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 (佛教)

✍ dations ◷ 2025-09-07 03:10:36 #佛教名数3

三宝(梵语:त्रिरत्न,转写:triratna;巴利语:tiratana;或梵语:रत्नत्रय,转写:ratna-traya;巴利语:ratanattaya),指佛宝、法宝和僧宝,是佛教的最基本信仰和教义,即佛教的核心和基础。之所以称之为“宝”,因他们可以救度一切众生,可使之彻底离苦得乐。因为三宝是佛教的基础,所以皈依三宝是信仰佛教和成为佛教徒的前提和标志(参见下面的“皈依三宝”一节)。

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简单地说,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指圆证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泛指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及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弘传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

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换言之,佛宝为佛陀从觉悟中发展的心灵力量和圆满智慧的德行。

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

诸佛之教法是为法宝,此亦有三个要素。

依著上述诸佛之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是为僧宝。那么何谓出家沙门?何谓如实修行?

沙门,为梵语音译,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论佛教或外道,都称做沙门,此处专指佛教的出家众为沙门。如,是契合。实,是真实。真实的教法,能契合真实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断一切诸恶,摄一切诸善,就是如实修行了。而僧宝也可略分为三种:

然而,实际上三宝本就常住不灭,惟依众生根行机缘及证道的层次,其感得的三宝自然有所差别了。换句话说,化相三宝永远存在,住持三宝却有可能随着时代变迁而湮没,但如住持三宝中的僧宝有一人成佛,就成为化相三宝了。

三宝的威德十分殊胜,它能使一切众生远杂苦恼,破除邪见恶念,消减无始以来种种的我执习气,是世间的明灯,真正的皈依处。三宝的威德,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拟议思量,其理有:

皈依是“皈”(归)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凡是修学佛法者,便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必须心诚意正,坚信自身亦可成佛,然后发大誓愿,精进修行,如此才能与三宝的精神相应。

从三宝的内涵及其威德来看,可知皈依三宝并非只是形式上的皈依,而是从心彻底的仰信出发,并深切体会三宝确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能令众生出离生死、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故在心态上,必须做到心诚意正,相信自身具足佛性,亦可成佛。因此皈依时的至诚恳切,把自己的身心归向三宝、融入三宝,是十分重要的。

是故由信心生爱敬,由爱敬而皈依,“信解观察,供养皈依”,是上求无上佛道,最初一念照破无明痴暗的觉性作用。这个觉性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那么,由相信、认识自心佛性,到修行成佛的思惟,应当是如何呢?《观无量寿经》中提到:

是故,观十方诸佛成就的条件,必先由观自心佛性的成就开始,这才是皈依三宝的本意:皈依自性三宝。《六祖坛经》所谓“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即说自性中蕴含三宝的理,如一念迷,自性三宝不能显发,就是凡夫。一念悟,自性三宝全体显发,就是佛。因此一切修行均应“销归自性”,见性,即成佛道。如达摩祖师所开示 : 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

在皈依的方式上,首应发大誓愿,然后精进修行。大誓愿即四弘誓愿,是依观察四谛的真实,怜愍一切,起大悲心:

发此四弘誓愿,又名发菩提心,若此愿心不发,则道业将不坚固,容易退失疑悔。依此大愿心的驱使,将沈浸于“法”的喜悦中,则能精进修行五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

此五门足与三宝的精神内涵相应,成就了“修证三宝”—体证真如法性,得一切种智,为佛宝。具足万行法门,为法宝。清净自在,为僧宝。如此,才真正得到三宝的利益。

相关

  • iasub0/sub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了原子构造的玻尔模型,其中电子环绕着原子核运转。模型中提及电子只会在特定的几个距离(视能量而定)环绕原子核运转。而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只
  • 杰克逊县杰克逊县(Jackson County, Oregon)是美国俄勒冈州南部的一个县,南邻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于1852年1月12日。面积7,25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9,009人。县治麦德
  • 拉希马·巴努拉希马·巴努·贝古姆(孟加拉语:রহিমা বানু বেগুম,英语:Rahima Banu Begum;1972年10月16日-)是已知最后一名自然感染天花病毒(学名:Variola major)的病人。该类型天花最
  • 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波斯尼亚语:Genocid u Srebrenici)是于1995年7月发生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斯雷布雷尼察的一场大屠杀,造成大约8000名当地平民死亡。屠杀由拉特科·姆拉
  •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哈布斯堡-洛林皇朝(Haus Habsburg-Lothringen)是统治奥地利大公国,匈牙利,波希米亚和意大利部分公国和1804年至1918年间统治奥地利帝国和后期奥匈帝国的家族。他的前身是奥地利
  • 鲍鱼鲍属(学名:Haliotis),古称鳆、鳆鱼、海耳,又名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是鲍科(Haliotidae)唯一的一个属。它是一类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也就是一种海螺),栖石质河岸,以藻类为食。鲍鱼是中
  • 哈萨克文哈萨克字母,是书写哈萨克语的文字,哈萨克族在历史上曾使用鄂尔浑文字,但现在多使用西里尔字母,阿拉伯字母和拉丁字母。以下为哈萨克目前通行西里尔字母、拉丁字母及传统阿拉伯字
  • 法尔斯通讯社法尔斯通讯社(波斯语:خبرگزاری فارس‎)是伊朗的一个通讯社,自称为“伊朗主要的独立通讯社”,但常被外界视为伊朗政府半官方的媒体。法尔斯通讯社创立于2003年,除了使
  • 李攀龙《沧溟集》、《白雪楼诗集》、《古今诗删》、《唐诗选》李攀龙(1514年-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明朝官员、文学家,“后七子”之首。李攀龙九岁丧父,家贫,自奋于学。中
  • 栉水母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