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解石
✍ dations ◷ 2025-02-23 14:18:38 #方解石
方解石(英语:calcite)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的稳定形态,呈现菱面体或偏三角面体,聚形呈钉头或犬牙状。其中,菱面体有双折射性。方解石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在地球的表面广泛分布,石灰岩和大理岩中含有方解石。
在温泉区中也可以找到方解石,它是温泉区的矿脉矿物,
在地洞穴中钟乳石和石笋也可以找到方解石,
方解石还是海洋生物外壳组成的成分,浮游生物,有孔虫类,红色海藻的坚硬部分,一些海绵、棘皮动物、苔藓虫门,和牡蛎壳的主要成分。霰石加热到470°C会变成碳酸钙。方解石具有三组完全菱面体解理,因此结晶常呈方块状。敲击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其似硬石膏成块,击之块块方解,墙壁光明者,名方解石也”。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常为菱面体、六方柱体及板状体。经常呈聚片双晶及接触双晶。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在石灰岩地区,溶解在溶液中的重碳酸钙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出方解石,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等自然景观。纯净的方解石(冰洲石)是无色透明的,比较少见,多数呈乳白色。若含铁、锌、钴、锰、铜等元素,则会呈现浅黄、浅红、紫、褐黑色。冰洲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方解石,因盛产于冰岛而得名,常作为观赏收藏用。非常纯净完全透明的冰洲石晶体具有强烈双折射功能和最大的偏振光功能。将冰洲石放在画有线条的纸上,就能看到线条会变成双重影像。如果方解石的内部不含杂质或裂痕,不带双晶或歪曲,并且晶体达到一定大小,就可以切割成柱状,用于制作显微镜的棱镜,是无法用人造晶体替代的高级材料。大理石(Marble)是经过变质作用的方解石,通常为不透明的块状结晶,可能出现绿、灰、棕与红色,夹杂着石灰石等其他伴生矿物(Accessory minerals)。由于大理石成分较复杂,有时并不被视为方解石的一种,但其大部分的成分仍为方解石。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是组成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成分。在泉水中可沉积出石灰华,在火成岩内亦常为次生矿物,在玄武岩流的杏仁孔穴中,沉积岩之裂缝内常有方解石充填而成细脉,或透过生物学作用,以贝壳或岩礁的方式产出。方解石在冶金工业上用做熔剂,在建筑工业方面用来生产水泥、石灰。 玻璃生产中加入方解石成分,生成的玻璃会变得半透明,适用于做玻璃灯罩。方解石还可入药,有清热利湿;通脉解毒等功效,可治疗胸中留热结气,黄疸等。相信矿石疗法认为,方解石有稳定情绪的作用,还有人相信方解石球有聚财的功效。
相关
-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
- 社会认知理论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绒毛取样术绒毛取样术(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CVS),又称绒毛膜取样术,绒毛活检,抽绒毛,是一种检测染色体异常和遗传性疾病的产前检查的方法。绒毛取样术通过抽取胎盘中的一些细胞样本,并
- 秘教秘教,又称秘仪、密仪、密教、密意主义、密传教义等,指在一小众人间相传的秘密知识,及其组织和传授方式,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宗教术语,通常涉及神秘性、精神性或隐匿性的观点。秘教的
- 类血友病类血友病,温韦伯氏疾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简称vWD)、血管性血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凝血异常疾病,但是也可会在某些情况下得病。致病的原因是缺乏一种血小板凝聚所需要
- 树蛙Leptomantis Peters, 1867 Rhacoforus Palacky, 1898 (lapsus) Racophorus Schlegel, 1826 (lapsus)树蛙(学名:Rhacophorus)是无尾目树蛙科下的一个属,全世界大约有80种,大多皮色
- 奥米加三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又称n−3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3种为:ALA(存在于植物中的油),EPA和DHA(这二种发现存在于海洋动植物油中)。从脂肪酸分子中距离羧基
- 罗尔夫·马克西米利安·希沃特罗尔夫·马克西米利安·希沃特(瑞典语:Rolf Maximilian Sievert,1896年5月6日-1966年10月3日,瑞典语发音:)是一位瑞典生物物理学家、辐射防护专家,他主要贡献于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影
- 寒武纪寒武纪(Cambrian,符号Ꞓ)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41百万年前—485.4百万年前。其名称来自于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古代地名罗马名称“Cambria”,该地的寒武纪地层被最早研究。中文名称
- 泰坦巨蟒泰坦巨蚺属(学名:Titanoboa,意即“极大的蚺蛇”)是一个生活在古新世(约 6,000 至 5,800 万年前)的无毒、肉食性蚺类。已知的唯一种塞雷洪泰坦巨蚺(T. cerrejonensis)也是已知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