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

✍ dations ◷ 2025-04-04 11:52:19 #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
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位于台湾高雄市凤山区,于民国九十三年(2004)6月7日公告为历史建筑,九十六年(2007年)公告为县定古迹,民国九十九年(2010年)8月30日公告为国定古迹。该古迹在台湾日治时期为当时日本三大无线电信所之一,规模可比日本东京的船桥无线电信所,在二次大战之后先后作为“凤山招待所”、海军训导中心、中华民国海军明德训练班使用,明德训练班裁撤后由海军三军联合训练基地恒春指挥部使用,现由高雄眷村文化发展协会进驻代管,于周二至周日开放参观。凤山无线电信所建于日本大正六年(1917年),完工于大正八年(1919年):2-6,为当时日本三大无线电信所之一,规模可比日本的船桥无线电信所。虽然该电信所为军事设施,但在大正十四年(1925年)设置鹅銮鼻电信局之前,台湾西南沿海民间的无线电通讯也由此处负责,不过对于帕劳一带的通讯在此后依旧由该处负责,而凤山无线电信所也是在这之后改名为“凤山海军无线电信所”:2-8。凤山无线电信所在二次大战后改为“凤山招待所”使用,虽然名为招待所,但实际上是侦讯、拘禁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部台湾工作队所逮捕的军中政治犯及思想犯之场所,最初为临时编组,之后由海军总部政战部第四组管辖,被拘禁的海军官兵会被所方称做是“来宾”:2-9,而拘禁空间依等级分为山洞(大碉堡内)、普通号与优特号:2-10。在海军白色恐怖事件中,由于1949年2月25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投降的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邓兆祥上校曾担任马尾海军学校训导主任,导致闽系军官的忠诚受到怀疑,结果以当时海军军官学校校长魏济民为首的闽系军官和海军官校学生遭到整肃,其中鲍一民、庄怀远等17名军官在被捕后遇害,其余官兵则送到凤山招待所,再视情况送到反共先锋营或是管训队等地接受思想教育,亦或是到中华民国国防部审讯:2-9。凤山招待所是当时三个拘禁处之一,层级居中,另外两处则是层级较低之海军总部台湾工作队的“左营大街三楼”与较高的“陆战队管训队”,而在拘禁期间兵籍会遭到注销或是在手臂上刺“誓死反(灭)共”的刺青,据海军总部统计受难海军官兵至少有1196人:2-9。民国五十一年(1962年)在此成立海军训导中心,民国六十五年(1976年)7月1日改成立海军明德训练班,由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派员编组担任辅训任务,管束军中所谓的顽劣分子;之后在民国八十一年(1992年)3月16日改由海军总部管理;于民国九十年(2001年)因国军组织调整而裁撤,建筑则被闲置:2-10。此外位于营区南边的电台在战后依然为通讯基地(海军凤山基地发射台),由海军通讯大队之分遣队驻守:2-12。明德训练班裁撤并列为高雄县文化资产后,在2007年左右由高雄县政府委托高雄县眷村文化发展协会管理维护,仅于年底眷村文化节时开放;2011年3月时经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评估后,改为每周六日开放。以下主要介绍日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

相关

  • 双氧水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是除水外的另一种氢的氧化物。粘性比水稍微高,化学性质不稳定,一般以30%或60%的水溶液形式存放,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纯
  • 人因工程学人体工学(又称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因工程学、人因学)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为管理科学中工业工程专业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
  • 商品名商业名称(trade name, trading name, or business name),又称为商号、交易名称或营业名称等,是企业在从事商业活动时所使用的名称,功能类似于品牌。可指企业名、商品名或商标名等
  • VBbr /5固体、 液体、 气体5族元素(又称钒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5族(ⅤB 族)的元素,位于4族元素和6族元素之间。5族元素包含钒(V)、铌(Nb)、钽(Ta)、
  • 远端转移远端转移(英语:Metastasis)也称作恶性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始发生的部位借由侵入循环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的过程。通常良性肿瘤不会产生远端转移,而发生转移的病患预
  • 病媒在流行病学中,载体又称为病媒,是指疾病携带者和传播者,但其本身不受影响。如疟蚊是疟疾的载体,它在吸血的过程中可以将导致疟疾的疟原虫传入人体内,但疟原虫对于疟蚊本身却不带来
  • 神经肌肉接点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神经肌肉接触面。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之间的化学联络点。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同功。神经纤维分为许多末梢分支,每个分支嵌入肌细胞膜上称为终板的凹陷中。终板
  • 键矩键偶极矩是衡量化学键的极性大小的物理量,表示为键矩是向量,方向从正指向负。 键矩单位是德拜(D,Debye)或库仑·米(C‧m) 1D= 3.336X10-30C‧m
  • 诉诸对立诉诸反对(argument by contradiction),是一种非形式谬误,是不断宣称与对方矛盾的主张,而不提出理据。网络上又俗称这样不断坚持自己观点的做法为“跳针”。
  • 高镇同高镇同(1928年11月15日-),中国疲劳科学专家。生于北京,原籍江西都昌。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航空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91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Category: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