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敦

✍ dations ◷ 2025-08-14 10:20:19 #1909年出生,1942年逝世,日本小说家,东京都出身人物,东京大学校友

中岛敦(1909年5月5日-1942年12月4日),日本小说家,1933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国文学系,曾任私立横滨高等女子学校(今横浜学园高等学校(日语:横浜学園高等学校))国语及英语教师。

1909年5月5日,中岛敦出生于东京市四谷区箪笥町59号,母亲名叫千代子,父亲中岛田人是中学汉字教师,祖父中岛庆太郎是汉学家。中岛敦是这个汉学世家的长男,有着深厚的汉学基础。1910年,父母离异,中岛敦被寄养在琦玉县久喜町的祖父母家中。1914年2月,父亲再婚。1916年,被接到父亲工作的奈良县郡山与父母一同生活,就读于郡山当地的一所普通小学。1918年与1920年,其父先后调任滨松市、京城府,中岛敦跟随父亲调动两次转学,均就读于当地的普通小学。

1922年,中岛敦进入京城中学读初中。1923年3月,妹妹澄子诞生,继母去世。次年4月父亲再婚。1926年1月,三胞胎的弟妹出生(但他们均在幼儿期就死了);同年4月,中学毕业,第一高等学校文科甲类入学,搬入学校宿舍,与邻舍的冰上英广相识。1927年春,因肋膜炎休学一年;夏,前往伊豆下田旅游;11月,在第一高等学校校友会发行的《校友会杂志》上发表了《下田の女》。1928年,第一次哮喘病发作。1929年2月,担任文艺部委员;4月,担任编辑《校友会杂志》编辑;秋,与冰上英广、吉田精一等十几人创办了同人杂志《しむほしおん》。

1930年4月,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科入学,在校期间阅读了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的全部作品,热衷于跳舞和麻将;六月,伯父中岛端去世。1932年3月,与桥本たか结婚;8月,在居住于旅顺的叔父比多吉的帮助下,前往中国满洲旅行;秋,参加了朝日新闻社的入社选拔,因第二次体检不合格被拒。

1933年3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论文为《耽美派の研究》;同年四月,同大学院入学,主攻森鸥外的研究。同时在父亲学生所经营的私立横滨高等女学校担任教员,教授国语与英语。在教学之余也研究英国文学与中国文学。4月妻子生下长男中岛桓。9月,《斗南先生》创作完成(斗南先生即中岛敦的伯父中岛端)。11月,妻子来到东京,居住在目黑区绿丘。这一年,中岛敦开始动笔撰写《北方行》。

1934年2月,《虎狩》完成,参与了《中央公论》的征稿在,并于7月作为选外佳作刊登。3月,退出大学院。9月,哮喘病发作险些丧命。1935年,开始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1936年,在横滨市中区本乡町定居,并前往小笠原旅行;4月,继母去世。在这段时间里,他曾拜访深田久弥。8月,前往中国旅行。11月,完成《狼集记》。1937年1月,长女正子出生,仅三日后便死亡。在11月到12月之间,创作了和歌五百首,在因哮喘无法入眠的夜晚,便一个人下将棋取乐。

1939年1月,《悟净叹异》脱稿。这一年里,中岛敦翻译了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作品《スピノザの虫》。他的哮喘症状加剧,但是仍然继续着对相扑、天文学以及音乐的兴趣。1940年2月,次子中岛格诞生。大约在这段时间,他开始学习亚述、古埃及历史。1941年,《ツシタラの死》脱稿;2月,从横滨高等女子学校休职。

1942年7月,中岛敦经由朋友深田久弥推荐,在文学杂志《文学界》发表了〈山月记〉和〈文字祸〉(发表时两篇题名为《古谭》),接着发表《光·风·梦(日语:光と風と夢)》(芥川赏候选作品)。12月4日,中岛敦因气喘病发而过世,享年三十三岁。

中岛敦一生命运坎坷,除从小身体羸弱,罹患气喘,曾几度病危,又常遭逢生离死别的痛苦:二岁时父母离异,三岁时祖父去世,十五岁时继母过世,十八岁时两个弟弟陆续死去,二十二岁妹妹去世,二十八岁第二位继母又亡,二十九岁时长女出生三天就夭折。一生中屡次遭逢亲人过世,使得中岛敦性格十分细腻敏感,时常思考着“生命存在”的问题。而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官方开始独尊洋学,再加上甲午战争后,日本高官普遍轻视中国,使得汉学家成为一种尴尬的过时产物,这些都成为中岛敦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遗作


相关

  •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和记者常用的表达方式,意思是一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往年的增长率。更一般地来探讨,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
  • 伊拉克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通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西亚—中东地区的共和国。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
  • 调音方法调音方法(英语:Manner of articulation),也称发音方法,在语音学上指发音时舌头、唇部及其他调音器官发出特定语音的方法。此一概念通常使用于子音的产生。对于任一个调音部位,存在
  • 肉圆肉圆(英文:Ba-wan)(台罗:Bah-uân;白话字:Bah-oân)是一种台湾的特色街头市民小吃,名称源自于其外观,肉圆一般为直径6~8公分左右的半透明扁圆形,是一种以地瓜粉、太白粉、或在来米粉、
  •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即公车孝廉连署上书,指康有为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率同梁启超等公车孝廉联名向北京的光绪皇帝上书,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 ATC代码 (D11)(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陈介祺陈介祺(1813年-1884年),字寿卿,又字酉生,号伯潜,又号簠斋,山东潍县(今潍坊)人,清朝官员,金石学家。清朝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自幼勤奋好学,随父在京求学,“以诗文名天下”。二十岁时与阮元
  • 修道院长宫修道院长宫(波兰语:Pałac Opatów w Oliwie)是位于波兰格但斯克的一座洛可可式宫殿建筑。宫殿始建于15世纪,分为旧宫和新宫。战间期时这里曾是博物馆,展示格但斯克(但泽)地区的历
  • 朱台浤庆定王朱台浤(1475年-1551年),明朝第六代庆王,恭王朱寘錖的庶第一子。弘治十六年(1503年)袭封庆王,在位二十一年。嘉靖三年(1524年),朱台浤因贿赂镇守太监李昕、总兵官种勋,及在安化王之
  • 赵仁珪赵仁珪(1942年6月-),北京人,中国唐宋文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