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

✍ dations ◷ 2025-02-23 19:37:21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一条带有多重历史特殊意义的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提出,首次正确界定了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被认为对于认识中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秦岭-淮河线成为南北政权的分界线,分别为魏晋南北朝(220-589),以及金朝/蒙元和南宋时期(1127-1276),两个时期的南方偏安政权皆由汉人建立。“秦岭-淮河线”的意义包括:迄今为止找到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线的记载是出版于1908年,由张相文所著的《新撰地文学》在185页中指出:秦岭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郧县,全长1600公里,面积上万平方公里,南北最宽处达上百公里。最高峰为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67.2米)。下面是各个专家所指出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段划分方法:主张南北分界线秦岭段划在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处。按照刘教授的说法,由于山地海拔在逐渐升高,气温在下降,在海拔800米等高线的位置,亚热带就结束了,橘子、竹子这些亚热带的指示性植物已经见不到了。南方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因此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应与南坡800米等高线重合。主张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划在秦岭北坡700米等高线处,因为从秦岭北坡的角度看,整个关中盆地是暖温带,但随着气温的降低,在700米等高线处,气候已经不是暖温带了,而是山地气候,越来越冷了。主张将南北分界线划在秦岭的主脊线上,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山两边垂直自然带的完整,正好可以两相比较,看出南北之不同。但秦岭找不到明确的主脊线,可能连接一些较高峰的海拔最高点作为秦岭的脊线。北宋之朝,黄河与淮河大抵相安无事。虽然从西汉开始,淮河就多为黄河所侵,但黄河少有入淮之事。北宋末年,战乱频繁加上故意破坏,黄河乏人管理,黄河决溢多次入泗淮。自明中叶以来,“每淮水盛时,西风激浪,白波如山,淮扬数百里中,公私惶惶,莫敢安枕者,数百年矣”,破釜塘、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万家湖等陂塘和小湖连接成洪泽湖。淮河长期不再有入海口,改在三江营汇入长江。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再度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此后黄河大致以山东大清河河道为入海口至今。从古至今淮河受到的人工干预太多,水库、运河、人工河渠将其分割得支离破碎,难以找到淮河的干流或主河道。淮河因为黄河夺淮一事失去了下游,想要将它的干流具体化为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地理学家们规定洪泽湖以下以人工水渠——1952年建成的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分南北。但是苏北灌溉总渠走向为西南-东北,以此分南北尚不太合适。江苏省淮安市的淮河上有一标志南北分界限的标志物。安徽省蚌埠市的龙子湖边亦有一标志南北分界限的标志物。但地理学界一般认为,只有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上才能界定一条真正的界限,在实际的地表上,是不可能画出的。因此地理学界对于淮安市、蚌埠市的标志不太认可。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秦岭-淮河线仅仅是将中国的东部地区分为南北,却未将西部地区分为南北。所以,地理学界就有着两种不同的秦岭-淮河线西延线划分方法。沿着秦岭-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划分。此线的划分依据是青藏高原的完整性,也就是以青藏高原的北界作为中国西部分南北的界线。沿着秦岭-阿尼玛卿山-昆仑山划分。此线的划分依据是非季风区与季风区的分界线,也就是以季风区北界的西段作为西部分南北的分界线。两种划分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将柴达木盆地列入中国南方。但是“柴达木盆地属于西北地区还是青藏地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极大的争议,因此,秦岭-淮河线西延线也随之富有争议。

相关

  • 形态音位学词法音位学(英语:morphophonology 或 morphonology)是语言学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词法学与语音学或音位学的联系。主要关注语素(即最小的意义单位)在组合成词时发生的音变。词法音位
  • 定义域定义域(英语:Domain),是函数自变量所有可取值的集合。给定函数 f : A → B {\displaystyle f:A\righ
  • 自慰史自慰史介绍人类性史上对自慰的社会态度、科学研究、伦理以及艺术描绘的变化。自行刺激性器官在不同的宗教、立法、社会争议、维权行动以及性学研究者中各有不同的观点。社会
  • 自旋电子学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一个混成词,意思是“自旋输运电子学”),也被称为spinelectronics或fluxtronics,是除了基本的电子电荷之外,在固态电子器件中电子内在自旋的及其关联磁矩的
  • 外星生命入侵外星生命入侵或外星人入侵(Alien Invasion)是科幻作品里常见的一种要素,故事大多是描写低等的外星生物或具高度文明的外星人来到了地球,并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构成威胁,到最后地球
  • 含水量含水量(又称水分含量,含湿量)是指某材料中水的多少,该材料可能是指土壤、岩石、陶瓷亦或水果、木头等等。含水量在诸多科技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它一般用比值来表示,其大小可以从零
  • 日尔曼语日耳曼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欧洲日耳曼民族的语族。这一族语言有鲜明的特征,最著名的有关于辅音演变的格里姆定律。一些早期(约公元2世纪)的日耳曼语言发展出自己
  • 就职日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举行,标志着新一届美国总统任期的开始。实际上,美国宪法中对就职典礼所规定的唯一一项,就是在总统进入总统办公室执政前,必须进行宣誓。然而随着历史的推移,就
  • 有根树系统发生树(英语:phylogenetic tree)又称演化树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是表明被认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各物种间演化关系的树状图。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cladogram)。在图中,每
  • 托斯登·威塞尔托斯坦·尼尔斯·威泽尔(瑞典语:Torsten Nils Wiesel,1924年6月3日-),瑞典神经科学家,与大卫·休伯尔(David H. Hubel)由于对视觉系统的讯息处理过程之研究,而和研究左右脑半球的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