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宗教

✍ dations ◷ 2025-02-23 14:29:51 #德国宗教
德国宗教 (2016)基督宗教在德国是信徒最多的宗教,截至2006年底,有54,765,265名信徒(占67.07%),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有330万信徒(4%),再次是佛教和犹太教。在过去数十年间,德国最大的两个宗教团体,基督新教的德国福音教会(英语: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y)(EKD)和天主教会,都丧失了大量信徒,下降到只有大约30%(2008年年末) 。2008年末,德国天主教信徒占人口的30.7%,低于二战前1939年的数字33%。信徒下降最严重的是基督新教。在东德主要是由于共产政权下的无神论的政策。但共产政权垮台后,德国福音教会信徒继续减少,到2008年年末已经下降到略低于30%。德国其他的教派都非常小(不足0.5%)。两德统一后,由于东部各州不信宗教者占人口多数,德国不信仰宗教者的比例有所上升。在汉堡州,天主教信徒和新教信徒都在下降,该州已经成为无宗教信仰者占多数的州。德国是基督新教改革者马丁·路德16世纪早期领导宗教改革的故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大约三分之二的德国人是新教信徒,三分之一是天主教信徒。但战后特别在德国北部和东北部,基督新教衰落了。在1945年到1990年的西德,天主教占微弱多数。今日德国大约30%的人口无宗教信仰,尤其在前东德地区,经过共产党40年的统治,无神论深植人心,宗教仪式和热情均明显低于前西德地区。平均只有5%的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礼拜,是世界最低的地方之一,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数字是14%,根据最近研究 。东部地区举行洗礼、宗教婚礼和葬礼的数字也低于西部。今天,德国所有信仰各种宗教的总人数已经不及从前。许多德国人不属于任何教会。传统上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德国福音教会(英语: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y)是德国两个最有影响的教会,另外还有新教的其他几种派别。东正教信徒主要是来自希腊和塞尔维亚的外籍劳工及其后裔,希腊正教会按人数列为德国第三大宗教组织。除此之外还有1.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其余的26.3%的人口则没有宗教信仰,或属于其他较小规模的宗教。当今德国的犹太人人口为约12万人,德国的犹太人数量居西欧第三位。1940年到1945年期间,因纳粹德国的犹太人灭绝计划,在德国及其邻近国家有超过600万犹太人被杀。基督宗教是主要宗教,基督新教(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和天主教(主要在南部和西部)现在各占总人口的33%。总计超过5500万人正式归属于某个基督教教派,尽管大部分人除了参加婚礼和葬礼这类事情,生活从来与宗教无关。大部分德国新教基督徒是德国福音教会(英语: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囊括信义宗、归正宗教义)联合成员。独立的和公理制教会存在于所有较大市镇和许多小镇,但大部分这类教会都是小型的;除了西方教会(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外,也有来自巴尔干半岛的东正教基督徒(大部分是希腊和塞尔维亚移民)。15世纪,天主教是德国人的全民信仰(除了犹太人信犹太教),但1517年马丁·路德激烈地改变了这个状况。他认为罗马教会腐化,开始挑战教廷。从此,他创造宗教改革,改变了欧洲和世界历史,并引发新教的滥觞。有370万穆斯林(大部分来自土耳其)住在德国。包括大部分德国人从未听说过的伊斯兰教的不同宗派,如阿列维派。因此引发了热烈讨论关于穆斯林妇女是否该从事公共服务的问题,如教师,是否允许穿戴妇女头巾工作。德国政府不承认科学神教是一种宗教的声明,宣称这是一个商业企业,因此不同意免税。科学神教大体上也被认为是一种邪教。这并不能限制该团体在德国的活动。这样的分类导致美国的抱怨,但美国国会在1997年没有通过关于“德国政府歧视弱势宗教团体成员”提案,因为只提到歧视科学教会一个例子。今天德国,特别在首都柏林,有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犹太教社团。数万犹太人从东欧,主要是前苏联国家,自从柏林墙倒塌以后来德国定居。这主要归因于一项德国政府政策,原则上将移民证发给有遗产的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犹太人,事实是今天德国看来显然比前苏联的许多人更接受犹太人。大约6万名长期定居德国犹太人中的一些人对这次移民表达了复杂的情绪:他们觉得不仅在这个国家里,甚至在犹太社团中自己都成为了少数,但大部分人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在纳粹掌权以前,大约有60万犹太人住在德国,大部分是长期定居的家庭。基督新教福音派信徒分布(2011人口普查)天主教信徒分布(2011人口普查)其他宗教信徒和非宗教分布(2011人口普查)德意志帝国在1871年成立时,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新教基督徒和三分之一的罗马天主教基督徒,也有少数犹太人。截至2016年,基督徒有4790万(58.3%),包含德国福音教会(英语: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yman)(EKD)(26.5%)、罗马天主教(28.5%)和东正教(约1.9-2.7%)。统计资料来源: REMID统计数据来源: REMID伊斯兰教是德国最大的非基督宗教信仰。德国穆斯林人数有217万到470万。大多数的德国穆斯林来自土耳其(63.2%),其次是来自前南斯拉夫,阿拉伯国家,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穆斯林在18世纪时来到德国,作为德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关系的一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15,000名穆斯林战俘在柏林。1915年为这些穆斯林囚犯建立了第一座清真寺。1961年西德政府引进外籍工人后,穆斯林人口不断上升。德语地区的犹太社群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在1910年,约有60万犹太人居住在德国。柏林墙倒塌以来,大约九万犹太人来自前来自前苏联国家。佛教徒是德国继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以外的第三大信徒群体。在德国有大约270,000名佛教徒。大部分德国佛教徒属于上座佛教,尤其是南亚裔的锡兰人。此外,也有金刚乘(藏传佛教)、禅宗及日莲宗(日本佛教)等佛教宗派。在德国的约有100,000名印度教徒。其中大多数是来自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印度教徒(大约42,000至45,000);来自印度的印度教徒有35,000到40,000人;来自阿富汗的印度教徒约有5000人;也有来自尼泊尔的印度教徒,但是这个人数非常少。而德国本地印度教徒或来自其他欧洲国家的印度教徒约有7500人。锡克教徒居住在德国人数约有一万到两万。大部分德国锡克教徒源于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德国是继英国和意大利后,拥有欧洲第三高的锡克教徒人口。法兰克福有锡克人聚居的社区。德国有一个大的亚兹迪社群,估计约有10万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保证信仰和宗教自由。没有人会因为信仰或宗教观点受到歧视。但是德国和其他国家,宪法承认国家和宗教社团之间的合作,稳定的、有一定规模的、遵守宪法的宗教社团被认为是“公共法律团体”,有一定的权利,例如可以在公立学校为信徒的孩子讲授宗教知识,可以由Finanzamt(相当税务所)或它们自己向信徒收取费用,例如“教会税”,相当于8-9%的所得税,如果在人口登记中或在税务报表中承认是某种宗教的信徒,就要交纳。该身份主要应用于天主教、基督新教的德国福音教会(英语: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y)和犹太教社团。对是否允许其他宗教团体如耶和华见证人和穆斯林也进入这个体系进行了大量讨论。穆斯林的努力被自身的混乱所阻碍,许多相互竞争的小组织,没有中央领导,大的基督教会认为其对法律框架适应不良,没有完善的组织。2005年,帕德博恩市地方政府卷入争议,那里有一批浸信会家庭拒绝送孩子进入主流学校或可接受的代替者,宁愿聘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家庭教师。德国法律规定每个孩子到公立学校上学或某种可接受的选择。地方政府采取行动强迫父母服从法律,但没有效果-首先警告,然后罚款,又判处短期监禁,都并未使其灰心。最后,2005年8月,该市将父母告上法庭,父母们失去孩子的监护权。对于父母宗教自由和孩子受教育拥有平等生活机会的自由之间如何保持平衡进行了法律辩论。在此以前,邻近城市居特斯洛(Gütersloh)于2004年也发生类似案件。德国国立教会比大部分国家的更热衷于发布信息,警告邪教、新教派(在德语中,这两个词不分,都是Sekten)和新宗教运动。公众认为国立教会是这类信息的专家,他们期待着这些信息。公共舆论中,次要宗教团体经常被称为“邪教”,不仅指破坏性邪教,也指所有与天主教和主流基督新教不同的宗教运动。主流东正教徒、犹太教、摩门教徒和穆斯林通常不被列为“邪教”。天主教和主要的基督新教德国福音教会(英语: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y) 将宗教团体分为3类:“教会”、“自由教会”和“邪教”每个新教州立教会(一个或几个州的法定正统教会)和天主教主教区都有一个邪教裁判,收集关于宗教运动的信息。

