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性粒细胞

✍ dations ◷ 2025-07-17 18:51:08 #嗜碱性粒细胞
嗜鹼性球或嗜鹼性粒細胞(英语:Basophil 或 Basophilic granulocyte)是一种最少见的粒细胞,约占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0.5%至1%,得名自其可以被碱性的染料染上色的特性,是许多免疫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中促进发炎反应的细胞,与过敏性休克、气喘、别构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有关。嗜鹼性粒細胞于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发现,而他于前一年(1878年)亦首次描述了肥大细胞。嗜鹼性粒細胞的细胞质中有许多大的颗粒,在显微镜下容易与细胞核混淆,但当尚未染色时细胞核就清晰可见且通常分成两叶。肥大细胞与嗜鹼性粒細胞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两种细胞都存有组胺,一种会在特殊情形下被刺激释放的化学物质。如同大多数的粒细胞,嗜鹼性粒細胞在需要时可由血液进入组织中。嗜鹼性粒細胞参与了许多形式的发炎反应,尤其是造成过敏的种类。嗜鹼性粒細胞中含有称为肝素的抗凝血剂,可避免血液太快凝集,也含有血管扩张剂组胺,可促进血液流至组织中,嗜鹼性粒細胞在受寄生虫感染的部位会异常增高,如同嗜酸性粒细胞,嗜鹼性粒細胞在对抗寄生虫感染与过敏反应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大量出现于发生过敏的组织中。嗜鹼性粒細胞的细胞膜表面有可与IgE结合的蛋白质受体,IgE是一种参与对抗寄生虫感染与过敏反应的抗体,结合在嗜鹼性粒細胞上的IgE可对环境中的物质产生选择性的过敏反应,如花粉粒或某些寄生虫。有研究显示嗜鹼性粒細胞可能为抗原呈递细胞,可以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英语:MHC class II)(MHC II)将抗原呈现于细胞表面以供T细胞辨识,促进T细胞分化为TH2辅助细胞,但也有研究认为嗜鹼性粒細胞仅能在树突状细胞促进TH2辅助细胞的分化后起到增强作用。嗜鹼性粒細胞可为CD200(英语:CD200)抑制,6、7与8型的疱疹病毒具有CD200的同源蛋白,因此亦能抑制嗜鹼性粒細胞的活性。人类与老鼠的嗜鹼性粒細胞有如下相同的免疫表型:FcεRI+、CD123+、CD49b(DX-5)+、CD69+、Thy-1.2+、2B4+、CD11bdull、CD117(c-kit)–、CD24–、CD19–、 CD80–、CD14–、CD23–、Ly49c–、CD122–、CD11c–、Gr-1–、NK1.1–、B220–、CD3–、γδTCR–、αβTCR–、α4和β4-整联蛋白阴性。有研究显示嗜鹼性粒細胞的免疫表型CD13、CD44、CD54、CD63、CD69、CD107a、CD123、CD164、CD193/CCR3、CD203c、TLR-4与FcεRI均为阳性。当被激活时,有些表面蛋白的表现量会提升(CD13、CD107a、CD164)或暴露(CD63与胞外酶CD203c)。当嗜鹼性粒細胞被激活时,会释放组胺、蛋白聚糖(如肝素和软骨素)与蛋白酶(如弹性酶(英语:Elastase)与溶血磷脂酶(英语:Lysophospholipase)),也会释放白三烯等脂类与多种细胞激素。组胺与蛋白聚糖可储存于细胞质的嗜碱性颗粒中,其他释放性物质则是释放时才制造。这些物质都与发炎反应有关。嗜鹼性粒細胞是细胞激素白细胞介素-4(参与过敏反应与IgE制造的重要细胞激素)的重要来源,在某些免疫反应中其合成的白细胞介素-4甚至可能比T细胞合成的还多。嗜鹼性粒細胞减少症(英语:Basopenia)患者体内的嗜鹼性粒細胞数量异常地少,有报导指其与自体免疫性的荨麻疹有关,而有些过敏疾病、感染与溶血性贫血(英语:Hemolytic anemia)可造成嗜鹼性粒細胞增多症(英语:Basophilia)。表位(线性、构象)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

相关

  •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antiviral drug)是一类用于特异性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就像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一样,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对特定的病毒起作用;但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不同的是,后者消灭细菌
  • 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又名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衍生的脂蛋白化合物在肺泡内异常聚积,干扰肺部正常的气
  • 妇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在非孕期生殖系
  • 影像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英语:Radiology)是通过特殊手段,展示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影像,揭示有无病变及对病变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是现代医学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现代医学中发展最快,取得成
  • 植物轮藻、一种杂交蔷薇、百岁兰; 小毛毡苔、蓬蘽、欧洲酸樱桃; 银杏、柳树、溪苔属; 非洲苏铁、蕙兰、一种藓类; 一种蕨、紫菀、朝鲜冷杉。有争议:植物(英文:Plant)是植物界(学名:Plantae
  • 降解分解反应(decomposition reaction)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之一,是指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元素或化合物的反应。例如: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氯酸钾
  • 多瘤病毒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idae)是一种双链DNA病毒,这类的病毒会造成肿瘤,其中有些种类会感染人的呼吸系统、肾脏或脑部。下有一属:环状双股DNA (dsDNA),会抓宿主的 histone 组成 mini
  •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Enterovirus Rhinovirus Hepatovirus Cardiovirus Apthovirus Parechovirus Erbovirus Kobuvirus Teschovirus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是没有套膜、正股RNA、正20
  • 生物科学生物学(希腊语:βιολογία;拉丁语:biologia;德语:Biologie;法语:biologie;英语:biology)或称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生命科学(英语:life sciences),是自然科学的一大门类,由经
  • 射精射精是指精液(一般包含精子)从男性生殖道射出的过程,男性射精一般会伴随性高潮。对于男性而言,它是受到一连串性刺激后,最终会显现的现象,并是自然受精的重要一环。在部分罕有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