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圣经

✍ dations ◷ 2025-08-22 07:39:47 #魔鬼圣经

《魔鬼圣经》(拉丁语:Codex Gigas,英语:Giant Book,意为“大书”),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中世纪手抄本,于13世纪早期制作于波希米亚地区的一所本笃会修道院内。此书目前存放于斯德哥尔摩市内的瑞典皇家图书馆。此书因其中的巨幅魔鬼插图和抄书人的诡秘传说故事而以“魔鬼圣经”(Devil's Bible)之名著称于世。

《魔鬼圣经》用木制封面装订而成,封面包覆着皮革和金属装饰。全书长度为92厘米(36.2英寸),宽度为50厘米(19.7英寸),厚度为22厘米(8.6英寸),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大的中世纪手抄本书籍。全书重量计75公斤(165磅),最初由320张羊皮纸(取自160张整羊羔皮)构成,但是后来其中的8张被删去。目前尚不清楚是由谁或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删除了这8张纸,据专家以前后文章推测,可能是当时修道院的清规戒律。

这部手抄本使用了红色、蓝色、黄色、绿色和金色作为装饰色,所有的段首字母都被精心装饰,其中有些甚至夸张地占据了半幅书页。全书所有书写笔迹完全一致,没有任何一个章节显示出由于岁月、疾病或情绪的影响而产生的笔迹变化,这令学者认为这部手抄本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见“传说”部分)。但最近的科学研究认为,这部书的抄写过程花费了20年以上的时间。

《魔鬼圣经》在1229年成书于波希米亚地区(今捷克西部)的一所本笃会修道院内,该修道院毁于15世纪。《魔鬼圣经》随后被存放在一所熙笃会修道院内,后又被布拉格的本笃会修道院买下。1477年到1593年间,此书存放在布劳莫夫的修道院中。1594年,《魔鬼圣经》作为礼物献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鲁道夫二世,成为了这位爱好神秘主义艺术的君主的众多收藏品之一。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收藏被瑞典军队洗劫一空。《魔鬼圣经》也作为战利品之一被带回斯德哥尔摩。在这之后的三百多年中,此书一直被保存在瑞典皇家图书馆。直到2007年,经过了359年之后,《魔鬼圣经》以租借的形式重返布拉格,在捷克国家图书馆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公众展示。

《魔鬼圣经》收录了包括《旧约》与《新约》在内的全本圣经,其中《使徒行传》和《启示录》为古拉丁语译本,其他部分均为拉丁语版武加大译本。此书同时也收录了塞维尔大主教圣伊西多尔所著百科全书《词源》、弗拉维奥·约瑟夫斯所著史书《犹太古史》、布拉格的葛斯默所著史书《波希米亚编年史》、众多涉及历史学、词源学和中世纪生理学的文章、包含亡者录的历书、修道院修士的名单、魔法咒语、驱魔仪式和其他地区记录。全书均使用拉丁语抄录。

在本书的第577页上用整页篇幅绘制有一幅独特而著名的魔鬼撒旦画像。而在包括此页在内的附近数页上,文字和纸张都比全书的其他部分更加严重地黑化了。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幅魔鬼画像经常被翻看,使此页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下,羊皮纸张吸收了更多的紫外线而黑化。而神秘主义者对此现象有另一种解释(见“传说”部分)。

传说此书的抄写人是一位修士,因为触犯了修道院的清规,将要受活埋处死。为了逃避严酷的刑罚,他宣誓在一夜之间制作一部包含所有人类知识的书籍以永久彰示修道院的荣光。午夜将近时,他明白自己无法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于是将灵魂出卖给魔鬼,在魔鬼的帮助下他抄写完成了全书,并将魔鬼的画像加入了书中以显示撒旦的力量。魔鬼在书中的能量侵蚀着书的拥有者和书本身,使得书的主人遭遇厄运,也使得魔鬼画像附近的书页如同被火烤炙般黑化了。

虽然有这样的传说,但是此书并没有受到宗教裁判所的禁止,《魔鬼圣经》也因而得以被众多学者所研究。许多人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传说,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出现如此大幅的魔鬼画像确实十分罕见而引人注目,而让这部书更加著名的最好办法显然就是把书与魔鬼撒旦联系起来,而事实证明,确实许多人正是为了一睹魔鬼的形象而被这部书所吸引。然而很多人忽视的一点是,在这幅魔鬼画像的对页上,同样用整幅篇幅画着被认为是描述天国景象的图画,许多人认为这正是此书的抄写人为了表示世间善恶并存这一事实的象征。

相关

  • 何廉何廉(英语:Franklin Ho,1895年-1975年7月5日),字粹廉,湖南邵阳人,中国经济学家及教育家,属政学系。他是南开大学的首任经济系主任,使南开的经济系在中国大学经济系中名列前茅,后来行使
  • 马亚卡里马塔岛马亚卡里马塔岛是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位于加里曼丹岛,由西加里曼丹省负责管辖,面积992.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度140.5千米,最高点海拔高度509米。坐标:1°15′S 109°55′E / 1.250°S
  • 2019冠状病毒病马约特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马约特疫情,介绍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在法国海外省马约特发生的情况。2019冠状病毒病于2020年3月波及马约特。 一名来自法国瓦兹省的男子于2020年3月10日抵
  • 堺利彦堺利彦(1871年1月15日-1933年1月23日)号枯川,日本社会主义者、思想家、历史学家、作家、小说家、翻译家。别名贝冢涩六。1871年出生在丰前国仲津郡长井永大坂村松坂(今福冈县京都
  • 藤本英雄藤本英雄(ふじもと ひでお、1918年5月10日-1997年4月26日),日本朝鲜族,朝鲜名李八竜(韩文:이팔룡),旧名藤本八竜、本名中上英雄,在韩国的釜山出生,8岁时移居日本山口县下关市。日本职棒
  • 张俊河张俊河(韩语:장준하,1918年8月27日-1975年8月17日), 韩国政治家,独立运动家、官员。 平安南道义州郡出身。在中国活动时异名金信一(김신일),日本式姓名张安俊河。1962年得麦格塞塞奖。
  • 胡兴逸胡兴逸,五代十国后汉浙江人,越南胡朝开国皇帝胡季犛的十六世祖。胡兴逸原是浙江人,在五代十国后汉时来到安南,镇守演州(今越南乂安省演州县)。此后把家定居演州的泡突乡,成为当地的
  • 神宫司弥生神宫司弥生(日语:神宮司 弥生,1965年12月8日-),日本女性配音员。出身于兵库县。现为自由身,原ARTSVISION所属。剧团文学座(日语:文学座)出身。擅长的方言为近畿方言。擅长方言为关西方
  • 杏叶柯附丝壳杏叶柯附丝壳(学名:)是属于小煤炱目小煤炱科附丝壳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柯属植物上。该种分布于台湾。
  • 特伦特·布哈贾尔特伦特·布哈贾尔(Trent Buhagiar,1998年2月27日-)是澳大利亚的一位职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侧锋。他现在效力于A联赛球队悉尼足球俱乐部。布哈贾尔曾就读于国际足球学校。他也代表澳大利亚U20国家足球队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