相关

  • 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Baltimore classification)是一种由戴维·巴尔的摩建立的以基因组和病毒转录mRNA方式为区分的病毒分类系统。世界上的病毒千奇百怪,数量极多,生活周期又各
  • 未来可能形成的超大陆(英语:supercontinent),一般定义为拥有一个以上陆核(continental core)或克拉通的大陆。以下为地质年代中曾出现与可能形成的超大陆,依照时间顺序排列:
  • 雄激素雄激素(英语:androgen、英语:androgenic hormones或英语:testoids),也译为雄性激素、男性激素、男性荷尔蒙,是一种化学成合物的泛称。在于脊椎动物中,凡是能够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 陶片放逐制陶片放逐制(希腊文:ὄστρακον;英文:Ostracism),又译陶片流放制、陶片放逐法、陶片流放法或贝壳流放法等,是古代雅典城邦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前510年创立
  • 脂类组学脂类组学(英语:Lipidomics)是生物系统中细胞脂类途径和网络的大规模研究。“脂类组(英语:Lipidome)(Lipidome)”一词用于描述细胞,组织,生物或生态系统中的完整脂类谱, 是“代谢物组(Met
  • 前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又称大霹雳(英语:Big Bang),是描述宇宙的源起与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
  • 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英语:biosafety cabinet,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一般简称BSC),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见的重要设备,异于化学实验室内的通风柜(Fume Hood),或者是层流柜(Laminar flow ca
  • 格氏试剂格氏试剂,又称格林尼亚试剂,是指烃基卤化镁(R-MgX)一类有机金属化合物,是一种很好的亲核试剂。在有机合成和有机金属化学中有重要用途。此类化合物的发现者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
  • 天祖祖先,又称祖亲、祖宗,是指辈分比自己高的直系血亲,与后代相反。然而,很多时候所指的祖先,通常都是最少隔几代,年代久远的则称为远祖。在很多父系社会,狭义的祖先一词只代指父亲那边
  • 阿普里斯阿普里斯(英语:Apries)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第四位法老,(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70年在位),他没有保护犹太抵抗尼布加尼撒二世进攻。却在耶路撒冷失陷后,庇护大量犹太难民,因攻打利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