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磁反转
✍ dations ◷ 2025-04-25 03:56:55 #地磁反转
地磁逆转是指地球磁场方向的变化,也就是北磁极和南磁极的对调。地磁逆转的发生常常伴随着磁场强度的减弱,当新的方向确定后,磁场强度又会迅速增加。地磁场一般几万年甚至更久才会发生逆转,发生的频率也不固定。最近研究显示,地磁翻转的过程最快百年以内即可完成,颠覆以往认为需要千年的普遍认知。在20世纪早期,地质学家首次注意到一些火山岩并非朝向预期中的方向磁化。第一次针对地磁逆转的调查是由日本地球物理学家松山基范在1920年代完成的,他注意到有些日本岩石地磁反转,而它们都属于更新世早期或更早。在当时他提出地磁场可能曾经相反,但由于对地磁场的认识太少,因此地磁反转的理论只受到微小的关注。大多数1950年代末期对古代地磁场的研究都着重于调查磁极与大陆漂移。尽管一些岩石被发现会在冷却时反转磁场,大部分受磁化的火山岩在冷却时会留下地磁场存在的痕迹。最初认为逆转每一百万年发生一次,但在1960年代发现每次逆转的周期是无规律可循的。在1950和1960年代,研究船收集关于地磁场变化的资料。由于航线的错综复杂,整合航行资料与磁力计读数变得困难。但当资料绘制成图时,明显地有显著的规律连续磁性条带横越海底。在1963年,弗雷德里克·范恩(Frederick Vine(英语:Frederick Vine))以及卓门·马修斯(Drummond Matthews(英语:Drummond Matthews))联结哈里·海斯(Harry Hess(英语:Harry Hess))的海底扩张学说与已知的地磁逆转时间表,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如果新的海底获得了当前的地磁场,中洋脊的扩张会产生平行于中洋脊的磁性条带。加拿大人劳伦斯·莫里(Lawrence Morley(英语:Lawrence Morley))在1963年1月提出了相似的解释,但他的成果遭到《自然》及《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科学期刊的拒绝,直到1967年才被刊登在文学杂志《周六评论》(Saturday Review)上。自1966年开始,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站(Lamont-Doherty Geological Observatory)的科学家发现横越太平洋-南极洋脊的地磁数据图表与北大西洋雷克雅内斯中洋脊(north Atlantic's Reykjanes ridges)相互对应。相同的地磁异常现象在世界各海洋被发现,使得估算大部分海洋地壳诞生的时间变得可能。透过分析古地磁学的资料,我们现在知道地磁场自地球历史早期形成以来已经反转过数以万次。由于全球磁极时间表(Global Polarity Timescale, GPTS)越来越精确,揭示了过去地磁反转的发生速率是相当多变的。在某些地质年代间(如白垩纪稳定期),地磁场被观测到在数千万年间保持一个单一的方向。其他的时间似乎发生得非常迅速,五万年间发生了两次反转。最近一次反转是大约在78万年前的布容尼斯-松山反转。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发现在印度洋,地磁有所增强,但在整个美洲,地磁都呈现减弱。
相关
- 782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 吸器吸器(英语:Haustorium)是由真菌菌丝形成特化构造,使容易从宿主身上吸收养分,许多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吸器,例如在活物寄生菌(英语:biotroph)之情形,系以细胞内吸器来插入细胞吸收营养
- 有胚植物有胚植物,又称为高等植物,是那些最熟悉的植物,包括苔藓植物门、地钱纲、角苔纲、蕨类、石松、裸子植物、开花植物等,但不包括绿藻。有胚植物都是具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的复杂多细胞
- 真核延伸因子真核延伸因子有两种:真核延伸因子1(eEF-1)和真核延伸因子2(eEF-2)。氨酰-tRNA合成酶 · 阅读框架 · 起始密码子 · 终止密码子 · 核糖体结合位点:夏因-达尔加诺序列(+/-) · 科扎
- 大气河流大气河流是大气中由高浓度水蒸气形成的狭窄区域。大气河流经由狭窄通路输送水蒸气,通常沿着大面积的分散表面空气流动的边界,包括与在海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相关的一些额外区域
- 布林迪西布林迪西(意大利语:Brindisi)是意大利普利亚大区布林迪西省的首府,面积328平方公里,人口90,175人(2007年)。布林迪西在古时是希腊人的殖民地,当时古希腊人在此地定居。至公元前267年
- 康复力聚合草(学名:Symphytum officinale)为紫草科聚合草属的植物。分布在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 福建省、 四川省、 中国、 湖北省、江苏省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花语为“寂静”
- 乙状结肠乙状结肠是结肠终末部分,通常位于盆腔中,上在左髂嵴平面与降结肠相连,下在第三骶椎平面与直肠相接,长约40~50cm,因呈“乙”状弯曲而得名。
- 左前降支动脉左前降支动脉(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简称LAD),又称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branch of theleft coronary artery)或前降支(anterior descending b
- 生物集群灭绝生物集群灭绝是指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中,在一个以上并且较大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生物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的事件。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宏观生物,因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很难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