36岁。其学生陶元珍撰《亡师新化刘掞藜先生事略》,以示纪念。

相关

  • 喉癌喉癌为消化系统癌症的一种。大多数的喉癌都是鳞状细胞癌,可见喉癌主要是于喉上皮的鳞状上皮细胞上形成。 喉癌可以在喉的任何一个位置形成,而喉癌的康复率很受癌细胞位置的影
  • 生物病毒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ʈʼ卷舌挤喉音(Retroflex ejective)是一种罕见的辅音,出现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将此音记作⟨ʈʼ⟩,其对应的X-SAMPA音标为t`_>。卷舌挤喉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
  • 富国强兵富国强兵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及“增强军力政策”的意思,早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在诸侯国中实行。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录用被称为诸子百家的思想家为人材,并引入骑
  • 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拉姆施泰空军基地(Ramstein Air Base),是美国空军在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一个军事基地。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毗邻拉姆施泰因-米森巴赫镇,是北约在欧洲最大的空军基地,也是美国
  • 大卫·奥苏伯尔大卫·保罗·奥苏伯尔(David Paul Ausubel,1918年10月25日-2008年7月9日),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皮亚杰的追随者。他在心理学和学习领域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发展和
  • 啄花鸟属啄花鸟属(学名:),是雀形目啄花鸟科的一属。属下共有38种鸟类。本属已知的物种有:
  • 南半岛 (苏拉威西岛)南半岛(印尼语:Semenanjung Selatan)是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南部的一个半岛,是苏拉威西岛的四个半岛之一,从岛屿中部向南延伸。行政上由南苏拉威西省管理。
  • 贺得霖贺得霖,生卒年不详,民国时期财政要人、金融银行家。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浙江宁波人。浙江慈溪(今属余姚)人。曾任职段祺瑞政府,担任众议院议员,北洋政府财政总长。1912年10月4
  • 爱的大游行“爱的大游行”(德:)是始于1989年的露天电子音乐舞会,每年在德国举行的电子音乐节与游行,最早是1989年于柏林举行,形式是和平游行,四个月后柏林墙倒塌,其后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大型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