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世巨型动物群

✍ dations ◷ 2025-07-07 16:55:00 #史前哺乳动物,更新世动物,巨型动物

更新世巨型动物群(英语:Pleistocene megafauna)是指成年体重超过44千克(97英磅),生活于更新世而在第四纪灭绝事件中灭绝的巨型动物群。

末次冰期为更新世晚期第四纪冰河时期中的最近一次冰期,始于 125,000 年前,结束于 14,500 年前。末次冰期在末次冰盛期时达到极盛,冰盖在距今 33,000 年前开始发展,并在 26,500 年前达到颠峰。北半球冰川在 19,000 年前开始消退,南极洲冰消则发生在 14,500 年前,也被认为是导致 14,500 年前海平面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猛玛平原(英语:mammoth steppe)为一极广阔的平原,范围自伊比利半岛开始横跨欧亚大陆,跨越白令陆桥并包括阿拉斯加及育空地区。白令陆桥的出现肇因于陆地冰盖封存水所造成的海平面下降,陆桥在 11,000 年前因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在末次冰盛期时,欧洲大陆的气候远较今日来得干冷,北方为极漠(英语:polar desert),而南方则多为草原或冻原,仅有南欧山区有零星森林与林地分布。

各大陆上的化石证据显示许多大型动物在末次冰期接近结束时灭绝,而这些动物被称为更新世巨型动物群。巨型动物群一般的定义为成年体重超过 44千克(97英磅) 的动物。在欧亚大陆上,古菱齿象在 100,000–50,000 年前绝种;洞熊()、梅氏犀(英语:Stephanorhinus)()、转角羚羊()与欧洲河马在 50,000-16,000 年前绝种;洞鬣狗、披毛犀、猛玛象在 16,000-11,500 年前绝种。大角鹿属在 11,500 年前绝种,但西伯利亚西部的族群则在 7,700年前才绝种。弗兰格尔岛岛上的猛玛象直到 4,500 年前才绝种。当这些物种灭绝时,以它们为食的掠食者也相继走向绝种。似剑齿虎属在 28,000 年前绝种,穴狮在 11,900 年前绝种,欧洲豹在 27,000 年前绝种。更新世晚期包含了一系列剧烈的气候震荡,同一地区的气温差异可能达到 16 °C,被认为是巨型动物群灭绝的原因之一。末次冰期兴盛时并无巨型动物群的灭绝事件发生,显示低温和冰河盛行并非导致它们灭绝的原因。

现代人类的祖先最早出现于 195,000 年前的东非,一些人类于 60,000 年前离开非洲,并于 50,000 年前抵达中亚并在之后抵达欧洲。43,000-45,000 年前的意大利、大不列颠岛以及 40,000 年前的欧洲大陆上有人类遗址的发现。另一支人类离开中亚并于 27,000 年前抵达当时位于北极圈内的亚纳河和西伯利亚地区。因人类猎杀而死亡的猛玛象遗骸发现于 45,000 年前西伯利亚中部的叶尼塞河。现在人类在 20,000-11,000 年前跨越白令陆桥并抵达北美洲。在新月沃土地区,最早的农业发展于 11,500 年前。

四个理论被认为是更新世巨型动物群灭绝的主要原因:被人类狩猎殆尽、气候变迁、疾病散播、或是彗星与小行星撞击。以上理论并非完全互斥,可能是综合了两项以上的原因才导致了灭绝。目前找到的证据多半指向人类活动是更新世巨型动物群灭绝的主因。

北美洲巨型动物群的灭绝事件发生在约 12,700 年前,90 属超过 44 公斤的物种走向灭绝。更新世晚期的北美洲动物相包括地懒、短面熊、貘(加州貘)、西猯科(古猯属及平头猪)、美洲拟狮、巨龟、北美猎豹、斯剑虎与似剑齿虎属、恐狼、高鼻羚羊、骆驼科(拟驼及两种大羊驼)、至少两种美洲野牛属、罕角驼鹿(英语:Cervalces scotti)、灌木牛及林地麝牛、14 种叉角羚(13 种已灭绝)、马、猛玛象与乳齿象、美丽犰狳(英语:Dasypus bellus)与雕兽、巨河狸、以及部分鸟类例如畸鸟。现今北美洲体型最大的陆地野生动物为美洲野牛。

