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凯瑟琳斯

✍ dations ◷ 2025-02-23 14:25:15 #圣凯瑟琳斯
圣凯瑟琳斯(英语、法语:St. Catharines),当地华人旧译升卡顿,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尼亚加拉区的一座城市,隔安大略湖与同省省会及最大城市多伦多相望,往东距尼亚加拉河(即美加边境)19公里。城市面积96平方公里,为安大略省面积第六大的城市。由于城市遍布公园,所以得到“花园城市”(The Garden City)的官方昵称。圣凯瑟琳斯地处大多伦多地区及美加边境要道,并坐落威兰运河的北端,制造业发达,工业为其最重要的经济,因此城市官方格言为“工业与自由”(Industry and Liberality)。据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圣凯瑟琳斯市内有131,400名居民,是尼亚加拉区的最大城市。圣凯瑟琳斯的都会区则覆盖尼亚加拉区大部分地域,2011年人口为392,184人。美国独立战争后,大批效忠英王的十三州殖民迁居至上加拿大,而圣凯瑟琳斯一带肥沃的农地令其成为移民的主要落脚点之一。此处亦有一条溪涧,因离尼亚加拉河以西约12英里而称为十二英里溪(Twelve Mile Creek),而在此处形成的聚落亦顺带称为十二镇(The Twelve),并因溪流所在吸引商人在此设立锯木厂和磨坊。此外,一个名为施普曼(Paul Shipman)的居民在镇内开设一间酒吧和驿站,该带亦开始称为施普曼角落(Shipman's Corners)。1812年战争期间尼亚加拉河沿河聚落饱受蹂躏,但施普曼角落因相对远离美国边境而幸存,而战后大批沿河居民迁往施普曼角落重建,亦带旺该处的工业活动。到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该处开始称为圣凯瑟琳斯:名称来源无从稽考,但有指是以当地商人罗伯特·汉密尔顿(Robert Hamilton)的妻子凯瑟琳为名。美国方面于19世纪初叶开始建造伊利运河,让水路交通来往伊利湖和大西洋。为了抗衡伊利运河项目,尼亚加拉地区商人威廉·汉密尔顿·梅里特(William Hamilton Merritt)着手研究兴建运河贯穿尼亚加拉半岛的可行性;项目可同时可惠及梅里特在十二英里溪沿岸开设的磨坊。梅里特得出项目可行的结论后便成立威兰运河公司,并于1824年11月24日动工兴建第一代威兰运河,于1829年11月29日落成,并于1833年改建。随着运河开通,圣凯瑟琳斯成为尼亚加拉地区的工业中心,并于1845年建制为镇,于1854年扩大管辖范围,再于1862年成为林肯县的县治。到了19世纪中期,大批美国黑奴透过地下铁路逃至英属北美,当中部分人在圣凯瑟琳斯落户。地下铁路其中一名主要成员哈莉特·塔布曼更曾于1850年代以圣凯瑟琳斯作其营运基地。随着第三代威兰运河于1871年动工,圣凯瑟琳斯人口节节上升,镇界亦再度对外扩展。圣凯瑟琳斯并于1876年正式更改建制为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圣凯瑟琳斯对外延伸的情况更见显著,1950年代期间曾五度扩展市界,而梅里顿镇(Merritton)、达尔豪西港村(Port Dalhousie)和格兰瑟姆乡(Grantham)则于1961年并入圣凯瑟琳斯。另一方面,安省政府于1970年将圣凯瑟琳斯所在的林肯县与隔邻的威兰县合并成尼亚加拉区,同时将十二英里溪西岸的一部分娄斯乡(Louth Township)并入圣凯瑟琳斯。威兰运河是市内最显著的交通设施。该运河全长43.4千米(27.0英里),向南通往伊利湖,北端则在圣凯瑟琳斯汇入安大略湖,沿线八个船闸中有四个坐落圣凯瑟琳斯市界以内。圣凯瑟琳斯市内有两条达致高速公路资格的省级公路,分别为伊利沙伯皇后道(QEW)和安大略406号省道。QEW呈东西走向贯穿圣凯瑟琳斯,并在该市东界经花园城市高架桥通往滨湖尼亚加拉镇,为来往多伦多、汉密尔顿、伊利堡和美国布法罗之间的要道。406号省道则于圣凯瑟琳斯西部的娄斯乡从QEW分支,向南通往威兰市。圣凯瑟琳斯市内的公共交通服务由市营的圣凯瑟琳斯交通局营运。由维亚铁路和美铁联营,连接多伦多和纽约市的枫叶号列车在圣凯瑟琳斯火车站停靠。GO运输公司现时则营运通勤巴士服务连接圣凯瑟琳斯、伯灵顿和尼亚加拉瀑布城,并于夏季营运连接多伦多、圣凯瑟琳斯和尼亚加拉瀑布城的铁路服务。最接近圣凯瑟琳斯的机场是位于滨湖尼亚加拉镇的圣凯瑟琳斯/尼亚加拉区域机场(St. Catharines/Niagara District Airport;IATA代码:YXU;ICAO代码:CYSN)。这是一座小型机场,没有定期航班,主要供包机使用。根据2011年人口统计,圣凯瑟琳斯共有131,400名居民。相比2006年,人口增长了0.4%,远低于安大略5.7%的人口增长率。根据2006年人口统计,圣凯瑟琳斯90%的人口为白人,非裔加拿大人占2%,原住民占1.6%, 混血人种占1.5%,南亚人占1.3%,华人占1.1%。大约21%的人口在加拿大以外出生。如南安大略其他地区般,圣凯瑟琳斯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Dfb),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然而,圣凯瑟琳斯坐落尼亚加拉悬崖底部,加上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缓和效应影响,为圣凯瑟琳斯带来微气候现象,亦令该处成为安省的主要水果和葡萄酒生产地之一。市内的冬季经常出现没有结霜的日子,但在风向配合下大湖效应可为该市带来可观的降雪量,而湖滨地区在春季下午亦颇为清凉。7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7 °C(81 °F),间中出现雷暴,但在大湖缓和效应下雷暴次数较南安省的西部地区为低。

