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

✍ dations ◷ 2025-07-22 12:01:22 #清朝文学,清朝文化组织,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文学组织,苏州组织,1909年建立的组织,1923年废除

南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团体,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南社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该团体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南社的前身可以溯源到陈去病等人于1906年成立的“黄社”、1907年成立的“神交社”、1908年成立的“匡社”以及“秋社”。1911年,绍兴、 沈阳、 广州、南京等地又分别成立“越社”、“辽社”、“广南社”和“淮南社”等分社,南社社员人数达1180余人。1917年,因对“同光体”的评价发生争论,南社内部开始分裂。1923年,南社解体。

《南社丛刻》是南社主办的刊物。自1910年1月至1923年12月,共出版22集。此外,1910年10月11日(重阳节),周实等在南京凭吊明孝陵,事后刊行《白门悲秋集》;1917年,出版《南社小说集》;二者均为《南社丛刻》的增刊。

1923年,柳亚子等激进派南社社员在上海成立了“新南社”,其中已有共产党人参加。1924年,傅熊湘等传统派南社社员成立了“南社湘聚”。1943年,朱剑芒在福建永安成立了“南社闽集”。

相关

  • 涂料涂料,在中国传统称为油漆。中国涂料界比较权威的《涂料工艺》一书是这样定义的:“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
  • 有分心有分(梵语:bhavānga,巴利语:bhavaṅga),佛教阿毘达摩术语,心识的一种形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由赤铜鍱部提出,现仍传承于巴利佛教中。巴利佛教的有分识学说,主要祖述于《发趣论》
  • 苔麸Eragrostis abyssinica (Jacq.) Link苔麸,也称埃塞俄比亚画眉草(英语:teff;阿姆哈拉语:ጤፍ ṭēff;提格雷尼亚语:ጣፍ ṭaff;奥罗莫语:xaafii),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生长在非洲之角的埃塞
  • 落叶落叶植物,是植物学中一个常见名词,与常绿植物相对,在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叶片将完全脱落,枝干将变得光秃秃的没有叶子。落叶性出现的原因如季节及气候有明显关系。由于在秋冬季节温
  • 褐鬣狗(H. brunnea)棕鬣狗(学名:Parahyaena brunnea)又称 褐鬣狗、滩狼,是一种生活在南部非洲荒漠地带的鬣狗,也见于草原和海滩,系 棕鬣狗属(Parahyaena)的唯一物种,也有学者将其归入鬣狗属(Hyaena)。外形
  • 标准酒度标准酒度(Alcoholic proof),是一种用来衡量酒精饮品中,酒精(也就是乙醇)含量的标识方式。用proof一词衡量酒度起源于16世纪的英格兰,其用法来自于对本义“验证”的引申。当时的酒类
  • 密西西比共和国密西西比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Mississippi)是密西西比州于1861年1月亚伯拉罕·林肯出任总统之后宣布退出合众国而短暂使用的名称;此名称使用到同年2月加入美利坚联盟国(“邦
  • 李舜弦李舜弦,生卒年均不详,前蜀最后一位君主王衍昭仪。李舜弦是蜀郡梓州(今三台县)人,大约生活在899-926年,五代十国年间。五代十国前蜀词人李珣之妹,亦和李珣同著钓鱼题材的诗。据《茅
  • 鲍德温二世 (君士坦丁堡)鲍德温二世(英语:Baldwin II,1217年-1273年10月),拉丁皇帝(英语:Latin Emperor),1228年至1261年在位。1261年,君士坦丁堡被拜占庭帝国占领,拉丁帝国灭亡。鲍德温于1273年去世。
  • 简远信简远信(11月19日-),出生于台湾台中市,是电视剧金牌编剧和制片人。早期制作台湾本土电视剧,现转拍中国大陆电视剧为主,剧集以情感类和神话类为主。他所制作的电视剧收视率有保证,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