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嗜碱性粒细胞
✍ dations ◷ 2025-10-07 12:05:02 #嗜碱性粒细胞
嗜鹼性球或嗜鹼性粒細胞(英语:Basophil 或 Basophilic granulocyte)是一种最少见的粒细胞,约占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0.5%至1%,得名自其可以被碱性的染料染上色的特性,是许多免疫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中促进发炎反应的细胞,与过敏性休克、气喘、别构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有关。嗜鹼性粒細胞于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发现,而他于前一年(1878年)亦首次描述了肥大细胞。嗜鹼性粒細胞的细胞质中有许多大的颗粒,在显微镜下容易与细胞核混淆,但当尚未染色时细胞核就清晰可见且通常分成两叶。肥大细胞与嗜鹼性粒細胞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两种细胞都存有组胺,一种会在特殊情形下被刺激释放的化学物质。如同大多数的粒细胞,嗜鹼性粒細胞在需要时可由血液进入组织中。嗜鹼性粒細胞参与了许多形式的发炎反应,尤其是造成过敏的种类。嗜鹼性粒細胞中含有称为肝素的抗凝血剂,可避免血液太快凝集,也含有血管扩张剂组胺,可促进血液流至组织中,嗜鹼性粒細胞在受寄生虫感染的部位会异常增高,如同嗜酸性粒细胞,嗜鹼性粒細胞在对抗寄生虫感染与过敏反应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大量出现于发生过敏的组织中。嗜鹼性粒細胞的细胞膜表面有可与IgE结合的蛋白质受体,IgE是一种参与对抗寄生虫感染与过敏反应的抗体,结合在嗜鹼性粒細胞上的IgE可对环境中的物质产生选择性的过敏反应,如花粉粒或某些寄生虫。有研究显示嗜鹼性粒細胞可能为抗原呈递细胞,可以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英语:MHC class II)(MHC II)将抗原呈现于细胞表面以供T细胞辨识,促进T细胞分化为TH2辅助细胞,但也有研究认为嗜鹼性粒細胞仅能在树突状细胞促进TH2辅助细胞的分化后起到增强作用。嗜鹼性粒細胞可为CD200(英语:CD200)抑制,6、7与8型的疱疹病毒具有CD200的同源蛋白,因此亦能抑制嗜鹼性粒細胞的活性。人类与老鼠的嗜鹼性粒細胞有如下相同的免疫表型:FcεRI+、CD123+、CD49b(DX-5)+、CD69+、Thy-1.2+、2B4+、CD11bdull、CD117(c-kit)–、CD24–、CD19–、 CD80–、CD14–、CD23–、Ly49c–、CD122–、CD11c–、Gr-1–、NK1.1–、B220–、CD3–、γδTCR–、αβTCR–、α4和β4-整联蛋白阴性。有研究显示嗜鹼性粒細胞的免疫表型CD13、CD44、CD54、CD63、CD69、CD107a、CD123、CD164、CD193/CCR3、CD203c、TLR-4与FcεRI均为阳性。当被激活时,有些表面蛋白的表现量会提升(CD13、CD107a、CD164)或暴露(CD63与胞外酶CD203c)。当嗜鹼性粒細胞被激活时,会释放组胺、蛋白聚糖(如肝素和软骨素)与蛋白酶(如弹性酶(英语:Elastase)与溶血磷脂酶(英语:Lysophospholipase)),也会释放白三烯等脂类与多种细胞激素。组胺与蛋白聚糖可储存于细胞质的嗜碱性颗粒中,其他释放性物质则是释放时才制造。这些物质都与发炎反应有关。嗜鹼性粒細胞是细胞激素白细胞介素-4(参与过敏反应与IgE制造的重要细胞激素)的重要来源,在某些免疫反应中其合成的白细胞介素-4甚至可能比T细胞合成的还多。嗜鹼性粒細胞减少症(英语:Basopenia)患者体内的嗜鹼性粒細胞数量异常地少,有报导指其与自体免疫性的荨麻疹有关,而有些过敏疾病、感染与溶血性贫血(英语:Hemolytic anemia)可造成嗜鹼性粒細胞增多症(英语:Basophilia)。表位(线性、构象)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
相关
- 微生物微生物是难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总称,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藻类等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以及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无完整细胞结构的生物。 一般需要借助
- 自体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缩写为AID),亦作自身免疫问题,指人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攻击了正常细胞。目前至少有8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常见症状包
- 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QICD-10 第十七章: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为ICD规定的各类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07 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Q10-Q18 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Q20-Q28 循环系统
- 疟原虫疟原虫属(Plasmodium)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囊泡虫。本属生物通称为疟原虫。本属生物中有五种疟原虫会使人类感染疟疾,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
- 横膈膜在哺乳动物的解剖学中,横膈膜(英语:Thoracic diaphragm)是一层骨骼肌薄膜,延展及肋骨底部。横膈膜将胸腔与腹腔相分隔,并对呼吸执行重要功能。解剖学中的膈膜(英语:Diaphragm)也可以
- 好氧好氧生物(英语:Aerobic organism,或 aerobe),又译为好气生物、耗氧生物、需氧生物,是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存及生长的生物。好氧生物利用氧的化学反应来分解糖及脂肪,以获得能量。几
- 病毒概论一:双链DNA病毒 二:单链DNA病毒 三:双链RNA病毒 四:正义单链RNA病毒 五:反义单链RNA病毒 六:逆转录病毒 七:DNA逆转录病毒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
- 腹部人的腹部(拉丁文:Abdomen)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分。在解剖学上,腹部从胸底的横隔膜直到骨盆的真假骨盆界限。真假骨盆界限从腰骶角(第5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间的椎间盘)到耻骨联合
- 背背是指人体躯干的后方部分,从臀部上方一直延伸到肩膀以及脖子。它的高度由脊椎决定,而宽度则取决于肋骨及肩胛骨。脊椎贯穿其中,以让神经能够传导至下半身。人体背部中央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