相关

  • 植物配种植物配种(英语:Plant breeding)是指透过改变植物的特征而产生所期望的特性的艺术和科学。植物配种现使用于为人类和动物改善产品中营养的品质。
  • 氯化汞氯化汞(化学式:HgCl2)俗称升汞,室温下为白色晶体,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可溶于水,加热易升华,可引起汞中毒,因为毒性极大,使用时必须小心。氯化汞为正交晶系,容易升华,具有明显的共价特性
  • 离子泵离子泵是真空泵的一种。离子泵的原理是将气体分子电离后,利用强电场将离子加速至电极板处并捕获,以此移除容器内的气体。 理想条件下,离子泵可以产生压强低至10-11毫巴的真空。
  • 欠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六个(四划的则为第十六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欠部归于四划部首。欠部通常从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闪点闪点是指挥发性物质所挥发出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会闪出火花(短暂)点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有时会与自燃温度混淆。而燃点是指挥发物质在接触的火源被移除后,仍可自己持续燃烧的最低
  • 杰弗里·戈登杰弗里·伊万·戈登(英语:Jeffrey Ivan Gordon,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戈登是人类寄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寄生物跨学科研究的先驱。他为定义人类寄生微生
  • 最后的审判最后的审判(希伯来语:יום הדין‎;阿拉伯语:يوم القيامة‎;英语:Last Judgment),或者称为大审判、末日审判,是一种宗教思想,在世界末日之时神会出现,将死者复生并对他
  • cope在心理学上, 因应(英语:Coping)有意识的努力,去解决个人和人际关系问题,来控制、减少或容忍压力和衡突的。心理应对机制是通常被称为 应对策略 或 应对技巧 (英语:coping strategies
  • 芦竹碱芦竹碱(英语:gramine)又名禾草碱,是一种吲哚族生物碱,有毒。
  • 甘露舒凡甘露舒凡(英语:Mannosulfan,又称甘露醇四甲磺酸),是一种烷基化试剂,可看作是四分子甲磺酸和一分子甘露醇形成的酯,有作为抗癌药的潜力,但尚未被FDA批准。有研究表示其比白消安毒性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