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娜贝拉
✍ dations ◷ 2025-04-25 01:45:47 #安娜贝拉
安娜贝拉(英语:Annabella,1907年7月14日-1996年9月18日)是一名法国电影女演员。她曾从1927至1954年出演46部电影,包括1930至40年代晚期的好莱坞电影。安娜贝拉出生于法国圣莫代福塞。安娜贝拉有机会进入演艺圈是因为父亲款待了一名电影监制,使其可以在阿贝尔·冈斯的经典电影《拿破仑(英语:Napoléon (1927 film))》出演一个小角色。她没有收到影评人欢迎,直到出演了雷内·克莱尔的《百万法郎》,而之后的几十年让她被称为法国最受欢迎的电影女演员之一。她于1936年凭《战斗前夜》赢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她与亨利·方达主演了英国电影《银河彩凤》。身为二十世纪福斯旗下艺人,她去到美国与洛丽泰·杨和泰隆·鲍华出演《苏伊士运河》。她与鲍华的恋情受到当时电影杂志的广泛报导。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巨头大利·柴纳克不希望他午后场明星结婚。他提供安娜贝拉多部新电影,从而可以把她带到国外。她拒绝离开鲍华,之后《苏伊士运河》杀青时,她回到法国并处理与前夫基恩·穆拉(英语:Jean Murat)的离婚手续。她和鲍华于1939年4月23日结婚,并在罗马度蜜月。在几个月内,他们在此飞去欧洲,将安娜贝拉的母亲带到他们的房子居住,而她的父亲和弟弟也同样住在这座房子里。她弟弟最终被纳粹射杀。安娜贝拉再次回到美国将女儿安带回法国一起居住。安使鲍华于1942年8月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休时所领养的小孩。安·鲍华之后嫁给了演员奥斯卡·威内尔。大利·柴纳克对她嫁给了他旗下的高票房明星而感到十分生气,在安娜贝拉是二十世纪福斯演员的情况下不给她试镜任何电影。安娜贝拉同样不可以被其他工作室借去演戏。鲍华和她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出演了舞台剧《利力姆》。在鲍华受服于军队时,安娜贝拉在芝加哥出演了《欢乐活力》。1944年,她出演了由伊利亚·卡赞执导的百老汇剧《我与上校》受到广泛的注意。安娜贝拉还与作家罗尔德·达尔外遇。她曾拒绝与鲍华离婚让他娶朱迪·加兰,而使这段婚姻开始恶化。达尔告诉妻子那是一段激烈热情的恋情,他从该女演员身上学到许多性爱技巧。当鲍华聪军队回来后,这对夫妻决定让这段恋情重燃热情。安娜贝拉重回电影圈。她与詹姆斯·贾格纳主演《麦德琳13号》。她与鲍华最终于1948年离婚,而她也回到法国。她出演何塞·路易斯·萨恩斯·德·埃雷迪亚的西班牙版《剑侠唐璜》,这部她的最后电影于1952年上映。在出演1954年美国电视剧《悬疑》之后便退休。安娜贝拉与鲍华的关系依旧非常亲密。在与琳达·克里斯蒂安离婚后,他尝试复合,坦白放弃她是最可怕的错误。然而,安娜贝拉拒绝了。鲍华以防她回心转意,告诉她他不会搭升降机,而是走楼梯离开她的公寓。但她没有。1996年,安娜贝拉在法国塞纳河畔讷伊死于心脏病,并葬在帕西墓园(英语:Passy Cemetery)。
相关
- 拉克坦提乌斯拉克坦提乌斯(拉丁语:Lactantius,240年-320年)。古罗马基督教作家之一,曾于古罗马高层中供职。他著有大量解释基督教的作品,博采众长,富于变化。在文艺复兴时期仍具有广泛影响力,被后
- 不导电绝缘体(英语:Insulator),又称电介质或绝缘子,是一种阻碍电荷流动的材料。在绝缘体中,价带电子被紧密的束缚在其原子周围。这种材料在电气设备中用作绝缘体,或称起绝缘作用。其作用
- 异氰酸甲酯异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是由光气(Phosgene)与甲胺(Methylamine)作用后合成的化学品,多用于制造农药。这种化学物,与Zyklon B一样亦曾用于在二次大战时屠杀犹太人,也是印度博帕
- 埃德·谢弗爱德华·托马斯·“埃德”·谢弗(Edward Thomas "Ed" Schafer,1946年8月8日-,北达科他州俾斯麦),美国政治家,美国共和党成员,曾任北达科他州州长(1992年-2000年)、美国农业部长(2008年至
- 群益证券群益金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群益金鼎证券、台证所:6005)为台湾的证券公司,也是群益金融集团的主要公司。群益证券由陈田文成立于1988年6月,最初资本额新台币3亿元;1993年起陆续
- 月球探测任务列表本表尽量彻底地记录世界各国的航太工程中,有史以来以探测月球为目的而发射出的探测器的简略概况。台湾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与国家太空中心
- 少年感化院未成年犯管教所(英语:Youth detention center)是很多国家犯罪或违反法律的未成年人服徒刑或接受强制管教辅导的场所。不少国家认为被判刑的少年犯问题比其他接受管教的少年严重
- 244年王
- 衡平法院在普通法系中,衡平法(英语:equity)是指法院在判例法及成文法之外采用的一系列法律原则。衡平法起源于十三到十四世纪的英国。传统上,普通法对原告的救济措施较为受限,仅限于赔偿以
- 隔离演说隔离演说(Quarantine Speech)是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于1937年10月5日在芝加哥发表,呼吁国际社会“隔离侵略者国家”,不同于当时流行在美国的中立和不干涉的政治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