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

✍ dations ◷ 2025-04-03 11:39:47 #人脑
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二者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相连。人脑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脑结构相似,但是容量却很不寻常,和人类相同体型的哺乳动物的比较,人的大脑要大得多,智慧的当然代价是更多能量摄取需求,造成很大的生存压力,许多人类物种因而灭绝,特别是人类在幼儿时期的大脑容量就与成人相似,不过根据考古发现人的脑容量依旧逐渐增大,对于现代人而言一天所吃下的能量有五分之一是由脑部消耗掉的,也导致了人类偏好采取熟食的消化为主。人类的大脑估计已经包含500-1000亿个(1011)神经元,其中约100亿个(1010)是皮质锥体细胞。这些细胞信号传递到对方通过多达1,000,000,000,000,000(1015)突触连接。人脑可以在形态学上分成下列结构:成人脑通常重达1~1.5千克,体积平均为1,600立方厘米。个人的智商与脑的重量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与细胞间连接的数目和有效性有关。人脑占头盖内腔的大部分。约占成年人体重的2%即1.2~1.6公斤。人脑的重量男性比女性稍大,并与体重无关。脑含有约140亿个神经细胞约占脑细胞十分之一,剩余的九成称为胶质细胞。胶质细胞有为神经细胞提供营养,形成髓鞘增进传导速度,等多种功能。人们常传的“人脑有效使用的部分仅仅占十分之一左右”的说法,即有可能是来自对胶质细胞机能没有完全理解的时代的误解,认为在脑中仅有神经细胞在起作用。人脑可大体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又分为端脑与间脑,脑干又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这种区分法基于肉眼所见形态。实际上按照胚发生来讲小脑是由脑干分化而来,另外还有人建议,将关系生命维持的间脑划归脑干。人脑由三层结缔组织膜,即软膜、蛛网膜、硬膜覆盖。软膜与脑实体表面紧密附着,并与蛛网膜隔开较大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蛛网膜下隙被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填充。硬膜与蛛网膜之间存在少许间隙,称为硬膜下隙(subdural space),内含少量液体。大脑严密意义上指端脑与间脑,但是在神经解剖学以外的领域,通常多用大脑一词指代端脑。故在此若无特别注明,也将大脑指代端脑。端脑有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端脑半球)。将两个半球隔开的是称为大脑纵隔的沟壑,两个半球除了脑梁与透明中隔相连以外完全左右分开。半球表面布满脑沟,沟与沟之间所夹细长的部分称为脑回。脑沟并非是在脑的成长过程中随意形成,什么形态出现在何处都完全有规律(其深度和弯曲度因人稍有差异)。每一条脑沟在解剖学上都有专有名称(nomina anatomica)。脑沟与脑回的形态基本左右半球对称,是对脑进行分叶和定位的重要标志。比较重要的脑沟有外侧沟(lateral sulcus)起于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上外侧面;中央沟(central sulcus)起于半球上绿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下端与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延伸至半球内侧面;顶枕沟(parieto occipital sulcus)位于半球内侧面后部,自下向上。在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为额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为颞叶;枕叶位于半球后部,其前界在内侧面为顶枕沟,在上外侧面的界限是自顶枕沟至枕前切迹(在枕叶后端前方约4cm处)的连线;顶叶为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枕叶以前的部分;岛叶呈三角形岛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与其他部分不同布满细小的浅沟(非脑沟)。左右大脑半球有各自的称为侧脑室的腔隙。侧脑室与间脑的第三脑室,以及小脑和延脑及脑桥之间的第四脑室之间有孔道连通。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脑的液体称为脑脊液。脑脊液在各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如果脑室的通道阻塞,脑室中的脑脊液积多,将形成脑积水。广义的大脑的脑神经有,端脑出发的嗅神经,间脑出发的视神经。大脑的断面分为白质与灰白质。端脑的灰白质是指表层的数厘米厚的称为大脑皮质的一层,大脑皮质是神经细胞聚集的部分,具有六层的构造,含有复杂的回路是思考等活动的中枢。相对大脑皮质白质又称为大脑髓质。间脑由丘脑与下丘脑构成。丘脑与大脑皮质,脑干,小脑,脊髓等联络,负责感觉的中继,控制运动等。下丘脑与保持身体恒常性,控制自律神经系统,感情等相关。海马结构包括海马和齿状回。在大脑半球的底面中脑两侧,可见海马回。海马回的内侧为海马沟。而沟的上方即为锯齿状的齿状回。从中脑往颞外侧看,可见侧脑室下角底壁有一弓形结构,则为海马。海马目前被认为是学习记忆和遗忘的重要结构。本达·米勒有一位病人,被称为H.M.。其海马结构受损,导致病人出现前向健忘。即是病人能回忆受伤前的往事,却记不住新学到的知识,而且这种遗忘的本身,也被病人所不知。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通过上小脑脚、中小脑脚、下小脑脚等粗纤维束与脑干相连。这三个部位紧密结合要将各自的纤维完全分开十分困难。小脑可分为的正中小脑虫部、左右的小脑半球、尾侧的小脑扁桃。小脑半球的表面同大脑半球存在脑沟和脑回一样拥有小脑沟和小脑回,不过这较脑沟、脑回纤细,变异也很多。小脑半球的截面和大脑半球同样,皮质是灰白质,髄质是白质。因为皮质较厚、髄质看似树枝、所以小脑半球截面被称作Aobor vitae(生命之树、小脑活树)。脑干(brain stem)上接大脑、背靠小脑、尾侧与脊髓相连、前侧依次分为中脑、桥脑、延髓。小脑和脑干所夹空间称为第四脑室。人脑质量仅占体重2%左右,但血液循环量占心排出量的20%,氧气消费量占全身的20%,葡萄糖的消耗量占全身的25%。这是由于人脑中发生的复杂而活跃的电信号的往来而引起的。这些需求由内颈动脉和椎骨动脉的血流提供。脑来源于胚胎的外胚层(ectoderm)。男性脑比女性更大更重。出生时由性别引发的差异几乎没有,男女皆为370~400克。成人男性约为1350~1500克、女性1200~1250克、约为体重的2%。另外,脑的大小不能成为智能指标,与智能高低没有关系。女性存在如月经这样的身体周期性变动。也有人指出与此同时存在精神的周期性变动。支配这样的周期的是从下垂体分泌出的卵胞刺激荷尔蒙和黄体形成荷尔蒙。男性的脑不存在这样的周期性。这被认为是胎生期从睾丸分泌的睾酮影响所造成的。现在由神经学、信息工程学、控制论、医学影像学和精神病学来研究脑部的功能,我们已经得知脑部是一个产生意识、思想和情感的器官。对在事故中受损的大脑的研究可以为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进行定义,例如视觉和听觉的产生和加工处理。而脑部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可以在不损害脑部的情况下对脑部进行研究。中医上脑属奇恒之府之一;由精髓汇集而成,又称髓海;脊椎中的髓与脑相通,“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明李梴《医学入门》);《灵枢·海论》已记载髓海的充盈与不足,对肢体运动、听力、视力和精神活动等都能发生影响;公元12世纪金朝医家张洁古指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都是脑的功能活动;此后明朝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辛夷条);进一步阐明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功能。

