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克斯地陨石坑

✍ dations ◷ 2025-09-02 18:20:20 #威尔克斯地陨石坑
威尔克斯地陨石坑(英语:Wilkes Land crater)位于南极洲东部的威尔克斯地(Wilkes Land),位在冰层下方1.6公里处。威尔克斯地陨石坑先后被科学家研究过两次,分别命名为:威尔克斯地异常(Wilkes Land anomaly)、威尔克斯地质量瘤(Wilkes Land mass concentration)。在1962年,R.A. Schmidt根据地质物理学研究,首次提出在南极洲威尔克斯地的冰原下方,有个大型撞击陨石坑。R.A. Schmidt更提出,该陨石坑是澳亚散落区(Australasian strewnfield)的玻璃陨石来源。在1976年,J.G. Weihaupt也支持这个撞击陨石坑理论。威尔克斯地异常的冰层下方,被认为有个直径243公里的凹陷地形,最深处达848米,并有重力异常现象。在1979年,C.R. Bentley根据空气回波声学调查结果,认为该地并没有上述的陨石坑。在2006年3月,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拉尔夫·冯·弗雷泽(Ralph von Frese)与拉勒米·波茨(Laramie Potts)利用NASA的重力量测及气候监控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人造卫星,宣称发现一个质量瘤,直经约300公里,名为威尔克斯地质量瘤。而一个更大型的地形结构,环绕者威尔克斯地质量瘤。弗雷泽等人认为该地冰原下方有个大型陨石坑,直径达500公里。造成该撞击坑的撞击物体直径可能达到55.60公里。由于该地形位于冰原之下,无法直接采集样本研究。该质量瘤也可能是由热柱或大规模火山爆发形成。如果该地形是由陨石撞击产生,该陨石的直径应是造成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陨石的四、五倍宽,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被认为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主因。由于地表上的质量瘤,会随者时间消失,冯·弗雷泽等人认为威尔克斯地质量瘤的年代,距今5亿年以内。而澳洲在1亿年前与,自冈瓦那大陆分开。冯·弗雷泽等人推测该次撞击事件,使这个地区的地壳厚度变薄,进而造成大陆的分裂。撞击事件的发生时间与规模,使它们可能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有关联。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于2.5亿年前,是自多细胞生物出现以来,地质年代中规模最大的灭绝事件。板块重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时的大陆分布发现该撞击坑的对跖点就是西伯利亚暗色岩,弗雷泽等人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以目前仍处争议的理论指出,形成威尔克斯地陨石坑的撞击在撞击点的对跖点引发火山爆发。但在这之前已经有其他二叠纪-三叠纪之间的撞击事件候选地点。澳洲西北外海的贝德奥高地,也被认为是造成的二叠纪末灭绝事件的撞击陨石坑。但是,撞击事件是否与这次灭绝事件有关联,仍处在争论中。

相关

  • 羟基脲羟基脲(INN:Hydroxycarbamide,又名Hydroxyurea,商品名包括Hydrea和Droxia)是一种化疗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疾病。
  • 匈人匈人是一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群体。在公元前至2世纪期间他们被怀疑与在亚洲的北方活动的匈奴人有关,他们在4世纪西迁到了东欧被首次发现,并入侵东、西罗马帝国。欧
  • 米勒-尤里实验米勒-尤里实验(Miller-Urey experiment)是一项模拟假设性早期地球环境的实验,研究目的是测试化学演化的发生情况。尤其是针对亚历山大·欧帕林与约翰·伯顿·桑验,该学说认为早
  •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英语:data mining)是一个跨学科的计算机科学分支 。它是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和数据库的交叉方法在相对较大型的数据集(英语:data set)中发现模式的计算过程。数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年规定: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英文译名: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SFDA),简称国家
  • 利奥·卡达诺夫利奥·菲利普·卡达诺夫(英语:Leo Philip Kadanoff,1937年1月14日-2015年10月26日),美国物理学家。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2004年荣誉退休) 和美国物理学会(APS)的前主席。 他对
  • Agsub2/subO氧化银(化学式:Ag2O)是对光敏感的棕黑色粉末;加热到100°C时开始分解,放出氧气及银 ,300°C时会完全分解;微溶于水,但在硝酸、氨水及氰化钾、硫代硫酸钠等溶液中极易分解。用于制取
  • 菌血症菌血症意指血液中出现细菌。正常情形下血液中是无菌的, 如果在血液中发现细菌(最常见是经由血液培养发现),即属异常。本词与败血症不同之处,在于败血症意指针对细菌的宿主反应。
  • 色彩带色彩带(又称色带),是电脑图学上色彩显示不准确的问题。在24位元色彩模式时,红绿蓝三条色彩频道各8位元道理上足够在全部可见光范围内显示图像,但在譬如显示色彩渐变(Color gradien
  • 五逆五逆罪是佛教所有恶业中最重者;“逆”者,“罪大恶极,极逆于常理”之意。造作五逆罪为堕无间地狱(亦称阿鼻地狱)的业因,命终就是死亡时将堕落到无间地狱,故亦称五无间业或五不救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