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兰

✍ dations ◷ 2025-05-15 16:42:04 #李善兰
李善兰(1810年-1882年),字壬叔,号秋纫,中国清朝数学家。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县人。为清代数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通诗文,曾帮基督教传教士翻译圣经。李善兰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1月2日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10岁即通《九章算术》,15岁通习《几何原本》六卷,17岁参加杭州乡试未中。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以所著《四元解》二卷呈浙江名士顾观光,说“深思七昼夜,尽通其法”。从此钻研天文、历算,成为远近闻名的数学家。1852年-1866年受聘于墨海书馆任编译。同治二年(1863年)被招至曾国藩幕中。同治五年(1866年)曾国藩出资三百金为李善兰刻《几何原本》后九卷。1868年,入同文馆总教习,执教算法,前后八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升户部主事。光绪二年(1876年)升员外郎。光绪八年(1882年)升郎中。曾独立发明对数微积分,并在组合恒等式方面提出李善兰恒等式。35岁时刻印《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和《对数探源》三种数学著作。1867年,刊行《则古昔斋算学十三种》(其中包括《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垛积比类》,《四元解》,《麟德术解》,《椭圆正术解》,《椭圆新术》,《椭圆拾遗》,《火器真诀》,《尖锥变法解》,《级数徊求》,(天算或问》)。1872年著《考数根法》,发表于《中西闻见录》第二期,这是中算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素数的论文。在1852年-1866年,与伟烈亚力合译《几何原本》后9卷,完成明代利玛窦、徐光启未竟之业。又与伟烈亚力、韦廉臣、艾约瑟合译《谈天》、《代数学》、《代微积拾级》(美国伊莱亚斯·罗密士著)、《圆锥曲线说》、《奈端数理》、《重学》、《植物学》等书,由墨海书馆雕版刊行,对中国知识界有很大影响。在1852年至1859年中,共译书七、八部,计七、八十万字,直接引进大量数学符号:=、×、÷、<、>,而且他的翻译工作具独创性,创译了许多数学名词:代数、常数、变数、已知数、函数、系数、指数、级数、单项式、多项式、微分、横轴、纵轴、切线、法线、曲线、渐近线、相似等,其他学科如:植物等,这些译名独具匠心,自然贴切,其中许多译名随同他的译著被引入日本,且沿用至今。

相关

  • 捕食捕食(英语:Predation,或称猎食或掠食)是生态学中一种生物互动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捕食者会捕食其他的生命,而这些被捕食者则称为猎物。在进食或行动的过程里,捕食者不一定会杀死它们
  • 压力压力是一个心理学与生物学的术语,意指人类或动物面对情绪上或身体上的有形或无形威胁时,无法正常回应的感受状态。该名词首次出现于1930年代的生物学研究领域里,近年来已逐渐为
  • 窒息窒息(英语:asphyxia)在医学上,是人体严重缺氧的一个状况。它的成因很多,严重可导致死亡。在急救上的定义为“气道遭外来物件阻塞而无法呼吸”。在法医学上则指因缺氧而死亡,窒息是
  • 伞型束梗孢菌纲伞型束梗孢菌目(Agaricostilbales) Spiculostilbales伞型束梗孢菌纲(学名:Agaricostilb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共包含2个目、3个科、10个属、47个种。.
  • 骨髓来源细胞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骨髓(英语:bone marrow)位于较大骨骼的腔
  • mAChR蕈毒碱型乙酰胆碱受器是一大类固定在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器,其对蕈毒碱比对烟碱(尼古丁)更为敏感。反过来对烟碱比较敏感的则称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器。蕈毒碱与烟碱两者皆为生
  • 剪切模量剪力模数(shear modulus)是材料力学中的名词,弹性材料承受剪应力时会产生剪应变,定义为剪应力与剪应变的比值。公式记为其中, G
  • 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英语: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TEM、CTEM),简称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
  •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部是隶属于浙江大学的医学院校。低年级临床专业本科生在紫金港校区就读,高年级临床本科生搬迁往华家池校区,基础医学系研究生在紫金港校区就读,转化医学院研究生在
  • 抗血清抗血清(Antiserum)是含有多株抗体的血清,注到生物体后,可以产生被动免疫(英语:passive immunity)。例如目前已知唯一有效的埃博拉出血热治疗法,就是从幸存者中取得抗血清(恢复期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