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各大洲
✍ dations ◷ 2025-05-15 11:37:13 #世界各大洲
洲,或大洲,指地球上的大块陆地地区,人类将现今的地球分为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欧洲(全称欧罗巴洲)、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大洋洲、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 (全称南亚美利加洲)及南极洲。从地质上来看,一个洲除了大陆外,还包括环绕它的大陆棚。大陆棚的地壳的平均密度是2.7克/立方公分,这与大洋底的地壳平均密度(3.1克/立方公分)相差很大。这个差别的原因是因为两种地壳的组成部分和形成过程不同。 (详见地壳)地理上一个洲是一个由海洋或其他自然边界完全或几乎完全与其他陆地隔离的相连的陆地。通过非常狭窄的陆地相连的陆地因此往往也被分为不同的洲,比如亚洲和非洲间,或北美洲和南美洲间。 亚洲和欧洲实际上是一个洲(亚欧洲)。亚洲和欧洲被分为两个不同洲的原因完全是历史原因。 希罗多德将当时欧洲人所知的地球分为三部分:亚洲、欧洲和利比亚(非洲的北部),当时非洲这个词指的仅仅是今天的突尼斯(罗马帝国时代的迦太基)。组成亚欧洲的是多块相连的板块,它们在地中海、乌拉尔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等板块缝合线或板块边界相连。 亚欧洲和非洲有时被统称为亚欧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有时被统称为美洲,虽然它们之间几乎不相连。因此对于如何划分,至今仍有争论,有时这些争论也有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地球上的陆地占地球表面的29%。“洲”与“大陆”在英文中皆为continent,但在汉语中意义有所不同。在汉语中,“大陆”为侧重于自然地理学的术语,指面积大于格陵兰的整块陆地;而“洲”为侧重于地缘政治的术语,洲界有人为而明确的划分,不仅包括作为主体的大陆,也包括周边岛屿乃至大陆架。地理教育在不同国家是由各国教育部门而定的。所以,板块与洲的分界和名称多有不同。七大洲是最普遍的分界模式,这七大洲从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洲。有些国家,例如美国并不认为大洋洲(Oceania)是一个洲。他们认为在地质学上澳大利亚洲(Australia)已是一个独立的洲。中国大陆、西欧和英语国家普遍使用7大洲,俄罗斯、东欧和日本普遍使用6大洲,而奥林匹克的五环标志所象征的只有有人类居住的5大洲。有些分界模式把某些大洲合并成超大洲。欧洲和亚洲合并成欧亚洲,欧亚洲和非洲合并成欧亚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合并成美洲。世界上还有其他的陆地分界方式,但是那些的使用者为少数。以下表格采七大洲方式分类,概述各洲面积及人口,以面积大小排序。阿非利加洲(非洲)南极洲亚细亚洲(亚洲)大洋洲(澳洲)欧罗巴洲(欧洲)北亚美利加洲(北美洲)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欧亚非大陆亚美利加洲(美洲)欧亚大陆大洋洲淹没的大陆
凯尔盖朗海台 · 西兰大陆 · 巽他古陆未来可能形成的超大陆
终极盘古大陆 · 阿美西亚大陆 · 新盘古大陆神话与猜测的大陆
库马里坎达姆大陆 · 雷姆利亚大陆 · 麦若普斯大陆 · 姆大陆 · 未知的南方大陆 · 亚特兰蒂斯
相关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英语:monobactam)、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基本上
- 凯尔苏斯凯尔苏斯(英语:Aulus Cornelius Celsus),(前25年-50年)。生于提比略统治时期(公元14年至公元37年)。他著有一部涵盖多种主题的百科全书,前5卷与农业相关,但现仅存关于医学的八卷,被称为
- 非洲之角非洲之角(索马里语:Geeska Afrika;吉兹语:የአፍሪካ ቀንድ;阿拉伯语:القرن الأفريقي),有时按照其地理位置,又称东北非洲,作为一个半岛,则又称索马里半岛。非洲之角位
- 老普林尼盖乌斯·普林尼·塞孔杜斯(拉丁语:Gaius Plinius Secundus,23年-79年8月24日),常称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古罗马作家、博物学者、军人、政治家,以《自然史》(一译《博物志》)一书留名
- 毛霉见段落。毛霉属(学名:Mucor)是一个包含大约有十多个品种的霉菌属,普遍可在泥土、植物的表面、腐烂的蔬果或消化系统中找到它,它可以制作豆腐乳。霉菌是一种真菌,它的菌落的颜色一
- 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英语:postpartum depression,PPD)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分娩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
- 凤凰城菲尼克斯(英语:Phoenix),又译凤凰城,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凤凰城于1881年2月25日被注册为城市,当时凤凰城在纳瓦霍语中被称为Hoozdo,意为炎热之地;在西阿帕契语中被称
- 立体渲染立体渲染(英语:Volume rendering),又称为体绘制,是一种用于显示离散三维采样数据集的二维投影的技术。一个典型的三维数据集是CT或者MRI采集的一组二维切面图像。通常这些数据是
- 蟾毒色胺蟾毒色胺(bufotenin、5-HO-DMT、bufotenine)是一种与血清素相关的色胺类物质,是存在于某些蟾蜍皮肤(得名于蟾蜍属)、蘑菇、高等植物和哺乳动物中的生物碱,结构与二甲基色胺、脱磷
- 闪电闪电,一般是专指对流层大气放电,是静电放电现象的一种。当空气作为一种介质时,空气中的各种微粒互相碰撞和摩擦便会使该空气介质两面的正负电荷的量持续积累,这时加于该空气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