铯的同位素

✍ dations ◷ 2025-05-19 12:59:17 #各元素同位素列表,铯的同位素

铯(原子量:132.9054519(2))铯有40个已知的同位素,连同钡与汞是拥有最多同位素的元素。目前已知的铯同位素原子量范围从112到151,其中只有铯-133是稳定的。寿命最长的放射性铯是铯-135,半衰期有230万年。其次是铯-137,半衰期约30年,以及铯-134有两年的半衰期,其他的同位素半衰期皆低于两周,大部分的都在一小时以下。其中一些同位素在年老的恒星中由较轻的元素通过捕获慢中子(S-过程)合成,也可以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R-过程中合成

天然的铯元素中一般来说仅存在铯-133同位素,但环境中仍然存在着微量的铯-137与铯-134,它们几乎都是在1940年代至1960年代的核试爆及某些核事故中释放出来的。历史上曾造成铯-137释放进入环境中的著名案例包括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事件发生时,也曾发现它的存在。2011年7月,从福岛县运往东京的11头牛也被检测出1,530到3,200Bq/kg的铯-137,这已严重超出日本规定的500Bq/kg容许值。

铯-133是铯的同位素之一,为铯的同位素中,唯一稳定的核素,同时也是天然铯元素中能找的唯一一种核素,因此,铯-133的丰度为100%。铯-133也可以通过在核反应堆中的核裂变产生。尽管其原子核自旋量子数较大(7/2+),可以在其共振频率11.7 MHz处对该同位素进行核磁共振的研究。

自从1967年,国际单位制基于铯的性质定义了其时间单位,也就是秒。国际单位制将一秒定义为不受外场干扰的铯-133的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结构能阶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1955年,第一个精确的铯原子钟由路易斯·艾森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建成。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人们不停的改进铯原子钟,并且使用它作为标准时间和频率测量的基准。这些钟测量频率的精度为2-3×10-14,相当于时间测量的精度为每天2纳秒,或者140万年1秒。目前最先进的铯原子钟的精度超过了10-15,这意味着从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时代起其误差仅为2秒钟,被认为是“人类目前所达到的最精确的单位实现”。

铯-137是铯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半衰期约为30.17年。大约95%通过贝塔衰变为barium-137m1 (137m1Ba, Ba-137m1). 其他约5%直接衰变为稳定的钡-137. Ba-137m1的半衰期为153秒,并放出伽玛射线(这是铯-137放射源的全部伽玛射线来源)。1克铯-137的放射性活度为3.215 terabecquerel (TBq).

铯-137在工业应用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作为伽玛射线发射源的同位素。其优势在于它的半衰期大约30年,可以通过核燃料循环获得,并且其最终产物钡-137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其较高的水溶性是其缺点,使得它无法用在用于食品和医疗用品的大型池式辐射器中。铯-137已经被用在农业、癌症治疗、食品消毒、污水污泥处理以及外科手术设备中。。铯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在放射线疗法中针对某些癌症治疗,然而由于目前已经有了更好的替代品,且放射源中易溶于水的氯化铯可能造成大范围污染,放疗中逐渐不再采用铯放射源。在许多工业测量计中都采用了铯-137,包括湿度计、密度计、水平仪以及厚度计。测井设备中也会使用铯-137来测量与岩层中的电子密度。

铯-137也用于水文学研究中。铯是核裂变反应的产物。自从大约1945年核试验开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铯137被释放进入大气层,然后立即被吸收入水溶液中。那个时期的年度变化与土壤和沉积层有相关性。铯-134以及含量更少的铯-135也用于水文学研究作为核电工业中产生的铯的度量。这两种同位素不像铯-133或者铯-137那样常见,而且仅能通过人为过程产生。

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相关

  • 链终止双脱氧链终止法(英语:dideoxyribonucleotide [簡稱 dideoxy] chain-termination method),又称桑格法(英语:Sanger method),为一种常用的核酸测序技术,用于DNA分析,由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英语: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是热力学的三条基本定律之一,表述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孤立系统自发地朝着热力学平衡方向──最大熵状态──演化,同样地
  • 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英语:Malonyl-CoA decarboxylase,又称为丙二酸单酰辅酶A脱羧酶)是一个与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缺乏症相关的酶。这种酶催化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乙酰辅酶A与二氧化碳
  • 倪子钧倪子钧(Morrison Ni,1973年8月20日-),台湾男艺人,艺名小马。曾与吴宗宪、小钟、刘畊宏组成歌唱团体咻比嘟哗。咻比嘟哗解散后朝主持界发展,主持八大第一台外景节目《世界第一等》,荣
  • 异氰酸甲酯异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是由光气(Phosgene)与甲胺(Methylamine)作用后合成的化学品,多用于制造农药。这种化学物,与Zyklon B一样亦曾用于在二次大战时屠杀犹太人,也是印度博帕
  • 卡曼塔瓦库·卡曼(阿拉伯语:توكل كرمان‎,1979年2月7日-),也门政治家,是也门政党Al-Islah的高级成员,2005年创立无锁链女记者组织并任主席。2011年10月7日,卡曼、埃伦·约翰逊·
  • 化学术语总目录化学术语总目录是一本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关于国际性符号和术语的书籍。为纪念Victor Gold对化学术语总目录第一版的贡献,所以此目录俗称为金皮书("Gold Book")。化学术
  • XYYXYY三体是一种人类男性的性染色体疾病,正常的男性性染色体是XY,而XYY三体者多出一条Y染色体,所以又称“超雄综合症”(super-male syndrome)。此病在各种性染色体疾病中比较常见,在
  • 缓冲区缓冲区,又称中立区、中立地带等,指的是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通常是国家,但不一定是国家)之间的地域性区域。根据缓冲区的类型,它可以用来分隔或连接这些地区。缓冲区的一般类
  • 巨獭属巨獭(学名Pteronura brasiliensis),又被称为巴西大水獭,是一种水栖食肉哺乳类,原产于南美,目前已经濒临灭绝。雄性可长达1.5至1.8米,雌性可达1.5至1.7米,早期的毛皮标本报告甚至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