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夏德·库恩

✍ dations ◷ 2025-08-10 17:40:30 #1900年出生,1967年逝世,奥地利化学家,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地利诺贝尔奖获得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师,慕尼黑大学校友,

里夏德·库恩(德语:Richard Kuhn,1900年12月3日-1967年8月1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裔德国化学家,1939年获得193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1942年获得歌德奖。

库恩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在那里他上过语法学校和高中。他对化学的兴趣很早就浮出水面。但是他兴趣浓厚,决定推迟学习化学。在1910年至1918年之间,他是沃尔夫冈·泡利的同学,后者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1918年开始,库恩参加了在维也纳大学化学系的讲座。他在慕尼黑大学完成了化学研究,并于1922年在理查德·威尔斯塔特(RichardWillstätter)获得了博士学位,从事关于酶的科学工作。

库恩的研究领域包括:有机化学的理论问题(脂族和芳香性的立体化学;多烯和枯烯的合成;组成和颜色;烃的酸性)的研究;以及生物化学的广泛领域(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和酶)。 具体来说,他在维生素B2和抗皮肤炎维生素B 6方面开展了重要工作。

1929年,他成为新成立的皇帝威廉医学研究所 (自1950年以来,更名为海德堡的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 ) 化学研究所所长 。 到1937年,他还接管了该研究所的管理工作。

他还担任过海德堡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过一年的生理化学客座研究教授。

随后,他因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而于193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由于希特勒禁止德国公民接受而被拒绝。


1967年逝于德国海德堡。


1901年:范托夫 |1902年:费歇尔 |1903年:阿伦尼乌斯 |1904年:拉姆齐 |1905年:拜尔 |1906年:莫瓦桑 |1907年:比希纳 |1908年:卢瑟福 |1909年:奥斯特瓦尔德 |1910年:瓦拉赫 |1911年:居里 |1912年:格林尼亚、萨巴捷 |1913年:维尔纳 |1914年:理查兹 |1915年:维尔施泰特 |1918年:哈伯 |1920年:能斯特 |1921年:索迪 |1922年:阿斯顿 |1923年:普雷格尔 |1925年:席格蒙迪

1926年:斯韦德贝里 |1927年:威兰 |1928年:温道斯 |1929年:哈登、奥伊勒-切尔平 |1930年:费歇尔 |1931年:博施、贝吉乌斯 |1932年:朗缪尔 |1934年:尤里 |1935年:F·约里奥-居里、I·约里奥-居里 |1936年:德拜 |1937年:霍沃思、卡勒 |1938年:库恩 |1939年:布特南特、鲁日奇卡 |1943年:德海韦西 |1944年:哈恩 |1945年:维尔塔宁 |1946年:萨姆纳、诺思罗普、斯坦利 |1947年:鲁宾逊 |1948年:蒂塞利乌斯 |1949年:吉奥克 |1950年:迪尔斯、阿尔德

1951年:麦克米伦、西博格 |1952年:马丁、辛格 |1953年:施陶丁格 |1954年:鲍林 |1955年:迪维尼奥 |1956年:欣谢尔伍德、谢苗诺夫 |1957年:托德 |1958年:桑格 |1959年:海罗夫斯基 |1960年:利比 |1961年:卡尔文 |1962年:佩鲁茨、肯德鲁 |1963年:齐格勒、纳塔 |1964年:霍奇金 |1965年:伍德沃德 |1966年:马利肯 |1967年:艾根、诺里什、波特 |1968年:昂萨格 |1969年:巴顿、哈塞尔 |1970年:莱洛伊尔 |1971年:赫茨贝格 |1972年:安芬森、摩尔、斯坦 |1973年:菲舍尔、威尔金森 |1974年:弗洛里 |1975年:康福思、普雷洛格

