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dations ◷ 2025-08-13 00:25:51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坐标:40°04′03″N 116°15′19″E / 40.067484°N 116.255259°E / 40.067484; 116.255259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标志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简称中国航天员中心),(40°4′2.94″N 116°15′18.93″E / 40.0674833°N 116.2552583°E / 40.0674833; 116.2552583)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1号北京航天城,是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直属单位,负责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工作。它是继俄罗斯加加林训练中心、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英雄成长的摇篮”,中心座右铭是“以这里走向太空”。1958年,中国开始航天医学工程研究。当时,钱学森、赵九章等受中国科学院委托成立“中国科学院581组”,下设高空生理研究组,研究“火箭飞行中的生物生命保障系统研制与训练”课题。1960年,高空生理研究组扩建成宇宙生物研究室,开展宇宙生物学研究,并建成一系列实验室。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医学科学院也从事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文革期间,1968年钱学森在筹备飞船总体设计室时,向国防科委打了个报告,建议成立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经国防科委批准,1968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有关单位在北京联合组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当时称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〇七研究所,简称“五〇七所”,隶属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该所编制定员1265人,何权轩任所长,朱玉任政委,霍俊峰、陈信、石云峰任副所长。此后3年间,研究所不停迁址,1969年从北京大学昌平分校迁至北京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北京农业大学旧址。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建设专门的科研区。研究所随后建成实验区。1978年12月,北京农业大学要迁回原址,研究所乃在驻地搭起33座帐篷,领导机关搬进帐篷办公,同时坚持科研生产。1986年6月25日,研究所实验楼建成,从此研究所有了自己的固定地址。1970年,中央军委批准“曙光”1号载人飞船研制任务,计划用10年将中国首位航天员送上太空。这就是“714”工程。研究所参与了该工程的研究任务,直到1978年该工程下马。1981年后,研究所启动载人航天技术跟踪研究、人体科学研究、卫星搭载生物研究等。在国家“863”航天高科技概念论证及项目研制中,研究所为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论证作出贡献。1990年10月,中国“尖兵”1号卫星用研究所研制的生物舱搭载小白鼠进行8天轨道飞行,这是中国第一次高等动物太空飞行试验。1992年1月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研究所承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7个大系统中的航天员系统以及飞船系统中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任务。2005年,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名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是中国载人航天领域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参加单位之一,承担航天员选拔训练、医学监督、医学保障、航天服与航天食品研制、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研制、大型地面模拟试验和训练设备研制等任务。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截至2015年有“人机与环境工程”、“特种医学”两个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05年,该中心有3个科研区和2个生活区。该中心同时拥有中国各航天员肖像、签名及历次载人航天标志的商标权。2008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相关组织批准,国家天文台将1997年1月2日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航天员中心星”,编号为3531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原先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2016年1月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组建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转隶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成为该部直属单位。………………主席(党、国)副主席(党、国)委员(党、国)军种: 陆军  海军  空军  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战区:东部(陆·海·空) | 南部(陆·海·空) | 西部(陆·空) | 北部(陆·海·空) | 中部(陆·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种: 内卫部队  机动部队  海警部队中国民兵 (

相关

  • 血小板血小板(英语:platelet),也称血栓细胞(英语:thrombocytes,源自于希腊语的θρόμβος“凝块”以及κύτος“细胞”),为血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与凝血因子一起,借由结块作用,对血管受
  • 腱鞘炎腱鞘炎又称肌腱滑膜炎(英语:Tenosynovitis),指腱鞘发炎,常造成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可以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常见的非感染性腱鞘炎有狄奎凡氏症和板机指。所有手部感染
  • 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化学式:Cu(OH)2)是金属铜的氢氧化物。它是一种淡蓝色固体,某些市售的氢氧化铜中混有一些碳酸铜,颜色偏绿。氢氧化铜自从熔铜开始就已经为人所知。公元前5000年的炼金术
  • 永福省永福省电子信息门户网站永福省(越南语:Tỉnh Vĩnh Phúc/.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
  • 铁磁态铁磁性(Ferromagnetism),又称作强磁性,指的是一种材料的磁性状态,具有自发性的磁化现象。各材料中以铁最广为人知,故名之。某些材料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得而磁化后,即使外部磁场消失
  • span class=nowrapTm(NOsub3/sub)sub3/sub/span硝酸铥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m(NO3)3。硝酸铥可以将氧化铥、氢氧化铥或碳酸铥溶于硝酸得到:所得溶液经过小心蒸发可以得到水合硝酸铥,其中六水合物最常见。水合硝酸铥受热
  • 杭爱山杭爱山(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
  • 速率常数在化学动力学中,反应速率常数,又称速率常数 k或 λ是化学反应速率的量化表示方式。对于反应物A和反应物B反应成生成物C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可表示成此式:k(T)是反应速率常数,会随
  • 拉文纳拉韦纳(意大利语:Ravenna)是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区的一个城市,人口159,404人(2011年资料)。拉韦纳不靠海,但可以由运河通到亚得里亚海。拉韦纳曾是西罗马帝国和东哥德王国的首都,
  • 燕科19, see text.燕科在鸟类全基因组测序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除了南极洲以外,在全世界所有大陆上均有不同种类的燕子分布。有19属90种。燕科 Hirundin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