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供电

✍ dations ◷ 2025-09-28 09:21:04 #无线供电
无线供电,无线能量传输或称无线电力传输是一种不经由电导体将电力能量从发电装置或供电端转送到电力接收装置的技术。无线能量传送是一个通称,当中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达成,包括电场、磁场及电磁波。发射器把电能转换成相对应场的能量状态,传输经过一空间后由一个或多个接收器接收并转换回为电能。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分为两种类别:非辐射与辐射。非辐射技术在线圈之间以电感耦合,能量通过磁场传送。应用例子有电动牙刷充电、RFID及智能卡、心律调节器、电动车充电器、JR磁浮的车上供电。现在发展焦点是为移动电话等无线充电技术。辐射技术则以微波、激光等定向能波束把能量传送,这种技术可以传送致较远距离,但发射一方必须瞄准接收一方发射。使用辐射技术的无线能量传输仍处于实验阶段,提议使用的用途有太阳能发电卫星及无人飞行载具。技术上,无线输电技术与无线电通讯中所用发射与接收技术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前者着眼于传输能量,而非附载于能量之上的信息。无线输电技术的最大困难在于无线电波的弥散与不期望的吸收与衰减。对于无线电通讯,无线电波的弥散问题甚至不一定是件坏事,但是却可能给无线输电带来严重的传输效率问题。一个办法是使用微波甚至激光传输,理论上,无线电波波长越短,其定向性越好,弥散越小。亦有人担心此项技术可能给人带来的健康风险,虽然尚无太多证据证实或者否定这种风险,有实验将几代动物暴露于微波及比之更强的辐射环境,并未发现对健康造成任何影响。美国无线电力公司WiTricity在2009年的全球科技、娱乐及设计大会(TED Global)上,成功利用线圈共振原理实现无线输电,为两台手机隔空充电,并开启了一台没有接电线的电视机。2010年1月,海尔在第四十三届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展)上推出全球首台"无尾电视",其中使用了麻省理工学院发明的无线输电技术,利用“谐振感应耦合(磁耦合谐振)”原理实现无线供电。

相关

  • 谵妄.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E编号E211,是苯甲酸的钠盐。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
  • 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英语:monobactam)、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基本上
  • 盘古大陆泛大陆(英语:Pangaea 或 Pangea),又称“超大陆”、“盘古大陆”,原文为希腊语 Παγγαία,是 πᾶν(全部)和 γαῖα(陆地;盖娅,大地女神)的合字,即“全陆地”。泛大陆是指在古生代
  • 固br /结br /纪固结纪(Statherian,符号PP4)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800±0百万年(Ma),结束于1600±0Ma。固结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固结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古元古代;固结纪的
  • 阿波罗-联盟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英语:Apollo-Soyuz Test Project (ASTP);俄语: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ый полёт «Союз-Аполлон» (ЭПСА))是历史上第一次由
  • 真双子叶植物真双子叶植物(学名:eudicots)是被子植物的演化支之一,由道利(Doyle)和霍顿(Hotton)在1991年提出来的,是划分被子植物门中“非木兰类双子叶植物”,也就是说花粉具有三孔的植物类群。包
  • 雅库特地区雅库特共和国(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Саха (Якутия),罗马化:Respublika Sakha (Yakutiya))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于远东联邦管区。1922年4月27日,苏联在俄罗斯苏维
  • 凯内马凯内马(英语:Kenema)是塞拉利昂的第三大城市,2004年普查人口294,539。该城位于该国东南部,距首都弗里敦约185英里,是东部省和凯内马区的首府和行政中心。凯内马沿着一条已关闭的铁
  • CrOsub2/sub二氧化铬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rO2,为黑色的具有磁性的固体。它曾被广泛应用于磁带制作所需的乳浊液中。随着CD和DVD的日益普及,二氧化铬的使用也有所下降。然而,它仍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