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文·里夫林

✍ dations ◷ 2025-09-18 14:11:06 #鲁文·里夫林
鲁文·里夫林(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kenaz","Taamey David CLM","Taamey Frank CLM","Frank Ruehl CLM","Keter YG","Shofar","David CLM","Hadasim CLM","Simple CLM","Nachlieli","SBL BibLit","SBL Hebrew",Cardo,Alef,"Noto Serif Hebrew","Noto Sans Hebrew","David Libre",David,"Times New Roman",Gisha,Arial,FreeSerif,FreeSans} ראובן ריבלין‬‎,1939年9月9日-),以色列律师,政治人物,曾加入利库德党。2014年7月起,担任以色列总统。鲁文·里夫林支持少数人权利,特别是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的公民权利,他反对两国方案,支持一国方案。鲁文·里夫林生于耶路撒冷,毕业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1988年,当选以色列议会议员。2003–2006年以及2009–2013年,两次担任以色列议会议长。2014年6月10日,里夫林击败梅厄·谢特里特,当选以色列总统。里夫林是以色列政坛中对外鹰派,他曾支持一国方案、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并支持在约旦河西岸扩大犹太人定居点;他也致力于提高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的权益。他认为,很多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支持一国方案,如果以色列将阿拉伯城镇移交治理能力远逊于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对他们来说是大灾难。在另一方面,若以色列赋予更多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公民权,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的数量会增加,有利于减少以色列对他们的歧视;若所有巴勒斯坦人都有以色列公民权,以色列的穆斯林数量会超过犹太人。而一国方案将会给以色列很大的挑战,包括被“灭国”而更仇视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无法用隔离墙等伤害巴勒斯坦人的手段来减少恐怖攻击,必须更合理的将更多资源分配给巴勒斯坦人等。

相关

  • 肌尾噬菌体科肌尾噬菌体科(学名:Myoviridae),又译作肌病毒科。在希腊文中mys(myo-)、myos有肌肉、与收缩的尾巴有关。宿主为细菌和古细菌。整个噬菌体的构造包含头部(病毒颗粒)和尾部,病毒颗
  • 退伍军人症军团病,又名退伍军人症是由军团菌引发的非典型肺炎。 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肌肉疼痛、头痛。有时亦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军团病的症状通常在暴露后两到十天
  • 性器官人类的性是指性的质量,或指人类怎样对性予以体验或表达。性可能经历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思想、幻想、欲望、信仰、态度、价值观、行为、实践、角色和关系。这些可能表现
  • 上腹壁动脉在人体解剖学中,上腹壁动脉(superior epigastric artery)指的是由内胸动脉(英语:internal thoracic artery)延伸入腹腔的动脉,并会与下腹壁动脉于肚脐形成动脉吻合(英语:anastomoses)
  • A+E电视网A+E电视网(英语:A+E Networks,全称A&E Television Networks,曾缩写为AETN)是一家通过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实现在美国及海外地区联播的电视网。“A&E”是艺术(Arts)与娱乐(Entertainme
  • 拉尔夫·阿尔菲拉尔夫·艾舍尔·阿尔菲(英语:Ralph Asher Alpher,1921年2月3日-2007年8月12日),美国犹太裔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阿尔菲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天分。阿尔菲在乔治·华盛顿大
  • 夏尔·戴高乐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法语: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是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 爱尔兰海爱尔兰海(英语:Irish Sea、爱尔兰语:Muir Éireann )位于英国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之间;它南端的圣乔治海峡处于爱尔兰和威尔士之间,北端的北海海峡处于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两者都与
  • 杰马里·莱恩让-马里·莱恩(法语:Jean-Marie Lehn,1939年9月30日-),法国化学家,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超分子化学 ,尤其是穴醚的合成。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业处上座部佛教业处(巴利语:kamma-ṭ-ṭhāna;梵语:karma-s-thāna),佛教术语,本指工作处、职业;“业”(kamma)指:造作、行为、工作,“处”(ṭhāna)指:位置,环境,因素,站立在,停留,“业处”即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