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dations ◷ 2025-04-25 10:24:11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坐标:40°04′03″N 116°15′19″E / 40.067484°N 116.255259°E / 40.067484; 116.255259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标志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简称中国航天员中心),(40°4′2.94″N 116°15′18.93″E / 40.0674833°N 116.2552583°E / 40.0674833; 116.2552583)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1号北京航天城,是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直属单位,负责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工作。它是继俄罗斯加加林训练中心、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英雄成长的摇篮”,中心座右铭是“以这里走向太空”。1958年,中国开始航天医学工程研究。当时,钱学森、赵九章等受中国科学院委托成立“中国科学院581组”,下设高空生理研究组,研究“火箭飞行中的生物生命保障系统研制与训练”课题。1960年,高空生理研究组扩建成宇宙生物研究室,开展宇宙生物学研究,并建成一系列实验室。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医学科学院也从事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文革期间,1968年钱学森在筹备飞船总体设计室时,向国防科委打了个报告,建议成立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经国防科委批准,1968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有关单位在北京联合组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当时称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〇七研究所,简称“五〇七所”,隶属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该所编制定员1265人,何权轩任所长,朱玉任政委,霍俊峰、陈信、石云峰任副所长。此后3年间,研究所不停迁址,1969年从北京大学昌平分校迁至北京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北京农业大学旧址。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建设专门的科研区。研究所随后建成实验区。1978年12月,北京农业大学要迁回原址,研究所乃在驻地搭起33座帐篷,领导机关搬进帐篷办公,同时坚持科研生产。1986年6月25日,研究所实验楼建成,从此研究所有了自己的固定地址。1970年,中央军委批准“曙光”1号载人飞船研制任务,计划用10年将中国首位航天员送上太空。这就是“714”工程。研究所参与了该工程的研究任务,直到1978年该工程下马。1981年后,研究所启动载人航天技术跟踪研究、人体科学研究、卫星搭载生物研究等。在国家“863”航天高科技概念论证及项目研制中,研究所为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论证作出贡献。1990年10月,中国“尖兵”1号卫星用研究所研制的生物舱搭载小白鼠进行8天轨道飞行,这是中国第一次高等动物太空飞行试验。1992年1月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研究所承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7个大系统中的航天员系统以及飞船系统中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任务。2005年,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名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是中国载人航天领域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参加单位之一,承担航天员选拔训练、医学监督、医学保障、航天服与航天食品研制、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研制、大型地面模拟试验和训练设备研制等任务。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截至2015年有“人机与环境工程”、“特种医学”两个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05年,该中心有3个科研区和2个生活区。该中心同时拥有中国各航天员肖像、签名及历次载人航天标志的商标权。2008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相关组织批准,国家天文台将1997年1月2日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航天员中心星”,编号为3531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原先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2016年1月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组建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转隶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成为该部直属单位。………………主席(党、国)副主席(党、国)委员(党、国)军种: 陆军 海军 空军 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战区:东部(陆·海·空) | 南部(陆·海·空) | 西部(陆·空) | 北部(陆·海·空) | 中部(陆·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种: 内卫部队 机动部队 海警部队中国民兵
(
相关
- 嘧啶嘧啶(拼音:mì dìng,注音:ㄇㄧˋ ㄉㄧㄥˋ,粤拼:mat6 ding6,音同“密定”、分子式:C4H4N2、IUPAC命名:Pyrimidine)为1,3-二氮杂苯,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嘧啶由2个氮原子取代苯分子间位上
- 松露松露(英语:Truffle)是数种可食用子囊菌门物种的合称,和蘑菇、灵芝一样都是真菌。其中有多种属于西洋松露属(学名:Tuber),大约有10种不同的品种。松露多数在阔叶树的根部着丝生长,散布
- 今颚类(Neognathae)今颚类(学名:Neognathae),亦作新颚类,是鸟纲之下的一个支序。本支序原为总目或下纲级分类,具有充气性的骨骼,龙骨突发达,左右锁骨下端愈合,称之为叉骨,尾综骨发达。体表有羽区跟裸区的
- 阴间地狱,被一些人认为是人死亡后灵魂会到的地方。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狱是阴间地府的一部分。地狱的观念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现今的犹
- 赤子婴儿是指刚出生的儿童,是人类一生的第一阶段。根据《说文解字》所述,婴儿的“婴”字,本意为女性的颈部饰物等宝贝,后引申解作为抱在胸前哺乳之初生儿。而婴儿的英文“infant”源
- 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英语:Adenylate cyclase 或 adenylyl cyclase,EC 4.6.1.1)是一种参与已知所有细胞的细胞调控的关键酶。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
- 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 世界通用疾病分类手册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英语:I
-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又称全国重点学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院校中,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进行详细考核后,择优确定并计划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是评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