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果糖浆
✍ dations ◷ 2025-11-20 01:59:24 #高果糖浆
高果糖浆(英语:High-fructose corn syrup、简称HFCS)亦称果葡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或葡萄糖异构糖浆,是以酶法糖化淀粉所得到的糖化液经葡萄糖异构酶的异构作用,将一部分葡萄糖异构成果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一种混合糖浆。果葡糖浆亦特指果糖含量较低的混合糖浆。在美国,高果糖浆常用于增加商业食品的甜味,例如各类饮品、面包、麦片、零食、烟肉、酸奶、汤料和调味剂等。高果糖浆的系列中以用于碳酸饮料的HFCS 55号最为常见(55%果糖、42%葡萄糖),还有多见于烤焗食品的HFCS 42号(42%果糖、53%葡萄糖),而HFCS 90号(90%果糖、10%葡萄糖)主要用于与42号调配成55号。在α-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含淀粉(通常为转基因作物)的浆液被转化为糊精;糖化酶可将糊精催化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则经葡萄糖异构酶的异构作用,形成果糖。葡萄糖异构酶在摄氏60至70度时催化效率最高时,葡萄糖的转化率可达到53.5%至56.5%,此反应需经较长时间达到反应平衡,因此在实际的催化反应上一次只能将45%左右的葡萄糖转化为果糖形成高果糖浆。生产上为获取甜度更大的高果糖浆,通常会将混合物中的葡萄糖分离出来,反复进行异构化生成果糖从而提高混合糖浆中的果糖含量。高果糖浆在美国的饮食工业中受到重用主要是传统的蔗糖供应短缺和价格高企所导致,美国政府对进口蔗糖征收关税及津贴本土玉米产业让其产品之一的高果糖浆符合了美国商家的成本效益。而评论就高果糖浆得到广泛应用表示关注,他们认为高果糖浆本身经过更为复杂的工业处理程序,比起蔗糖对人体健康带来更多的坏处,包括影响进食者的味觉所导致的体重增加,高果糖浆亦被认为是有某些食品中含有的偏高水银成分的来源,长期摄取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一些研究认为,高果糖浆里面的葡萄糖跟果糖是分开的、而且果糖量略高于蔗糖,但蔗糖分子则是一个葡萄糖跟一个果糖组成,这样的不同让高果糖浆的健康风险高于蔗糖;也有统计认为,光是以高果糖浆取代蔗糖这件事,会明显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用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光是用蔗糖来取代高果糖糖浆,就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或晚几年发病)。美国玉米加工协会(英语:Corn Refiners Association)对这些声音进行反击并制作网页及广告宣传高果糖浆对比蔗糖没有特别害处。美国医学会则表示高果糖浆不大可能引致比蔗糖更严重的痴肥现象,因为两者有相近的葡萄糖/果糖比例,但期望更多其他对该题材的独立研究。自1976年至2010年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是将高果糖浆与玉米糖浆分类为GRAS的“一般认可为安全”。也有一些研究认为,糖的安全食用量本来就很低,就算来源是甘蔗或甜菜、安全食用量也不会增加多少;长期摄取过量甜食后会出现严重的成瘾性,并提高各种慢性病的患病几率;若大幅减少甜食摄取量至安全摄取量,其戒断症状可能会是严重的精神疾病。过去认为使用果糖代替砂糖,在相同甜度下可以减少热量摄取,而且果糖在预防及控制糖尿病上较佳。但此观点已经遭到挑战。有研究者提出高果糖糖浆可能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使人罹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几率增加。指出高果糖浆的化学结构会刺激食欲,可能使肝脏将更多的威胁心脏安全的甘油三酯输出到血液中。另外,果糖可抑制体内的微量元素铬,而正三价的铬在维持血糖、胰岛素和胆固醇的正常水平上起重要的作用。果糖主要是由基因改造玉米制造的,因此成本很低。玉米果糖已经上市40年了,由于价格便宜,渐渐为广大的食品及饮料业者采用来取代高价的蔗糖。2013年1月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研究发现,老鼠喂食玉米果糖以及喂食葡萄糖,以核磁共振侦测其脑部血流的变化。发现脑部下视丘纹状体的饱食中枢的血流量,喂食玉米糖浆者老鼠并不会产生任何变化,而喂食葡萄糖血流量会降低。这代表玉米果糖并不会使老鼠产生饱足感,而停止摄取食物,如此很容易造成肥胖。这个观察,可能解开现代人为何会肥胖的部分答案。这研究的发现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最近研究发现,使用代糖饮料愈多的人,肥胖愈厉害,且心脏血管疾病风险越高,都可能是代糖无法改变饱足中枢血流,而得到饱足感。2013年1月的糖尿病照护杂志(英语:Diabetes Care)(Diabetes Care),在美国青少年女性每天平均摄取玉米果糖132公克,男性每天摄取203公克,成人每天147公克。摄取玉米果糖愈多者,经由肝脏代谢产生的三酸甘油酯血中愈高。玉米果糖甚至干扰肝脏尿酸的代谢,造成血中尿酸的升高越严重。健康人每天摄入高果糖糖浆每公斤体重3公克,吃过量,连续6天,就可能累积成脂肪肝,以60公斤男性为例,每天吃180公克的高果糖,连续6天就可能累积脂肪肝。2015年3月号《营养学期刊》《 Journal of Nutrition 》中美国犹他大学医学研究指出,食用高果糖浆的实验母鼠,死亡率比食用一般糖分的母鼠高出1.9倍,一胎生育幼鼠的数量也减少26.4%。并表示约在1970年代中期,美国催动改用高果糖浆的食品潮流,这个改变刚好与糖尿病与肥胖症在美国盛行的开始时间高度吻合。
相关
- 心跳过缓Bradycardia is a condition wherein an individual has a slow heart rate, typically defined as a heart rate of under 60 beats per minute (BPM) in adults. Bradycar
- 温带海洋性位于南北纬40至60度的大陆西岸,除亚洲、非洲和南极洲没有外,其余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欧洲大陆西部及不列颠群岛最为典型。常年盛行来自海洋的西风,西岸常有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风从
- 五大湖区五大湖地区(Great Lakes Region)是指由环绕北美洲五大湖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星
- A07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07(止泻药,肠道抗炎/抗感染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 弃婴保护舱弃婴保护舱(baby hatch)是一种容器或场所,让因为某些理由而无法继续养育婴儿(通常是新生儿)的家长,能匿名的将婴儿放置于其中,之后会有特定人士前来收取并照顾。这样的设施在中世纪
-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英语: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是一个现代医疗的外科,该外科主要治理头部、颈部、脸部、下颌、口腔和颌面部位,包括软组织和硬组织的损伤和疾病,并通过药物及
- 抗 TPO/微粒体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或简称抗甲状腺抗体(a
- 控制论控制论(英:Cybernetics)是探索调节系统的跨学科研究, 它用于研究控制系统的结构,局限和发展。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将控制论定义为“对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与通信的科学研究。”
- 斯里尼瓦瑟·瓦拉德汉斯里尼瓦瑟·瓦拉德汉 FRS(英语:Srinivasa Varadhan,1940年1月2日-),印度裔美国人,数学家。他以对概率论的基础性贡献而闻名。1959年他获得 University of Madras 的本科学位,1963年
- 苏丹红一号苏丹红一号(Sudan I,分子式:C16H12N2O)也称为苏丹一号,是一种工业用油溶性偶氮染料,也被工业应用中称为溶剂黄 14或油溶黄R。苏丹一号的化学名为1-苯基偶氮-2-萘酚,在不同的生产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