更新世时期的南美洲物种十分多样化,包括大地懒、长颈驼、居维象、星尾兽、雕齿兽、南美土著马、箭齿兽、剑乳齿象。当时主要的掠食者为细齿巨熊及斯剑虎。现今南美洲体型最大的陆地野生动物为南美貘。

欧亚大陆的巨型动物群与北美洲类似,包括真猛玛象、草原猛犸、古菱齿象、原牛、西伯利亚野牛、穴狮、洞熊、洞鬣狗、似剑齿虎属、大角鹿、残暴北极熊、披毛犀、梅氏犀(英语:Stephanorhinus)、板齿犀。现今欧洲体型最大的陆地野生动物为欧洲野牛,亚洲则为亚洲象。

澳洲巨型动物群由有袋类、单孔目、鳄目、龟鳖目、巨蜥及数种不会飞的鸟组成,包括巨型短面袋鼠、双门齿兽属、袋狮、牛顿巨鸟、驰鸟科(英语:Dromornithidae)、沃那比蛇、古巨蜥。

许多岛屿上独特的巨型动物群在人类到来后快速走向灭绝,包括弗兰格尔岛、圣保罗岛、海峡群岛上的侏儒猛玛象;新西兰的巨型鸟类恐鸟与哈斯特鹰,马达加斯加的巨型狐猴(巨狐猴、古原狐猴及古大狐猴)、3 种马达加斯加河马、巨龟、Voay(英语:Voay)、象鸟;马斯克林群岛上的数种巨龟;弗洛勒斯岛与其他数个岛上的侏儒剑齿象;新喀里多尼亚的卷角龟属及马氏鳄亚科;加勒比地区的巴哈马仓鸮(英语:Tyto pollens)、古巴巨鸮(英语:Ornimegalonyx)、Megalocnus(英语:Megalocnus);夏威夷州的异嘴鸭(英语:moa-nalo);地中海群岛的大角鹿属、矮象(英语:Dwarf elephant)、河马属;加那利群岛的歌利亚氏蜥、特内里费巨鼠及大加那利巨鼠(英语:Gran Canaria Giant Rat)、特内里费巨龟、大加那利巨龟(英语:Geochelone vulcanica)。

相关

  • 伊索伊索(希腊文:Αἴσωπος ;拉丁字母转写:Aísôpos),相传为《伊索寓言》的作者,生平不详,甚至难以肯定是否真有其人。据传说,伊索约生活于公元前七世纪至六世纪。伊索的名字最早出
  • Brodmann分区布罗德曼分区(Brodmann area)是一个根据细胞结构将大脑皮层划分为一系列解剖区域的系统。神经解剖学中所谓细胞结构(Cytoarchitecture),是指在染色的脑组织中观察到的神经元的组
  • 恋医学恋医学癖(英语:Medical fetishism)是一种恋物癖形式,对涉及医疗或临床的相关物体、行为、场所或情境产生恋物癖。这包括在性角色扮演中扮演与医疗相关的人士,例如各科医师、护理
  • 奥林帕斯山坐标:18°24′N 226°00′E / 18.4°N 226°E / 18.4; 226 (奥林帕斯山(Olympus Mons))奥林帕斯山(拉丁语:Olympus Mons)是火星上的盾状火山,亦为太阳系中已知最高的山,高于基准面21
  • 韦尔图尔诺韦尔图尔诺(意大利语:Velturno;德语:Feldthurns),是意大利北部波尔扎诺自治省的一个市镇,位于其省会波尔查诺的东北方约25公里处。总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2721人,人口密度113.4人/平方
  • 吕坤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号抱独居士、心吾、新吾,河南宁陵县人(今属河南商丘),明朝官员、思想家,写有《呻吟语》,因被卷入国本之争,“第一次妖书案”中,有心人说吕在
  • 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德语:Johann Gottfried Herder,姓或译赫德;1744年8月25日-1803年12月18日),德国哲学家、路德派神学家、诗人。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德语:;英语:)成为浪漫主
  • 各国煤产量列表这是一个2012年的各国煤产量列表,数据基于英国石油出版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13,其中对煤产量大于100万吨的国家进行了排名。
  • 谢克昌谢克昌(1946年-),山西五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政治人物。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山
  • 许荣哲许荣哲(1974年-),台湾小说家、编剧、导演,台南下营人。毕业于国立中兴大学水土保持学系,国立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研究所、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双硕士。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