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念

✍ dations ◷ 2025-04-24 21:53:35 #明信念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宗教观是许多学者详细研究的内容,他们借此获得有关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法。(因为爱因斯坦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家),“科学决定论”的问题引起了对爱因斯坦在“神定论”上的观点,以及他是否相信上帝的问题的关注。在1929年,在回答美国犹太领袖拉比赫伯特·高德斯坦(英语:Herbert S. Goldstein)时,他说道:“我相信斯宾诺莎的神,一个通过存在事物的和谐有序体现自己的神,而不是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和行为的神。”:17在科学和宗教之间,爱因斯坦的观点并非传统的宗教信仰者,他曾表述过“上帝不掷骰子”的观点,并且说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vi:94,正如同在他的自传中所述,他12岁就失去了他的宗教信仰,并认为那都是谎言,但是他从没有失去宗教信仰般的情感,对于宇宙中存在显著的秩序的神秘性有着本能的兴趣,他曾经说过,“宇宙最令人难以理解的就是它的可理解性”,为了区分人格化的上帝和一种宇宙力量的存在,爱因斯坦把自己描述为一个“不可知论者”,而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谈到关于上帝的论题,他认为,“这问题对于我们有限的思维而言,实在太过深奥了”。1950在写给Berkowitz的信中,爱因斯坦说:“关于上帝,我持有的是一种不可知论者的立场。我深信,一个以使生命得以改善并使之崇高的道德准则为根本的生活良知并不需要‘立约者’(注:指通常宗教意义上的上帝)。”:340爱因斯坦也说:“我已经多次说过,在我看来,(存在)人格化的上帝的想法是幼稚的。你可以把我称为不可知论者。有些人因为年轻时为挣脱宗教束缚而经历磨难,并因此成为强烈的反宗教的无神论者,但我不同于这种人。由于我们对自然以及人类本身知之甚少,我个人更喜欢持谦逊的态度。”在与Hubertus王子的交谈中,爱因斯坦说:“以我有限的智力,亦能知晓宇宙是如此的和谐,谁还能说没有上帝?但真正让我生气的是,有些人引用我这话来‘证明’我相信(他们的)上帝。”媒体多次将爱因斯坦描绘成一个虔诚信教的人,这激起他发表了如下声明::43在1949年出版的《我之世界观》一书中,爱因斯坦写道:“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5

相关

  • 反刍综合症反刍综合症是指经常性的将已经吞咽下去的正常食物吐出或是咀嚼后再咽下的一种进食障碍,过去这种疾病只在儿童身上出现,但如今它在成年人身上出现了上升趋势。
  • 世俗世俗人文主义(英语:Secular humanism)是一种涵盖人类理智、伦理学和哲学意义上的自然主义的哲学或者人生观。世俗人文主义把宗教教义、超自然主义、伪科学和迷信排除在道德基础
  • 多汗症多汗症,是一种症状,系指身体在必要性的调节体温的范围时,产生异常增加发汗的症状。好发于手、足、腋窝(即腋下),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有过度发汗的疾病患者。。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英语:Seventh-day Adventist),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源自19世纪中期美国的米勒耳派运动,该组织成立于1863年,以遵守圣经于创世纪中神所设立的每一周的第七天(即星期
  • 唾液酸糖蛋白唾液酸糖蛋白(Sialoglycoprotein)是一类含有唾液酸组分的糖蛋白,通常位于细胞膜外侧,参与信号识别、细胞黏附等过程。血型糖蛋白(英语:Glycophorin)(Glycophorin)即属于唾液酸糖蛋白
  • 俄罗斯沙皇沙皇(俄语: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采用的头衔,此字源于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称号“凯撒”,在中世纪时被视为与“皇帝”一词拥有类同的地位,即与罗马皇帝一样,受他国皇帝或宗教领袖(如
  • 孙叔敖孙叔敖(约前630年-约前593年),又称
  • 萨尔兰萨尔兰(德语:Saarland),原名萨尔(Saar),是德国西南部的一个联邦州,首府萨尔布吕肯,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法国洛林区,以及卢森堡接壤。萨尔兰州与上述各地区以及比利时的瓦隆地区
  • 科隆群岛坐标:0°40′S 90°33′W / 0.667°S 90.550°W / -0.667; -90.550科隆群岛,又称加拉帕戈斯群岛(西班牙语:Islas Galápagos,官方名称Archipiélago de Colón),位于太平洋东部,接近
  • SDLC系统发展生命周期(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也称软件生命周期,是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中的术语,用于描述一个信息系统从规划、创建、测试到最终完成部署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