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族

✍ dations ◷ 2025-04-25 18:50:09 #马来亚族
泰国马来人(马来语:Orang Melayu Thai, 泰语: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มลายู, 爪夷文: ملايو تاي, 亚维语: Oré Nayu, Jawi or Bangso Yawi),是一个泰国术语,用来指生活在泰国的马来人。总人口估计190万。泰国也是马来人第三集中的国家,大多数马来人都集中在南部省份那拉提瓦,北大年府,也拉府,宋卡府和沙敦府。他们生活在这里因之前是独立的北大年王国,他们因宗教原因与泰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与马来西亚较亲近。另一方面,马来民族在沙敦较少倾向于分裂。沙敦的马来人称讪讪,是马来人与泰人的混血。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但接受泰国文化,形成沙敦府的大部分人口。在马来西亚霹雳州也有他们。大多数泰国马来人使用亚维语 (亚维语: Baso Yawi/Pattani),但并不是全部的泰国马来人都使用亚维语,在泰国中部曼谷附近的马来族群使用曼谷马来语(英语:Bangkok Malay)(曼谷马来语: Bangkok Melayu/Nayu)。亚维语、曼谷马来语(英语:Bangkok Malay)和吉打马来语(英语:Kedah Malay)彼此为相关语言,但有部分地仍然不一样。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马来人便使用了被称为爪夷文的阿拉伯字母书写。与其他马来世界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不同,泰国马来人社群依然使用爪夷文来书写,而其他马来世界国家使用拉丁字母日渐增多,而使用爪夷文比率逐渐下降。绝大多数泰国马来人为沙斐仪派穆斯林,以伊斯兰教信仰来表态种族的身份;有一些泰国马来人和泰族同化而改信佛教。

相关

  • 稀释稀释(英语:dilution)指对现有溶液加入更多溶剂而使其浓度减小的过程。在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减小,但溶质的总量不变。例如将一莫耳(约58.5克)的食盐(溶质)溶在一升的水(溶剂)中,溶液的体积
  • 十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十四个(两划的则为第十八个)。就中文而言,十部归于两划部首。十部从上下左右都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
  • 洛比托洛比托(葡萄牙语:Lobito)为安哥拉本吉拉省的一个市镇,其名称源自于洛比托湾,位于本吉拉北方约35公里,于1905年,洛比托被设为本吉拉铁路于海岸的终点,此铁路经卢市(Luau)至刚果民主共
  • 大学城大学城一般指在城市或城市郊区的一处大学聚集区域。大学城也可以指:
  • 皇家海军王家海军或译皇家海军(英语:Royal Navy,德语:Königliche Marine)可以指:
  • 112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山脉走向台湾是个南北狭长、高山密布的岛屿,山脉分布纵贯全台。若依陵脉延伸的完整性,大致可分成呈南北纵走方向的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海岸山脉等五大山脉,以及
  • 自然铜自然铜(Native copper)是铜元素的天然金属(英语:Native metal)矿物。铜一般以化合态形式出现,而自然铜是一种相对稀有的矿藏。自然铜在史前文明史上是一种重要的矿产,在人类掌握金
  • 龙骨龙骨在船、汽艇或是小舟的是最重要的承重结构。它位于船的底部。在龙骨的上面有横过的船肋加固。船首和船尾,龙骨绕过艏柱。龙骨通常是船壳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龙骨的铺设是
  • 殖民地外地(日语:外地/がいち Gaichi */?)是日本战前(即大日本帝国时期)使用的专有名词,指日本内地以外的统治区域,等同于属地。狭义上专指当时日本的殖民地:台湾、朝鲜、关东州、桦太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