相关

  • 腺病毒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是一种中型大小的病毒,约90-100nm大,是一种无外套膜的二十面体双股DNA病毒,有核衣壳。腺病毒有四属:腺病毒主要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当中包括人类。腺病毒于195
  • 鼻窦炎鼻窦炎(Sinusitis)是描述发生于鼻窦的炎症。常见症状包含浓厚鼻涕、鼻塞,以及脸部疼痛。其他症状包含发烧、头痛、嗅觉减退、喉咙痛,以及咳嗽。咳嗽会于夜间加剧。严重副作用较
  • 流感病毒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 A) 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 B) 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 C)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
  • 细胞免疫细胞介导免疫(英语:Cell-mediated immunity)是一种免疫反应。细胞介导免疫会活化巨噬细胞、T细胞(CD4+或CD8+)并释放淋巴因子。不像体液免疫,其中没有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病原体被
  • 甲砜霉素甲砜霉素,又名硫霉素、甲砜氯霉素或赛芬妥霉素,是一种酰胺醇类抗生素。它是氯霉素的甲基磺醘基相似体,有着相似的反应,强度却小2.5-5倍。与氯霉素相似,甲砜霉素不溶于水,但却极易溶
  • 替米沙坦(必康平,Micardis)替米沙坦(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Telmisartan) 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英语:ARB),用于治疗高血压。现时大部分降血压药的疗效最长只能维持10小时。 替米沙坦 (Telmisartan) 的
  • 性腺功能低下症性腺功能低下症,又称性腺机能减退,是指生殖系统的缺陷,导致生殖腺(卵巢或睾丸)的缺乏功能。生殖腺有着两种功能,就是分泌激素(睾酮、雌二醇、抗苗勒氏管激素、黄体素、抑制素B)、激
  • 脂质脂类(英语:Lipid),又称脂质,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由脂肪酸与醇作用脱水缩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其中包括脂肪、蜡、类固
  • 麹菌属See List of Aspergillus species麹菌属(Aspergillus)是一个由几百种多细胞霉菌菌种所组成的菌属,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皆可发现它们的踪影。麹菌属于1729年被皮耶尔·安东尼奥·米
  • 新城病病毒新城病(英文:Newcastle disease)是一种禽鸟传染病,由新城病病毒引致。此病毒在禽鸟间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现时没有治疗方法,但可以透过疫苗和消毒措施以减少其爆发之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