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宁阱

✍ dations ◷ 2024-12-22 23:16:23 #潘宁阱
彭宁离子阱是一个可以储存带电粒子的装置,它使用均匀轴向磁场和不均匀四极电场束缚离子。特别适合于精确测量离子和稳定的亚原子粒子的特性。为了测量电子磁矩,人们利用这种装置制造并研究了Geonium原子。根据最新进展,通过捕获量子比特,彭宁离子阱有希望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彭宁离子阱被全球各大实验室广泛采用。比如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反质子的储存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法。彭宁离子阱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弗兰斯·米歇尔·彭宁(Frans Michel Penning)(1894–1953),汉斯·德默尔特于1922年建造了第一个离子阱并以彭宁命名。德默尔特从彭宁那里得到了灵感,彭宁建造的真空计放置于磁场中,放电管中电流大小会正比于压力。 根据德默尔特的自传描述:"I began to focus on the magnetron/Penning discharge geometry, which, in the Penning ion gauge, had caught my interest already at G?ttingen and at Duke. In their 1955 cyclotron resonance work on photoelectrons in vacuum Franken and Liebes had reported undesirable frequency shifts caused by accidental electron trapping. Their analysis made me realize that in a pure electric quadrupole field the shift would not depen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electron in the trap. This is an important advantage over many other traps that I decided to exploit. A magnetron trap of this type had been briefly discussed in J.R. Pierce's 1949 book, and I developed a simple description of the axial, magnetron, and cyclotron motions of an electron in it. With the help of the expert glassblower of the Department, Jake Jonson, I built my first high vacuum magnetron trap in 1959 and was soon able to trap electrons for about 10 sec and to detect axial, magnetron and cyclotron resonances. " – H. Dehmelt(我开始专注于彭宁电离压力计中的磁控管/彭宁放电的几何结构,其实我在哥廷根还有杜克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感兴趣了,他们1955年在vacuum Franken”和“Liebes”上进行有关光电子的回旋共振的工作显示了由于意外的电子俘获导致的没有遇见的频率偏移。他们的分析使我认识到,在纯的四极电场中,偏移将不依赖于在电子在离子阱中的位置。这种优势很明显区别于其他离子阱,所以我决定利用它。 1940年,J.R. Pierce在他的书里讨论过这种类型的磁控管阱,我对其中电子的轴向运动,磁控运动和回旋运动做了一个简单描述。通过系里一个玻璃制作专家,Jake Jonson,我在1959年制作了第一个真空磁控阱,这个装置可以将电子捕获10秒左右的时间,并且可以测量电子的轴,磁控管还有回旋共振。)汉斯·德默尔特因为离子阱技术的贡献分享了198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彭宁离子阱使用了轴向的强匀磁场来限制粒子的径向轨迹,用四极电场来限制轴向轨迹。使用三个一组的电极产生的静电势: 一个环形电极和两个末端电极。 在一个理想的彭宁离子阱中,环和末端旋转拉伸出来的双曲面。在捕获正(负)离子的情况下,末端电极相对于环被维持在正(负)电位。这种电势在产生势阱产生了一个“鞍点”,因此将离子限制在轴向的中心。电场使得离子在轴向中心运动的时候不断振荡(理想状态下振荡成简谐运动)。配合电场使用的磁场使得带电粒子在径向平面的运动中画出一个外旋轮线。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也称为傅里叶变换质谱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离子的质荷比(m/ z)的质谱方法,该方法利用回旋频率和一个固定磁场来确定。

相关

  • 氯化锌氯化锌(ZnCl2)是氯和锌的化合物,该名称亦用来称呼它的水合物。无色或白色,有极强的水溶性和吸湿性,甚至会潮解,应在干燥处密封储存,避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在纺织加工、焊接、
  • 白令陆桥白令陆桥(英语:Beringia,俄语:Берингия)位于白令海,伸延至极限时长达1600公里。白令陆桥连接现今的美国阿拉斯加西岸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岸、更新世(前180万-前1万年)时连接的
  • 准晶体准晶体,亦称为“准晶”或“拟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准晶体具有与晶体相似的长程有序的原子排列;但是准晶体不具备晶体的平移对称性。根据晶体局限定理(crysta
  • 1号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是人类染色体中最大的一条。如同其他的体染色体,一般人类身体内的细胞中,会有两条1号染色体。在1号染色体,缠绕了大约245,522,847个核苷酸碱基对(DNA的基本讯息单位),大
  • 剑潭神社台湾神宫是原位于台湾台北市剑潭附近的剑潭山山麓的神社,1901年完工时名为“台湾神社”,二战末期(1944年)升格为神宫,主祀死于台湾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是台湾日治时期所建的神社中
  • CYP2B63IBD, 3QOA, 3QU8, 3UA5, 4I91, 4RQL, 4RRT· iron ion binding · arachidonic acid epoxygenase activity · steroid hydroxylase activity · oxidoreductase activi
  • 梅瑟生-史达实验梅瑟生-史达实验(Meselson-Stahl experiment)是马修·梅瑟生(Matthew Meselson)与富兰克林·史达(Franklin Stahl)在1958年所作的实验,证明了DNA复制的半保留性质。氮是DNA的重要组
  • 谭纳标准谭纳标准,又称谭纳阶段(英语:Tanner scale),是用以测量青少年儿童和成年人身体发育的标准。标准用以测量身体初级和第二外部性征的发育,如乳房大小、生殖器、睾丸体积、阴毛和腋毛
  • 种族灭绝式强奸种族灭绝式强奸,指在战时针对敌方展开大规模强奸,并以此作为种族灭绝行动的一部分的行为。在孟加拉国解放战争、南斯拉夫内战和卢旺达大屠杀期间,大规模的强奸行为成为战争的重
  • 希隆斯克地区沃济斯瓦夫希隆斯克地区沃济斯瓦夫是波兰的城镇,位于该国南部,距离首府卡托维兹约100公里,由西里西亚省负责管辖,面积49.62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290米,2007年人口50,493。坐标:50°00′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