1976年:利普斯科姆 |1977年:普里高津 |1978年:米切尔 |1979年:布朗、维蒂希 |1980年:伯格、吉尔伯特、桑格 |1981年:福井谦一、霍夫曼 |1982年:克卢格 |1983年:陶布 |1984年:梅里菲尔德 |1985年:豪普特曼、卡尔 |1986年:赫施巴赫、李远哲、波拉尼 |1987年:克拉姆、莱恩、佩德森 |1988年: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 |1989年:奥尔特曼、切赫 |1990年:科里 |1991年:恩斯特 |1992年:马库斯 |1993年:穆利斯、史密斯 |1994年:欧拉 |1995年:克鲁岑、莫利纳、罗兰 |1996年:柯尔、克罗托、斯莫利 |1997年:博耶、沃克、斯科 |1998年:科恩、波普 |1999年:兹韦勒 |2000年:黑格、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

2001年:诺尔斯、野依良治、夏普莱斯 |2002年:芬恩、田中耕一、维特里希 |2003年:阿格雷、麦金农 |2004年:切哈诺沃、赫什科、罗斯 |2005年:肖万、格拉布、施罗克 |2006年:科恩伯格 |2007年:埃特尔 |2008年:下村脩、查尔菲、钱永健 |2009年:约纳特、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 |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铃木章 |2011年:谢赫特曼 |2012年:莱夫科维茨、科比尔卡 |2013年:卡普拉斯、列维特、瓦舍尔 |2014年:贝齐格、赫尔、莫尔纳尔 |2015年:林达尔、莫德里奇、桑贾尔 |2016年:索瓦日、斯托达特、费林加 |2017年:杜博歇、法兰克、亨德森 |2018年:阿诺德、温特、史密斯 |2019年:古迪纳夫、惠廷厄姆、吉野彰

相关

  • 反复性风湿症反复性风湿症(英语: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一种综合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生”且会“自己消退”的“关节”和“关节周边”的发炎反应,即关节炎或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发炎(风湿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英语: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或简称促皮质素(corticotropin)——是一种多肽激素,生产并分泌于脑垂体,是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
  • 约翰内斯·彼得·缪勒约翰内斯·彼得·缪勒(德语: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年7月14日-1858年4月28日),德国生理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生理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生理学之父。其提出过脊髓反射理
  • 2015年 光州第二十八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韩语:제28회 하계 유니버시아드)于2015年7月3日至7月14日在韩国光州市举行。2009年5月23日,国际大学运动总会宣布由光州市夺得本届赛事的主办权
  • 珍妮佛·杰森·李珍妮佛·杰森·李(英语:Jennifer Jason Leigh,1962年2月5日-)是一位美国女演员、导演、监制和编剧。较著名的作品如《布鲁克林黑街》(1989年)、《迈阿密特别行动》(1990年)、《浴火赤
  • 行宫伯爵行宫伯爵(拉丁语:comes palatinus),另译普法尔茨伯爵、王权伯爵,是一种起源于罗马帝国后期、在中世纪以后主要由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使用的贵族头衔。行宫伯爵头衔中的palatinus一
  • 壬午事変“壬午兵变”,又名“壬午军乱”,日本称之为“壬午事变”、“朝鲜事变”,是发生在1882年朝鲜王朝的一次政变。云岘君(兴宣大院君)发动兵变,掌握政权,然而不久之后即被清朝朝鲜事务大
  • 库克峰库克山(英语:Mount Cook;毛利语:Aoraki)是新西兰南岛骨干南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高3,724米,位于南岛中西部坎特伯雷地区。库克山顶部有大量积雪(雪线仅1070米),以巨大冰川著名,最大的
  • 罗杰·B·坦尼罗杰·布鲁克·托尼(Roger Brooke Taney /ˈtɔːni/ ,1777年3月17日-1864年10月12日),美国政治家,十五岁时即入宾夕法尼亚州狄金森学院,十八岁以成绩优等毕业。曾任美国司法部长(18
  • 狐属狐属(学名:Vulpes)是犬科动物下的一个属,其中包括的各种“真”狐狸,其他属也有一些种类被称为“狐”的。狐属动物和犬科其他动物相比,如狼、郊狼、黑背豺等,体形要小一些,颅骨较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