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葬作用

✍ dations ◷ 2025-08-30 06:07:29 #胞葬作用
胞葬作用(英语:efferocytosis,来自拉丁语词efferre)是细胞生物学所描述的吞噬细胞将程序性死亡的凋亡细胞移除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埋葬凋亡的细胞,因而称“胞葬”。在胞葬作用过程中,吞噬细胞会将凋亡细胞吞噬,并形成一个体积较大的包含有死亡细胞液泡。这个泡被称作“胞葬体”,与吞噬体类似。这一过程与巨吞饮过程类似,都可以被氨氯吡脒抑制。胞葬作用的用途是在死亡细胞的膜系统破裂并将其内容物释放到周围组织之前将其安全移除,这样可以保护周围组织免受凋亡细胞内部有毒的酶、氧化物以及蛋白酶抗体和胱门蛋白酶等细胞内容物的损害。可以进行胞葬作用的细胞不仅仅包括专职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还包括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其它种类的细胞,他们会对凋亡细胞进行识别并执行胞葬作用。凋亡细胞通常都会发出“吃掉我”这样的信号来诱导其他细胞来对其进行处理,这样的信号包括由于细胞内分子外翻到细胞外表面而在其外表面出现的磷脂丝氨酸或钙网织蛋白等。胞葬作用可以产生数量较多的生物因子,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等,这些生物因子被认为可以促进机体对死亡细胞进行更新。胞葬作用会触发细胞内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例如产生抗炎、抗蛋白酶和促进生长等效果。而胞葬作用机制的受损则会带来自体免疫性疾病和组织受损等问题。与胞葬作用受损有一定联系的疾病包括囊肿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血管球性肾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相关

  • 链终止双脱氧链终止法(英语:dideoxyribonucleotide [簡稱 dideoxy] chain-termination method),又称桑格法(英语:Sanger method),为一种常用的核酸测序技术,用于DNA分析,由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
  • 肌张力亢进张力亢进(英语:Hypertonia、肌肉压力过高、肌肉张力亢进、肌肉僵直),在文献中、有时等同于反射亢进(Spasticity/hyperreflexia),指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周围损伤所引起的亢进、亦即
  • 塞利农特塞利农特(希腊语:Σελινοΰς, 意大利语:Selinunte)--一座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南岸的古代城市,该城由希腊人在公元前628年创建。塞利农特是西西里岛南岸的一座重要的城市,公
  • 失认症失认症(英语:agnosia)是指由大脑受损而导致的认知障碍。患者在意识正常、无感觉障碍的情况下,对传入的感觉刺激缺乏认识能力,包括物体失认、相貌失认、听觉失认等。须注意的是,此
  • 氯化氰氯化氰(Cyanogen chloride)是由氰与氯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容易凝结无色剧毒气体。氯化氰由氰化钠和氯气反应得到。氯化氰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并曾一度提出用于化学战。它接触眼
  • 资料分析数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多维性和描述性。有些几何方法有助于揭示不同的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绘制出统计信息图,以更简洁的解释这些数据中包含的主要信息。其他一
  • 磷灰石磷灰石是一类含钙的磷酸盐矿物总称,其化学成分为Ca5(PO4)3(F,Cl,OH),其中含CaO为55.38%,含P2O5为42.06%,含F为1.25%,含Cl为2.33%,含H2O为0.56%。最常见的磷灰石矿物种是氟磷灰石Ca
  • EcoRVEcoRV(V是5的意思)是一种第二型限制内切酶,来自某些特定品系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此细菌的学名也是EcoRV前三个字母的由来。EcoRV是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上常使用的限制
  • 摩尔多瓦人摩尔多瓦人是欧洲摩尔多瓦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大约占该国人口的76%。该民族以摩尔多瓦语(摩尔多瓦语并非独立语言,而是罗马尼亚语的分支)为母语。在历史上,摩尔多瓦长期与罗马尼亚
  • 豚鼠属豚鼠属(学名:Cavia)是啮齿目豚鼠科的一属,原产于南美洲,现有很多种类作为宠物被引入到世界各地。本属包括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